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超高温的复合标签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4593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标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超高温的复合标签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包括耐高温纤维布基体,其两面分别涂覆有树脂基耐高温涂层,所述树脂基耐高温涂层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溶剂组分;高温树脂组分;树脂组分;纤维素组分;填充剂组分;颜填料组分;以及成膜用的助剂组分。以该标签料制作标签,标签可在1000℃以上高温下至少保持2小时涂层耐摩擦性能不下降、表面图案不褪色、边缘不卷曲起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超高温的复合标签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标签
,具体涉及一种耐超高温的复合标签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可粘标签广泛应用于库房管理、商品流通、货物运输、物资管理、图书管理、零售商品标识、仪器仪表、各种制品的铭牌标签、商业POS系统、邮政条码、生产线质量控制等领域。但传统的标签在300℃以上就会分解或熔化掉,因而不能用于炼钢、铸造、窑业以及新兴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制造工业等存在高温处理工序的工业领域中。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超高温的复合标签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标签料可耐1000℃以上高温。该标签可在1000℃以上高温下至少保持2小时涂层耐摩擦性能不下降、表面图案不褪色、边缘不卷曲起皱。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耐超高温的复合标签料,包括耐高温纤维布基体,其两面分别涂覆有树脂基耐高温涂层,所述树脂基耐高温涂层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溶剂组分,其重量份为30~50份,或为30~40份,或为40~50份;高温树脂组分,其选自酚醛树脂、聚酯树脂或呋喃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其重量份为20~40份,其中,各高温树脂的分子量为1000~5000000;树脂组分,其选自聚二甲基硅氧烷、硅改性聚酯树脂、硅改性丙烯酸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其重量份为5~15份,各树脂的分子量为5000~500000;纤维素组分,其选自丙酸纤维素、醋酸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其重量份为1~4份;填充剂组分,其重量份为0.5~2份;颜填料组分,其重量份为10~13份;以及成膜用的助剂组分。以上述标签料制作标签,标签可在1000℃以上高温下至少保持2小时涂层耐摩擦性能不下降、表面图案不褪色、边缘不卷曲起皱。其中,使用的碳纤维布、碳化硅纤维布或氧化铝纤维布和二甲基硅氧烷、硅改性聚酯树脂、硅改性丙烯酸树脂确保耐高温性能。具体的,所述耐高温纤维布基体的材料选自碳纤维、碳化硅纤维或氧化铝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具体的,所述耐高温纤维布基体为平纹布、斜纹布或缎纹布中的任意一种。具体的,所述溶剂组分选自丁酮、甲苯、二甲苯或异丙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上述各组分的溶剂单独使用基本符合要求,联合使用可以适应各种其他成分的情况;具体的,所述填充剂组分选自硬脂酸锌、滑石粉、花生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上选择作为流平剂用,保证涂层表面光滑以利于打印。具体的,所述颜填料组分选自钛白粉、立德粉、锌粉和铝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上物质中,钛白粉、立德粉作为颜料用,锌粉和铝粉作为耐高温填料用。具体的,所述助剂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0.1~1份的分散剂;0.01~0.1份的增稠剂;0.05~0.1份的防沉降剂。具体的,所述耐高温纤维布基体的厚度为150~350μm。具体的,各所述树脂基耐高温涂层的厚度为5~20μm。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耐超高温的复合标签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丝版印刷机将所述树脂基耐高温涂层材料涂布在所述耐高温纤维布基体的两面上,然后晾置,得到预浸料;或者,通过真空树脂传递浸润法将所述树脂基耐高温涂层材料预浸到所述耐高温纤维布基体上,得到预浸料;2)用密封袋将步骤1)得到的预浸料密封,再通过热压罐热压固化或真空袋压成型,真空度小于10Pa,得到耐超高温的复合标签料。基于上述方案可以制备得到耐超高温的复合标签料。具体的,所述树脂基耐高温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配方的量,将所述高温树脂组分溶解分散到所述溶剂组分中,得到预混液;2)然后将所述树脂组分和所述纤维素组分分散到所述预混液中;3)再将所述填充剂组分、所述颜填料组分和所述助剂组分分散到所述预混液中,即得所述的树脂基耐高温涂层材料。具体的,步骤1)中:固化温度为150~250℃,固化时间为30~180分钟。