钢丝绳无接头绳圈绳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45981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钢丝绳无接头的绳圈绳芯由1‑3个锁紧节、若干个连接节和若干个销钉组成的绳圈绳芯,每个锁紧节的一端为开口段,另一端为插口段,在开口段和插口段之间为凹形连接段;每个连接节的一端为开口段,另一端为插口段;在上述开口段和上述插口段上分别开有第一销钉孔和第二销钉孔,一个连接节或锁紧节的插口段插入到另一个连接节或锁紧节开口段内,使得一个连接节或锁紧节的插口段的第一销钉孔与另一个连接节或锁紧节的开口段的第二销钉孔对齐,销钉穿过上述第一销钉孔和第二销钉孔,将两个连接节或者两个锁紧节或者一个连接节和一个锁紧节连接在一起,以此类推,将若干个连接节和1‑3个锁紧节连接成绳圈绳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丝绳无接头绳圈绳芯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金属制品领域,特别涉及钢丝绳无接头绳圈制造技术。
技术介绍
本专利之钢丝绳无接头绳圈(以下简称绳圈),特指使用同一根钢丝绳缠绕的,即,使其一端端头回折,与原来钢丝绳捆绑、围绕成一个圆圈(绳芯),由钢丝绳的另一端,穿插绕该在该圆圈上,缠绕六圈后,制作成的一种钢丝绳索具。绳圈缠绕后,需要把外露的钢丝绳端头,插入到绳芯位置,并把原来的绳芯替换出来,这个过程称之为替芯,一般替芯长度都在绳圈周长的一半左右(这种工艺适用于,可以拿在手里缠绕的小型绳圈)。但在实际生产中,为了适应规模化生产,往往采用一根完整的代用绳芯,缠绕完成后再将两端绳头分别压入,将代用绳芯完全替换出来。目前流行的绳芯主要有2种,一种是使用某一个固定长度的钢管(多为钢材质),围绕成圆形,将钢丝绳在钢管外面缠绕,然后,沿绳股的缝隙,将钢丝绳两端头分别塞入六圈的芯部,将钢管替换出来,这个过程“替芯”是最原始的方法(替芯后的钢管,一般情况就报废了)。钢管在选取时,一般取钢管的直径大于绳直径的1.12倍。另一种是,使用一根,和钢管直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丝绳无接头的绳圈绳芯,它由1-3个锁紧节(1)、若干个连接节(12)和若干个销钉(5)组成的绳圈绳芯,其特征在于:每个锁紧节(1)的一端为开口段(4),另一端为插口段(3),在开口段(4)和插口段(3)之间为凹形连接段(2);每个连接节(12)的一端为开口段(4),另一端为插口段(3);在上述开口段(4)和上述插口段(3)上分别开有第一销钉孔(6)和第二销钉孔(7),一个连接节(12)或锁紧节(1)的插口段(3)插入到另一个连接节(12)或锁紧节(1)开口段(4)内,使得一个连接节(12)或锁紧节(1)的插口段(3)的第一销钉孔(6)与另一个连接节(12)或锁紧节(1)的开口段(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丝绳无接头的绳圈绳芯,它由1-3个锁紧节(1)、若干个连接节(12)和若干个销钉(5)组成的绳圈绳芯,其特征在于:每个锁紧节(1)的一端为开口段(4),另一端为插口段(3),在开口段(4)和插口段(3)之间为凹形连接段(2);每个连接节(12)的一端为开口段(4),另一端为插口段(3);在上述开口段(4)和上述插口段(3)上分别开有第一销钉孔(6)和第二销钉孔(7),一个连接节(12)或锁紧节(1)的插口段(3)插入到另一个连接节(12)或锁紧节(1)开口段(4)内,使得一个连接节(12)或锁紧节(1)的插口段(3)的第一销钉孔(6)与另一个连接节(12)或锁紧节(1)的开口段(4)的第二销钉孔(7)对齐,销钉(5)穿过上述第一销钉孔(6)和第二销钉孔(7),将两个连接节(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国杨超李彦英陈玉玺谭武严军伟崔建英朱立平
申请(专利权)人: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