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康舒适分体翻转鞍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4078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健康舒适分体翻转鞍座,包括弹性支撑架、主横梁、副横梁、一对鞍座本体,主横梁、副横梁、鞍座本体装置在弹性支撑架上;通过在传统自行车车架的座管上设置一个分体式可翻转鞍座,整体比传统鞍座要宽大,骑行者坐在上面更舒适;左右分体式设计科学高效都解决了压迫会阴部位的问题,左右独立翻转设计,有效避免了骑行者在往复蹬踏过程中摩擦大腿根部的问题,同时左右独立翻转设计,使左腿蹬踏时,右边的鞍座保持水平支持右边臀部,分体交互支持体重;其对骑行者身体的健康性、舒适性、持久性的有益效果,是现市场上所有鞍座都无法达到的,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健康舒适分体翻转鞍座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配件领域,尤其是一种健康舒适分体翻转鞍座。
技术介绍
传统的自行车鞍座大多是尖三角形鞍座,在骑行过程中,前鼻部位会压迫骑行者的会阴部位,同时在双腿往复蹬踏的过程中会摩擦大腿根内侧,长时间骑行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以及传统鞍座的支持面比较小,坐在上面会感觉硌臀部,非常难受。传统鞍座主要依靠双手和臀部支撑全部体重,无法相互交替承担体重,形成轮换休息,长时间骑行臀部和手臂都会产生酸痛感,影响骑行体验。这些都是骑行实践过人人都感受到的客观问题,亟需一种解决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人体工程学科学设计一种健康舒适分体翻转鞍座,通过在传统自行车车架的座管上设置一个分体式可翻转鞍座,整体比传统鞍座要宽大,骑行者坐在上面更舒适;左右分体式设计科学高效都解决了压迫会阴部位的问题,左右独立翻转设计,有效避免了骑行者在往复蹬踏过程中摩擦大腿根部的问题,同时左右独立翻转设计,使左腿蹬踏时,右边的鞍座保持水平支持右边臀部,分体交互支持体重;其对骑行者身体的健康性、舒适性、持久性的有益效果,是现市场上所有鞍座都无法达到的,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健康舒适分体翻转鞍座,包括弹性支撑架、主横梁、副横梁、一对鞍座本体;所述弹性支撑架由圆柱体弹性材料弯折而成,整体呈车头状,将一根所述圆柱体弹性材料的中点为圆弧顶分别向两边下方弯折90度形成一对平行的圆柱棒,再从弧顶下方一定位置将所述一对平行的圆柱棒分别同时向前方弯折90度,然后从前方一定位置同时向后上方大弧度弯折160-170度向后上方平行延伸至高于并接近所述圆柱体弹性材料的中点圆弧顶,形成整体尾部弧顶翘起,底部平行直线、头部平行圆弧形向后平行直线翘起的“车头”形状;所述主横梁设置为一根直圆管,在所述主横梁的中点位置两侧对称设置第一对穿透圆孔,刚好供所述弹性支撑架向后上方平行翘起的所述一对平行的圆柱棒分别穿过;在所述主横梁的中点位置两侧接近两端的位置对称设置第二对穿透圆孔;所述第二对穿透圆孔的轴向角度略翘于所述第一对穿透圆孔的轴向角度;所述副横梁设置为一根直角“C”字形圆棒,所述副横梁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主横梁的两端固定设置的所述第二对穿透圆孔,并在所述副横梁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一对距离等于所述主横梁直径的定位孔,分别通过一对定位销将所述副横梁固定在所述主横梁上;所述副横梁的中间部位架于所述弹性支撑架的向后上方平行延伸的所述一对平行的圆柱棒上;所述主横梁中心位置所述第一对穿透圆孔之间活动套设一个长尾管夹,所述长尾管夹的长尾被所述弹性支撑架的向后上方平行延伸的所述一对平行的圆柱棒上活动设置的对锁固定块夹住,并通过所述对锁固定块中心位置穿设的螺栓锁紧固定,达到将所述主横梁固定在所述弹性支撑架的向后上方平行延伸的所述一对平行的圆柱棒上的固定位置;所述一对鞍座本体设置为完全相同的两个鞍座本体,每个所述鞍座本体都包括一对鞍座脚、一个鞍座面和一个座垫软体;所述一对鞍座脚完全相同,整体设置为呈“拱桥墩”形状;所述一对鞍座脚的每个所述鞍座脚下部设置成前低后高,在每个所述鞍座脚的下前部位置固定设置一个田径跑道形状的椭圆通透孔,在每个所述椭圆通透孔的外侧活动设置一个轴承和两个完全相同的月牙形固定块,在每个所述椭圆通透孔的内侧固定设置一圈凸起的定位挡,用于限定所述轴承和所述两个月牙形固定块的位置;每个所述鞍座脚的下方后部位置固定设置一块凹槽;每个所述鞍座脚的上部两侧都固定设置圆弧形加强块,两个所述鞍座脚内侧上部固定设置的圆弧形所述加强块组合成圆拱形穹顶;所述鞍座面固定设置于所述一对鞍座脚的顶部,所述座垫软体固定设置于所述鞍座面的顶部,组成所述鞍座本体;每个所述鞍座面与对应的所述座垫软体都固定设置成前部中点向内侧大弧度挖空,所述一对鞍座本体的前部中间位置形成一个弧形空缺;所述主横梁穿设于所述一对鞍座本体的每个所述鞍座脚下部设置的所述轴承中,与所述弹性支撑架、所述副横梁组合成一个完整微向前倾斜的健康舒适分体翻转鞍座。