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型电梯轿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437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用型电梯轿底,包括第一轿底装置和第二轿底装置,第一轿底装置包括轿底板、轿底架组件、轿底框组件和第一减震组件,轿底板安装在轿底架组件上,轿底架组件通过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一减震组件安装在轿底框组件上,第一减震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前后间隔设置的第一减震座;第二轿底装置包括轿底板、轿底架组件、轿底框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轿底架组件通过前后间隔设置的第二减震组件安装在轿底框组件上,第二减震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二减震座。当电梯的轿深较大时,选用第一轿底装置,当电梯的轿深较小时,选用第二轿底装置,通过第一轿底装置和第二轿底装置的组合,能使适用于轿深尺寸不同的轿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用型电梯轿底
本技术涉及电梯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通用型电梯轿底。
技术介绍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电梯。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它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现有技术中,电梯轿底包括轿底板、轿底架组件A、减震组件和轿底框组件B,轿底板安装在轿底架组件A上,轿底架组件A通过左右间隔设置的减震组件安装在轿底框组件B上,而减震组件包括前后间隔的两个减震座。但是上述方案只能匹配一种轿底架组件A,从而只能对应一种轿底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拟提出一种通用型电梯轿底,能用于轿底架组件具有不同轿深的情况。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通用型电梯轿底,包括第一轿底装置和第二轿底装置,所述第一轿底装置包括轿底板、轿底架组件、轿底框组件和第一减震组件,所述轿底板安装在轿底架组件上,所述轿底架组件通过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一减震组件安装在轿底框组件上,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前后间隔设置的第一减震座;所述第二轿底装置包括轿底板、轿底架组件、轿底框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所述轿底板安装在轿底架组件上,所述轿底架组件通过前后间隔设置的第二减震组件安装在轿底框组件上,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二减震座,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能安装在轿底框组件的不同位置处,用于适配不同规格的轿底架组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轿底架组件包括底架纵条和底架横梁,所述底架纵条左右间隔且相对设置,所述底架横梁前后间隔的焊接在两根底架纵条之间,所述轿底框组件包括底框纵条和底框横梁,所述底框纵条左右间隔且相对设置,所述底框横梁前后间隔且相对的安装在底框纵条下方,所述第一减震组件设置在底架纵条与底框纵条之间,所述第二减震组件设置在底架横梁与底框横梁之间。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底框纵条上前后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安装第一减震座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底框横梁上左右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第二减震座的第二安装孔。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底框纵条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支架组件,用于限制轿底板的移动。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减震座采用“工”字型的减震垫,所述第二减震座由“工”字型的减震垫和设置在减震垫下方的等高焊接垫组成。进一步优选为,两根所述底架横梁之间设置有至少两根底架横条,所述底架横条焊接在两根底架纵条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当电梯的轿深较大时,选用第一轿底装置,即轿底架组件通过第一减震组件安装在轿底框组件上,当电梯的轿深较小时,选用第二轿底装置,即轿底架组件通过第二减震组件安装在轿底框组件上,通过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的组合,能使适用于轿深尺寸不同的轿底,即实现通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第一轿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无轿底板)。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轿底装置取消轿底板和轿底架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第二轿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无轿底板)。图4为本技术中本技术中第二轿底装置取消轿底板和轿底架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轿底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限位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结合图1-图6所示,一种通用型电梯轿底,主要由第一轿底装置和第二轿底装置组成,第一轿底装置和第二轿底装置均能单独使用。如图1所示,第一轿底装置包括轿底板、轿底架组件A、轿底框组件B和第一减震组件C,轿底板安装在轿底架组件A上,轿底架组件A通过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一减震组件C安装在轿底框组件B上,第一减震组件C包括至少两个前后间隔设置的第一减震座1。如图3所示,第二轿底装置包括轿底板、轿底架组件A、轿底框组件B和第二减震组件D,轿底板安装在轿底架组件A上,轿底架组件A通过前后间隔设置的第二减震组件D安装在轿底框组件B上,第二减震组件D包括至少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二减震座2,第一减震组件C和第二减震组件D能安装在轿底框组件B的不同位置处,用于适配不同规格的轿底架组件A。最好是,如图5所示,轿底架组件A主要由底架纵条3和底架横梁4组成,底架纵条3左右间隔且相对设置,底架横梁4前后间隔的焊接在两根底架纵条3之间。如图2和图4所示,轿底框组件B主要由底框纵条5和底框横梁6组成,底框纵条5左右间隔且相对设置,底框横梁6前后间隔且相对的安装在底框纵条5下方,第一减震组件C设置在底架纵条3与底框纵条5之间,第二减震组件D设置在底架横梁4与底框横梁6之间。最好是,底框纵条5上前后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安装第一减震座1的第一安装孔5a,底框横梁6上左右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第二减震座2的第二安装孔6a。第一安装孔5a和第二安装孔6a的设置便于安装第一减震座1和第二减震座2,从而使其能匹配不同规格的轿底架组件A。最好是,底框纵条5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支架组件7,用于限制轿底板的移动。最好是,第一减震座1采用“工”字型的减震垫,第二减震座2由“工”字型的减震垫和设置在减震垫下方的等高焊接垫组成,使其不仅具有减震作用,还有支撑轿底架组件A的作用。最好是,两根底架横梁4之间设置有至少两根底架横条8,底架横条8焊接在两根底架纵条3之间,增加轿底架组件A的强度,使轿底板的中部也能得到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用型电梯轿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轿底装置和第二轿底装置,所述第一轿底装置包括轿底板、轿底架组件(A)、轿底框组件(B)和第一减震组件(C),所述轿底板安装在轿底架组件(A)上,所述轿底架组件(A)通过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一减震组件(C)安装在轿底框组件(B)上,所述第一减震组件(C)包括至少两个前后间隔设置的第一减震座(1);/n所述第二轿底装置包括轿底板、轿底架组件(A)、轿底框组件(B)和第二减震组件(D),所述轿底板安装在轿底架组件(A)上,所述轿底架组件(A)通过前后间隔设置的第二减震组件(D)安装在轿底框组件(B)上,所述第二减震组件(D)包括至少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二减震座(2),所述第一减震组件(C)和第二减震组件(D)能安装在轿底框组件(B)的不同位置处,用于适配不同规格的轿底架组件(A)。/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型电梯轿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轿底装置和第二轿底装置,所述第一轿底装置包括轿底板、轿底架组件(A)、轿底框组件(B)和第一减震组件(C),所述轿底板安装在轿底架组件(A)上,所述轿底架组件(A)通过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一减震组件(C)安装在轿底框组件(B)上,所述第一减震组件(C)包括至少两个前后间隔设置的第一减震座(1);
所述第二轿底装置包括轿底板、轿底架组件(A)、轿底框组件(B)和第二减震组件(D),所述轿底板安装在轿底架组件(A)上,所述轿底架组件(A)通过前后间隔设置的第二减震组件(D)安装在轿底框组件(B)上,所述第二减震组件(D)包括至少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二减震座(2),所述第一减震组件(C)和第二减震组件(D)能安装在轿底框组件(B)的不同位置处,用于适配不同规格的轿底架组件(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电梯轿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底架组件(A)包括底架纵条(3)和底架横梁(4),所述底架纵条(3)左右间隔且相对设置,所述底架横梁(4)前后间隔的焊接在两根底架纵条(3)之间,所述轿底框组件(B)包括底框纵条(5)和底框横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隆赵家乐胥正皆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伊士顿电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