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分利用有限空间的船舶集控室梯道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4089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分利用有限空间的船舶集控室梯道布置结构,包括将船舶上建更衣室位置与船舶集控室位置设置为上下对应的位置关系,船舶集控室的地面上设置有400~600mm高的升高平台以保证船舶集控室内所有的设备电缆全部在升高平台的下方进行布置,船舶集控室的顶部主甲板下方局部反吊安装有一中间平台,升高平台与中间平台之间设置有第一直行斜梯,中间平台与更衣室的地面之间设置有第二直行斜梯,且第一直行斜梯与第二直行斜梯相互垂直布置,第一直行斜梯和第二直行斜梯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分别为45~6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节省主甲板空间和方便船员出入,船员可从集控室直接进入上建生活区域,由此改善了整个船舶上建生活区域的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分利用有限空间的船舶集控室梯道布置结构
本技术涉及船舶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充分利用有限空间的船舶集控室梯道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以往设计制造的大型自卸船,通常从船舶上建区域进入机舱区域时,需要单独设计一处独立通道以满足此项功能。其缺点是:缩小了主甲板的利用空间,且集控室到生活区域的路径较长,由此影响了船员出入及更衣等日常活动的方便性。为此,在新的40000吨自卸船设计时,考虑对现有的船舶集控室梯道布置结构进行改进,在满足足防火级别设计要求和集控室内操作设备安装空间的条件下,实现集控室内布置梯道直接出入上建生活区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充分利用有限空间的船舶集控室梯道布置结构,旨在节省主甲板的利用空间,并方便船员的出入,实现船员从集控室进入上建生活区域内可直接在更衣室洗浴更衣,从而改善整个船舶上建生活区域的环境。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充分利用有限空间的船舶集控室梯道布置结构,包括将船舶上建更衣室位置与船舶集控室位置设置为上下对应的位置关系,所述船舶集控室的地面上设置有400~600mm高的升高平台以保证船舶集控室内所有的设备电缆全部在所述升高平台的下方进行布置,所述船舶集控室的顶部主甲板下方局部反吊安装有一中间平台,所述升高平台与所述中间平台之间设置有第一直行斜梯,所述中间平台与所述更衣室的地面之间设置有第二直行斜梯,且所述第一直行斜梯与第二直行斜梯相互垂直布置,所述第一直行斜梯和第二直行斜梯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分别为45~65°。本技术中,所述直行斜梯的水平踏板包括水平底板和设置在所述水平底板上平面四周的矩形环垫板,由所述矩形环垫板所围成的中间空挡形成填充腔,所述填充腔内灌注有乳胶水泥并形成与所述矩形环垫板上平面相接平的踏板平面,所述踏板平面上设置有卷材地板。优选的,所述矩形环垫板上还设置有条形防滑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直行斜梯上还设置有货物运输装置,所述货物运输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直行斜梯的背部位置的绞车、平行布置在所述直行斜梯两侧的一对移动组件、可拆卸地挂接在所述一对移动组件之间且架空设置在所述直行斜梯正面的储物箱,所述绞车通过所述的一对移动组件牵引所述储物箱沿所述直行斜梯的直行方向移动。本技术中,在所述绞车上位于所述直行斜梯左右两侧位置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绞车的绞轴相连接的左绞轮和右绞轮,所述的一对移动组件包括布置在所述直行斜梯左右两侧的左导轨和右导轨,所述左导轨的导向槽中移动设置有左条形滑块,所述右导轨的导向槽中移动设置有右条形滑块,所述左导轨的顶端部位设置有左滑轮,所述右导轨的顶端部位设置有右滑轮,所述左绞轮上的钢丝绳经过所述左滑轮转向后连接在所述左条形滑块上,所述右绞轮上的钢丝绳经过所述右滑轮转向后连接在所述右条形滑块上。本技术中,所述左导轨和右导轨的上端均延伸至直行斜梯顶部的地面上方以使得所述储物箱向上移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储物箱底部能够完全位于所述直行斜梯顶部的地面上方;在所述左条形滑块和右条形滑块上朝向所述储物箱的一侧侧面分别设置有水平挂板,所述储物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水平挂槽,所述水平挂槽沿所述水平挂槽的长度方向贯通设置,所述储物箱通过所述水平挂槽挂接在所述水平挂板上。优选的,所述水平挂槽与所述水平挂板之间设置有防止所述水平挂槽从所述水平挂板中滑出的安全插销。优选的,所述水平挂板上设置有若干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水平挂槽相适配;所述储物箱的底部设置有轮子。本技术中,所述储物箱的前侧面为倾斜面且其倾斜角度与直行斜梯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储物箱的水平挂槽则布置在储物箱左右两侧面。为了方便移动,储物箱下部的轮子设置为万向轮并带有刹车机构。本技术中,所述储物箱向上移动至极限位置时,可通过卸去安全插销并推动所述储物箱沿水平方向前进,从而使得所述储物箱上的水平挂槽滑离所述水平挂板进而使得所述储物箱着落到直行斜梯顶部的地面上。优选的,所述左条形滑块、右条形滑块与所述导向槽相接触的底面和顶面设置有聚四氟乙烯减摩板。本技术中,所述左导轨和右导轨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扶梯。本技术中的货物运输装置使用方法如下:(1)平时不进行货物运输时,储物箱单独保存在适当的角落位置,位于直行斜梯两侧导轨内的条形滑块置于下端初始位置;(2)需要沿直行斜梯向上运输货物时,将货物预先放置到储物箱内,然后移动储物箱,使得储物箱两侧的水平挂槽扣接在条形滑块上设置的水平挂板上,上好安全插销,开启绞车拉动条形滑块上升,即可将储物箱输送到直行斜梯的顶部上方,然后拔掉安全插销,推动储物箱水平前行,使得储物箱两侧的水平挂槽从条形滑块上设置的水平挂板上滑出,储物箱下端的轮子坐落到直行斜梯顶端的地面上。