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积料螺旋喂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4270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积料螺旋给料器,包括:输送管、设置在输送管两端的进料斗和出料斗,输送管内设有通过联接器相互连接的第一螺旋轴和第二螺旋轴,第一螺旋轴和第二螺旋轴上均设有螺旋叶片,联接器上设有悬吊机构;悬吊机构包括调节螺杆和连接件,连接件套设在联接器上,且联接器在连接件内可旋转设置,调节螺杆一端与连接件相连,另一端伸出输送管,且伸出输送管的调节螺杆一端上设有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积料螺旋喂料器的特点和有益效果是:通过悬吊机构控制第一螺旋轴、第二螺旋轴的向下移动,最终实现第一螺旋轴、第二螺旋轴与输送管底部间的间隙的减小,从而避免物料在输送管底部的堆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积料螺旋喂料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喂料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积料螺旋喂料器。
技术介绍
螺旋喂料器是现有技术中应用较多的输送装置,以面粉工业为例,广泛应用于面粉,麸皮等粉状物料的运输过程中;该产品包含的喂料机构由螺旋轴焊接螺旋叶片构成,由于叶片与输送管道之间存在间隙,在物料输送过程中,物料在输送管道底部形成堆积,造成资源浪费,同时物料堆积影响喂料器的使用寿命,特别是食品行业,在堆积物料中易产生虫卵,影响输送物料质量。在以往的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一旦输送距离过长,螺旋喂料器由于其喂料机构自重原因出现螺旋轴弯曲现象,叶片同心度出现问题。往往我们在设计之初就人为的将叶片尺寸减小,以免由于输送距离过长导致输送螺旋轴的弯曲,从而带来叶片与输送管道接触的现象发生。这样的结果就是增加了叶片与输送管道之间存在的间隙,从而大大加剧了输送管道的物料堆积积料现象。为此我们需要研发一种可控制螺旋叶片与输送管道之间间隙的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喂料器易积料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无积料螺旋喂料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积料螺旋给料器,包括:输送管、设置在输送管两端的进料斗和出料斗,所述输送管内设有通过联接器相互连接的第一螺旋轴和第二螺旋轴,所述第一螺旋轴和第二螺旋轴上均设有螺旋叶片,所述联接器上设有悬吊机构;所述悬吊机构包括调节螺杆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套设在联接器上,且所述联接器在连接件内可旋转设置,所述调节螺杆一端与连接件相连,另一端伸出输送管,且伸出输送管的调节螺杆一端上设有螺母。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匹配套设置联接器外圈的上轴承和下轴承,所述上轴承外圈设有上夹板,所述下轴承外圈设有下夹板,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间通过螺栓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接器包括第一联接轴、第二联接轴和联接轴套,第一螺旋轴一端内过盈配合设有第一联接轴,所述第二螺旋轴一端内过盈配合设有第二联接轴,所述第一联接轴与第二联接轴间通过联接轴套连接,所述联接轴套上、伸入联接轴套的第一联接轴一端上匹配的设有键槽孔,所述键槽孔内设有平键。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螺杆伸出输送管后还贯穿悬吊架,所述悬吊架设置在输送管和螺母间,所述悬吊架与输送管内壁的支撑板螺纹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轴承为上尼龙轴承,所述下轴承为下尼龙轴承。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伸出输送管的所述调节螺杆一端还设有注油杯,所述调节螺杆上设有与注油杯连通的注油通道。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夹板上设有与注油通道连接的进油口。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调节螺杆外圈套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通过加强筋与悬吊架底端连接。