所述两个月牙形固定块上都在相应位置固定设置一个螺丝孔。每个所述鞍座脚的内侧圆拱形穹顶通过一根弹性索与所述副横梁的对应位置弹性连接。技术特点和工作原理:当骑行者臀部左右分别坐于左右两个所述鞍座本体上,左右腿向前下方蹬踏时,左右两个所述鞍座本体会以所述主横梁为轴通过两个所述轴承随腿的运动向前下方翻转,而不在蹬踏的腿和臀部依然坐在对应的所述鞍座本体上支撑部分体重,如此往复交替。骑行者可以通过调换所述月牙形固定块与所述轴承的位置来三档调节所述鞍座本体的力矩和翻转角度,适合不同身高、不同腿长、不同体重的骑行者,达到最佳骑行状态。骑行者还可以通过调整所述对锁固定块,将所述主横梁、所述副横梁、所述鞍座本体在所述弹性支撑架上的位置,来调节所述鞍座本体的力矩和翻转角度,适合不同身高、不同腿长、不同体重的骑行者,同时调节所述弹性支撑架的弹性减震力度,达到最舒适的骑行状态。所述弹性索可以限定所述鞍座本体的翻转幅度,并及时自动将所述鞍座本体复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一种健康舒适分体翻转鞍座,通过在传统自行车车架的座管上设置一个分体式可翻转鞍座,整体比传统鞍座要宽大,骑行者坐在上面更舒适;左右分体式设计科学高效都解决了压迫会阴部位的问题,左右独立翻转设计,有效避免了骑行者在往复蹬踏过程中摩擦大腿根部的问题,同时左右独立翻转设计,使左腿蹬踏时,右边的鞍座保持水平支持右边臀部,分体交互支持体重;其对骑行者身体的健康性、舒适性、持久性的有益效果,是现市场上所有鞍座都无法达到的,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和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前视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后方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右视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右视鞍座本体翻转状态整体效果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右视月牙形固定块调换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右视月牙形固定块调换并翻转状态整体效果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右视对锁固定块调节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右视对锁固定块调节并翻转状态整体效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下面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仅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是对本技术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例: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一种健康舒适分体翻转鞍座,包括弹性支撑架11、主横梁6、副横梁5、一对鞍座本体;所述弹性支撑架11由圆柱体弹性材料弯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健康舒适分体翻转鞍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支撑架、主横梁、副横梁、一对鞍座本体;/n所述弹性支撑架由圆柱体弹性材料弯折而成,整体呈车头状,将一根所述圆柱体弹性材料的中点为圆弧顶分别向两边下方弯折90度形成一对平行的圆柱棒,再从弧顶下方一定位置将所述一对平行的圆柱棒分别同时向前方弯折90度,然后从前方一定位置同时向后上方大弧度弯折160-170度向后上