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汁接料盒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4057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胶汁接料盒运输车,包括左车架、右车架、连板靠板和推手;所述连板靠板固定在间隔设置的左车架和右车架前端,所述左车架和右车架结构相同且对应设置,均包括底板、升降支撑结构和支撑板;升降支撑结构设置在底板和支撑板之间,所述底板与连接靠板固定在一起,其底部设置有移动轮,所述支撑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挡台和后挡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每次可以一次性的提起和卸下多个接料盒,大大的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接料盒的温度略高,工作人员在转运过程中基本不接触接料盒即可完成转运,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量,且改装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汁接料盒运输车
本技术属于阿胶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胶汁接料盒运输车。
技术介绍
阿胶的制备过程是一个有机整体,上述原料的炮制.对原料进行:挑拣、浸泡、去毛、洗涤、掇皮等处理都是为了使原料驴皮达到适宜转化为阿胶产品的条件,而提取胶汁则要求最大限度地将原料中的胶原蛋白提取出来,并使之水解成降解产物(即阿胶溶液)。阿胶形成后需要用接料盒来暂存,配料罐经搅拌后形成热的阿胶,接料盒从配料罐内接阿胶,然后将阿胶放置于冷库中进行降温静置,带一定时间后需要将阿胶从接料盒中取出,但是现有的用于运输接料的运输车为常规的平板推车,这种结构使用的时候需要将接料盒一个一个的人工提起,然后搬运至平板推车上,使用麻烦,且接料盒需要转运至多处,每次转运都需人工搬运,工作效率极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给人们带来了了困扰,因此研究一种胶汁接料盒运输车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设备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胶汁接料盒运输车,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接料盒运输车在转运接料盒的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装、卸,工作效率低和工作量大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胶汁接料盒运输车,包括左车架、右车架、连板靠板和推手;所述连板靠板固定在间隔设置的左车架和右车架前端,使两车架的前端固定在一起,推手固定在连接靠板的外侧,形成了前端封闭后端开口的车架主体,所述左车架和右车架结构相同且对应设置,均包括底板、升降支撑结构和支撑板;升降支撑结构设置在底板和支撑板之间,实现支撑板的竖直升降功能,所述底板与连接靠板固定在一起,其底部设置有移动轮,所述支撑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挡台和后挡台,前挡台和后挡台之间设置有用于让接料盒把手滑动的轨道,支撑板顶触连接靠板的外侧。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支撑结构包括中部的升降气缸和两侧的定位套杆,定位套杆包括定位筒和定位杆,定位杆匹配套装在定位筒内,升降气缸缸体和定位筒沿竖向固定在底板上,定位杆和升降气缸的杆体固定在支撑板的底部。进一步的,所述左车架和右车架的底板上开有对应的固定槽,固定板可拆除的横跨在固定槽内,固定板的中部开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前端和末端分别设置有操作柄和推板,推板用于顶触在接料盒的外侧,将接料盒限制在推板和连接靠板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两侧设置有工字型的固定座,固定座固定卡套在固定槽内。进一步的,所述前挡台呈直角状结构,后挡台呈向内弧形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根据接料盒的结构对运输车进行改进,设置了前端用连接靠板封闭、后端开口、上、下贯通的车架主体,连接靠板为一整张连续的板材,其设置目的是为了提高车架的连接强度,同时为接料盒提供一个支撑面,为了便于将接料盒进行装卸,本技术设置了两侧可同步升降的支撑板,支撑板能够升降支撑结构驱动,实现升降功能,在将接料盒从地面装到运输车上时,将接料盒在地面上摆放整齐,降低支撑板的高度,使支撑板低于接料盒的把手,基本呈U形的车架主体向内推,将接料盒包裹在内,此时把手位于支撑板的上部,但是并不接触,然后提升支撑板与把手接触,继续提升即可将接料盒提起,使接料盒脱离地面,即可对接料盒进行转运,带转运至合适地点后再将支撑板下降即可完成卸下。