总体上,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耐超高温的复合标签料填补了现有技术的空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耐超高温的复合标签料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中,各标号所代表的结构列表如下:1、上树脂基耐高温涂层,2、耐高温纤维布基体,3、下树脂基耐高温涂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零件或组件被认为是“连接”、“位于”、“装配”在另一个零件或组件上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零件和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零件和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耐超高温的复合标签料包括耐高温纤维布基体2,其分别涂覆有下树脂基耐高温涂层3和上树脂基耐高温涂层1。实施例1-27,各树脂基耐高温涂层配方如表1所示:各所述耐高温打印涂料,其配制过程为:将酚醛树脂、聚酯树脂或呋喃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中加入溶剂溶解分散,得到预混液;再将聚二甲基硅氧烷、硅改性聚酯树脂、硅改性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加入预混液中分散均匀;再加入一定量的白色颜料及助剂混合配制成耐高温涂料。所述耐高温复合标签,其制备工艺为:采用丝版印刷机将耐高温涂层液涂布在基底的上侧面并晾置一段时间,或使用真空树脂传递浸润工艺得到预浸料;待涂料浸透纤维布后用密封袋将得预浸料密封,再将其用热压罐热压固化或真空袋压成型,得到耐高温的复合标签。实施例1-27中,耐高温涂层厚度如表2所示:实施例1-27中,其基材及厚度如表3所示:实施例1-910-1819-27基材碳纤维布碳化硅纤维布氧化铝纤维布厚度/μm150250350试验例及结果列表试验例1:使用上述实例1-27裁切得到的40mm×100mm大小的标签及对照例进行以下测试:打印测试:使用斑马牌标签打印机进行打印,碳带为斑马原装黑色色带,打印浓度为10%。耐高温测试:将实例1-27中的标签贴于钢板上,置于500℃管式炉中烘烤72小时。关于烘烤后打印图案,图案清晰不褪色为A,图案染料有褪色但仍清晰可见为B,图案看不清或褪色消失为C,关于烘烤后外观,无明显变化或略微有变黄为A,边缘有轻微起皱为B,边缘起皱严重或涂层脱落或标签中间起泡三种出现一种则为C,关于烘烤后涂层附着力,使用耐摩擦测试进行评价,失重<1%为A,失重1-2%为B,失重>2%为C。关于烘烤后标签的黏着力测试:用圆盘剥离测试进行评价,测试后质量>99%为A,9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超高温的复合标签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耐高温纤维布基体,其两面分别涂覆有树脂基耐高温涂层,所述树脂基耐高温涂层的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n溶剂组分,其重量份为30~50份;/n高温树脂组分,其选自酚醛树脂、聚酯树脂或呋喃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其重量份为20~40份,其中,各高温树脂的分子量为1000~5000000;/n树脂组分,其选自聚二甲基硅氧烷、硅改性聚酯树脂、硅改性丙烯酸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其重量份为5~15份,各树脂的分子量为5000~500000;/n纤维素组分,其选自丙酸纤维素、醋酸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其重量份为1~4份;/n填充剂组分,其重量份为0.5~2份;/n颜填料组分,其重量份为10~13份;/n以及成膜用的助剂组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超高温的复合标签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耐高温纤维布基体,其两面分别涂覆有树脂基耐高温涂层,所述树脂基耐高温涂层的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溶剂组分,其重量份为30~50份;
高温树脂组分,其选自酚醛树脂、聚酯树脂或呋喃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其重量份为20~40份,其中,各高温树脂的分子量为1000~5000000;
树脂组分,其选自聚二甲基硅氧烷、硅改性聚酯树脂、硅改性丙烯酸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其重量份为5~15份,各树脂的分子量为5000~500000;
纤维素组分,其选自丙酸纤维素、醋酸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其重量份为1~4份;
填充剂组分,其重量份为0.5~2份;
颜填料组分,其重量份为10~13份;
以及成膜用的助剂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超高温的复合标签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纤维布基体的材料选自碳纤维、碳化硅纤维或氧化铝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超高温的复合标签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纤维布基体为平纹布、斜纹布或缎纹布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超高温的复合标签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溶剂组分选自丁酮、甲苯、二甲苯或异丙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填充剂组分选自硬脂酸锌、滑石粉、花生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颜填料组分选自钛白粉、立德粉、锌粉和铝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兴泽唐国初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鼎一致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