本技术无积料螺旋喂料器的特点和有益效果是:通过悬吊机构控制第一螺旋轴、第二螺旋轴的向下移动,最终实现第一螺旋轴、第二螺旋轴与输送管底部间的间隙的减小,从而避免物料在输送管底部的堆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悬吊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联接器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联接器连接后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无积料螺旋给料器,包括:输送管1、设置在输送管1两端的进料斗2和出料斗3,所述输送管1内设有通过联接器相互连接的第一螺旋轴4和第二螺旋轴5,所述第一螺旋轴4和第二螺旋轴5上均设有螺旋叶片6,联接器上设有悬吊机构;如图2所示,悬吊机构包括调节螺杆7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套设在联接器4上,且所述联接器在连接件内可旋转设置,所述调节螺杆7一端与连接件相连,另一端伸出输送管1,且伸出输送管1的调节螺杆7一端上设有螺母9。本技术自进料斗2进料,物料经第一、第二螺旋轴被输送至出料斗,最终经出料斗3排出。如输送管1底部有物料堆积时,调节第一螺旋轴4、第二螺旋轴7与输送管1间的间隙时,即可将输送管底部的物料输出,具体地:只需外力旋转螺母9,使得调节螺杆7在螺母9旋转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从而使得第一螺旋轴、第二螺旋轴向下运动,从而实现减小第一螺旋轴、第二螺旋轴与输送管底部间的间隙,从而通过第一螺旋轴、第二螺旋轴的旋转,带动螺旋叶片的旋转,使得输送管底部的物料被输出,有效的避免物料在输送管底部的堆积。如图3所示,连接件包括匹配套设置联接器4外圈的上轴承801和下轴承802,上轴承801为上尼龙轴承,下轴承802为下尼龙轴承,上、下尼龙轴承与第一螺旋轴4接触,即通过上、下尼龙轴承将第一螺旋轴4包裹,可以大大保证第一螺旋轴4运行的平稳性;上轴承801外圈设有上夹板803,所述下轴承802外圈设有下夹板804,上下夹板分别包裹上下尼龙轴承,上夹板803和下夹板804间通过螺栓连接,夹紧上下尼龙轴承。如图4和图5所示,联接器包括第一联接轴1001、第二联接轴1002和联接轴套1003,第一螺旋轴4一端内过盈配合设有第一联接轴1001,所述第二螺旋轴5一端内过盈配合设有第二联接轴1002,所述第一联接轴1001与第二联接轴1002间通过联接轴套1003连接,过盈配合的设置方式避免了联接轴与螺旋轴间缝隙的产生,从而避免由于缝隙导致的输送距离越长螺旋轴的扭曲越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的问题;过盈配合的设置方式缩短了零件的维护周期;联接轴套1003上、伸入联接轴套的第一联接轴1001一端上匹配的设有键槽孔1004,所述键槽孔1004内设有平键1005,连接简单方便。调节螺杆7伸出输送管后还贯穿悬吊架11,所述悬吊架11设置在输送管1和螺母9间,所述悬吊架11与输送管1内壁的支撑板12螺纹连接,通过支撑板12实现悬吊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积料螺旋喂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管、设置在输送管两端的进料斗和出料斗,所述输送管内设有通过联接器相互连接的第一螺旋轴和第二螺旋轴,所述第一螺旋轴和第二螺旋轴上均设有螺旋叶片,所述联接器上设有悬吊机构;/n所述悬吊机构包括调节螺杆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套设在联接器上,且所述联接器在连接件内可旋转设置,所述调节螺杆一端与连接件相连,另一端伸出输送管,且伸出输送管的调节螺杆一端上设有螺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积料螺旋喂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管、设置在输送管两端的进料斗和出料斗,所述输送管内设有通过联接器相互连接的第一螺旋轴和第二螺旋轴,所述第一螺旋轴和第二螺旋轴上均设有螺旋叶片,所述联接器上设有悬吊机构;
所述悬吊机构包括调节螺杆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套设在联接器上,且所述联接器在连接件内可旋转设置,所述调节螺杆一端与连接件相连,另一端伸出输送管,且伸出输送管的调节螺杆一端上设有螺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积料螺旋喂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匹配套设置联接器外圈的上轴承和下轴承,所述上轴承外圈设有上夹板,所述下轴承外圈设有下夹板,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间通过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无积料螺旋喂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器包括第一联接轴、第二联接轴和联接轴套,所述第一螺旋轴一端内过盈配合设有第一联接轴,所述第二螺旋轴一端内过盈配合设有第二联接轴,所述第一联接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宏周家贵蔡文峰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仙龙粮食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