(3)需要沿直行斜梯向下运输货物时,将位于直行斜梯两侧导轨内的条形滑块通过绞车上移至顶部,然后移动储物箱,使得储物箱两侧的水平挂槽扣接在条形滑块上设置的水平挂板上,上好安全插销,放松绞车即可将储物箱输送到直行斜梯的底部,然后拔掉安全插销,水平推动储物箱使得储物箱两侧的水平挂槽从条形滑块上设置的水平挂板上滑出,储物箱下端的轮子坐落到直行斜梯底部的地面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本技术的一种充分利用有限空间的船舶集控室梯道布置结构,特殊的梯道布置结构节省了主甲板的利用空间,并方便了船员的出入,实现了船员从集控室进入上建生活区域内可直接在更衣室洗浴更衣,从而改善了整个船舶上建生活区域的环境。第二,本技术的一种充分利用有限空间的船舶集控室梯道布置结构,在直行斜梯两侧布置有货物运输装置,货物运输装置中储物箱采用分离设计,能够很好地兼顾了平时楼梯的通行和货物的运输。且货物运输装置结构简单、安装紧凑、占用空间小,具有较好的成本优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充分利用有限空间的船舶集控室梯道布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直行斜梯踏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在图1的基础上增加了货物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位于条形滑块外侧的扶梯未画出);图4是图3中涉及水平挂板与储物箱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局部放大视图);图5是图3中涉及的左导轨部分的截面视图;图6是储物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更衣室,2、集控室,3、升高平台,4、集控室的顶部主甲板,5、中间平台,6、第一直行斜梯,7、第二直行斜梯,8、水平踏板,9、水平底板,10、矩形环垫板,11、乳胶水泥,12、条形防滑板,13、货物运输装置,14、绞车,15、移动组件,16、储物箱,17、左绞轮,18、右绞轮,19、左导轨,20、右导轨,21、导向槽,22、左条形滑块,23、右条形滑块,24、左滑轮,25、右滑轮,26、钢丝绳,27、水平挂板,28、水平挂槽,29、安全插销,30、滚轮,31、轮子,32、直行斜梯顶部的地面,33、扶梯,34、卷材地板,35、聚四氟乙烯减摩板,36、插销孔。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分利用有限空间的船舶集控室梯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船舶上建更衣室位置与船舶集控室位置设置为上下对应的位置关系,所述船舶集控室的地面上设置有400~600 mm高的升高平台以保证船舶集控室内所有的设备电缆全部在所述升高平台的下方进行布置,所述船舶集控室的顶部主甲板下方局部反吊安装有一中间平台,所述升高平台与所述中间平台之间设置有第一直行斜梯,所述中间平台与所述更衣室的地面之间设置有第二直行斜梯,且所述第一直行斜梯与第二直行斜梯相互垂直布置,所述第一直行斜梯和第二直行斜梯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分别为45~6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分利用有限空间的船舶集控室梯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船舶上建更衣室位置与船舶集控室位置设置为上下对应的位置关系,所述船舶集控室的地面上设置有400~600mm高的升高平台以保证船舶集控室内所有的设备电缆全部在所述升高平台的下方进行布置,所述船舶集控室的顶部主甲板下方局部反吊安装有一中间平台,所述升高平台与所述中间平台之间设置有第一直行斜梯,所述中间平台与所述更衣室的地面之间设置有第二直行斜梯,且所述第一直行斜梯与第二直行斜梯相互垂直布置,所述第一直行斜梯和第二直行斜梯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分别为45~6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分利用有限空间的船舶集控室梯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行斜梯的水平踏板包括水平底板和设置在所述水平底板上平面四周的矩形环垫板,由所述矩形环垫板所围成的中间空挡形成填充腔,所述填充腔内灌注有乳胶水泥并形成与所述矩形环垫板上平面相接平的踏板平面,所述踏板平面上设置有卷材地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分利用有限空间的船舶集控室梯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环垫板上还设置有条形防滑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分利用有限空间的船舶集控室梯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行斜梯上还设置有货物运输装置,所述货物运输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直行斜梯的背部位置的绞车、平行布置在所述直行斜梯两侧的一对移动组件、可拆卸地挂接在所述一对移动组件之间且架空设置在所述直行斜梯正面的储物箱,所述绞车通过所述的一对移动组件牵引所述储物箱沿所述直行斜梯的直行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充分利用有限空间的船舶集控室梯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绞车上位于所述直行斜梯左右两侧位置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绞车的绞轴相连接的左绞轮和右绞轮,所述的一对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慧霞蒋明华王全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