方平行延伸至高于并接近所述圆柱体弹性材料的中点圆弧顶,形成整体尾部弧顶翘起,底部平行直线、头部平行圆弧形向后平行直线翘起的“车头”形状;/n所述主横梁设置为一根直圆管,在所述主横梁的中点位置两侧对称设置第一对穿透圆孔,刚好供所述弹性支撑架向后上方平行翘起的所述一对平行的圆柱棒分别穿过;在所述主横梁的中点位置两侧接近两端的位置对称设置第二对穿透圆孔;所述第二对穿透圆孔的轴向角度略翘于所述第一对穿透圆孔的轴向角度;/n所述副横梁设置为一根直角“C”字形圆棒,所述副横梁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主横梁的两端固定设置的所述第二对穿透圆孔,并在所述副横梁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一对距离等于所述主横梁直径的定位孔,分别通过一对定位销将所述副横梁固定在所述主横梁上;所述副横梁的中间部位架于所述弹性支撑架的向后上方平行延伸的所述一对平行的圆柱棒上;/n所述主横梁中心位置所述第一对穿透圆孔之间活动套设一个长尾管夹,所述长尾管夹的长尾被所述弹性支撑架的向后上方平行延伸的所述一对平行的圆柱棒上活动设置的对锁固定块夹住,并通过所述对锁固定块中心位置穿设的螺栓锁紧固定,达到将所述主横梁固定在所述弹性支撑架的向后上方平行延伸的所述一对平行的圆柱棒上的固定位置;/n所述一对鞍座本体设置为完全相同的两个鞍座本体,每个所述鞍座本体都包括一对鞍座脚、一个鞍座面和一个座垫软体;/n所述一对鞍座脚完全相同,整体设置为呈“拱桥墩”形状;所述一对鞍座脚的每个所述鞍座脚下部设置成前低后高,在每个所述鞍座脚的下前部位置固定设置一个田径跑道形状的椭圆通透孔,在每个所述椭圆通透孔的外侧活动设置一个轴承和两个完全相同的月牙形固定块,在每个所述椭圆通透孔的内侧固定设置一圈凸起的定位挡,用于限定所述轴承和所述两个月牙形固定块的位置;每个所述鞍座脚的下方后部位置固定设置一块凹槽;每个所述鞍座脚的上部两侧都固定设置圆弧形加强块,两个所述鞍座脚内侧上部固定设置的圆弧形所述加强块组合成圆拱形穹顶;/n所述鞍座面固定设置于所述一对鞍座脚的顶部,所述座垫软体固定设置于所述鞍座面的顶部,组成所述鞍座本体;每个所述鞍座面与对应的所述座垫软体都固定设置成前部中点向内侧大弧度挖空,所述一对鞍座本体的前部中间位置形成一个弧形空缺;/n所述主横梁穿设于所述一对鞍座本体的每个所述鞍座脚下部设置的所述轴承中,与所述弹性支撑架、所述副横梁组合成一个完整微向前倾斜的健康舒适分体翻转鞍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健康舒适分体翻转鞍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支撑架、主横梁、副横梁、一对鞍座本体;
所述弹性支撑架由圆柱体弹性材料弯折而成,整体呈车头状,将一根所述圆柱体弹性材料的中点为圆弧顶分别向两边下方弯折90度形成一对平行的圆柱棒,再从弧顶下方一定位置将所述一对平行的圆柱棒分别同时向前方弯折90度,然后从前方一定位置同时向后上方大弧度弯折160-170度向后上方平行延伸至高于并接近所述圆柱体弹性材料的中点圆弧顶,形成整体尾部弧顶翘起,底部平行直线、头部平行圆弧形向后平行直线翘起的“车头”形状;
所述主横梁设置为一根直圆管,在所述主横梁的中点位置两侧对称设置第一对穿透圆孔,刚好供所述弹性支撑架向后上方平行翘起的所述一对平行的圆柱棒分别穿过;在所述主横梁的中点位置两侧接近两端的位置对称设置第二对穿透圆孔;所述第二对穿透圆孔的轴向角度略翘于所述第一对穿透圆孔的轴向角度;
所述副横梁设置为一根直角“C”字形圆棒,所述副横梁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主横梁的两端固定设置的所述第二对穿透圆孔,并在所述副横梁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一对距离等于所述主横梁直径的定位孔,分别通过一对定位销将所述副横梁固定在所述主横梁上;所述副横梁的中间部位架于所述弹性支撑架的向后上方平行延伸的所述一对平行的圆柱棒上;
所述主横梁中心位置所述第一对穿透圆孔之间活动套设一个长尾管夹,所述长尾管夹的长尾被所述弹性支撑架的向后上方平行延伸的所述一对平行的圆柱棒上活动设置的对锁固定块夹住,并通过所述对锁固定块中心位置穿设的螺栓锁紧固定,达到将所述主横梁固定在所述弹性支撑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维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高新区若水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