同时为了进一步的保证设备在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本技术在车架主体的后侧设置了固定板,固定板的两端设置了工字型的固定座,固定座卡装在固定槽内,并在固定板的中部设置了调节螺杆,用调节螺杆来加固悬空的接料盒,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晃动。由此,本技术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每次可以一次性的提起和卸下多个接料盒,大大的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接料盒的温度略高,工作人员在转运过程中基本不接触接料盒即可完成转运,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量,且改装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另一种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的标号为:1为底板,2为移动轮,3为连接靠板,4为推手,5为支撑板,51为前挡台,52为后挡台,53为轨道;6为升降气缸,7为定位套杆,8为固定槽,9为接料盒,10为把手,11为固定座,12为固定板,13为调节螺杆,14为操作柄,15为推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胶汁接料盒运输车,主要用于阿胶生产过程中接料盒的转运,针对现有的结构中存在的缺陷,致使在对接料盒进行搬运过程中,需要逐个的提起接料盒,然后摆放在平板车上,然后在一个一个的将接料盒从平板车上搬下来,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给人们带来了不便,为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一次性搬运和卸下多个接料盒的运输车。如图1所示,一种胶汁接料盒运输车,包括左车架、右车架、连板靠板3和推手4;针对现有的接料盒9的结构,其为两侧设置有把手10,整体结构呈长方体状结构,由此本实施例中连板靠板3固定在间隔设置的左车架和右车架前端,使两车架的前端固定在一起,推手4固定在连接靠板3的外侧,形成了前端封闭后端开口的车架主体,车架主体为前端用连接靠板封闭、后端开口、上、下贯通的车架主体,连接靠板3为一整张连续的板材,其设置目的是为了提高车架的连接强度,同时为接料盒提供一个支撑面,为了便于将接料盒进行装卸。所述左车架和右车架结构相同且对应设置,均包括底板1、升降支撑结构和支撑板5;升降支撑结构设置在底板1和支撑板5之间,实现支撑板5的竖直升降功能,所述底板1与连接靠板3固定在一起,其底部设置有移动轮2,所述支撑板5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挡台51和后挡台52,前挡台51和后挡台52之间设置有用于让接料盒把手滑动的轨道53,支撑板5顶触连接靠板3的外侧,所述前挡台51呈直角状结构,后挡台52呈向内弧形结构。本实施例中移动轮的驱动方式可以为电驱动或者人工推动,并利用升降支撑结构支撑和升降支撑板5在具体实施时,首先将接料盒10在地面上摆放整齐,驱动升降支撑结构降低支撑板5的高度,使支撑板5低于接料盒的把手10,车架主体基本呈U形,推动车架主体将接料盒包裹在内,此时把手10位于支撑板5的上部,但是并不接触,然后提升支撑板5与把手10接触,继续提升即可将接料盒提起,使接料盒脱离地面,即可对接料盒进行转运,带转运至合适地点后再将支撑板下降即可完成卸下,每次可以一次性的提起和卸下多个接料盒,大大的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接料盒的温度略高,工作人员在转运过程中基本不接触接料盒即可完成转运,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量,且改装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在于:本实施例对升降支撑结构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升降支撑结构包括中部的升降气缸6和两侧的定位套杆7,定位套杆包括定位筒和定位杆,定位杆匹配套装在定位筒内,升降气缸缸体和定位筒沿竖向固定在底板上,定位杆和升降气缸的杆体固定在支撑板的底部。本实施例中设置位于两侧的定位套杆7,必要时可在定位筒和定位杆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汁接料盒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左车架、右车架、连板靠板和推手;所述连板靠板固定在间隔设置的左车架和右车架前端,使两车架的前端固定在一起,推手固定在连接靠板的外侧,形成了前端封闭后端开口的车架主体,所述左车架和右车架结构相同且对应设置,均包括底板、升降支撑结构和支撑板;升降支撑结构设置在底板和支撑板之间,实现支撑板的竖直升降功能,所述底板与连接靠板固定在一起,其底部设置有移动轮,所述支撑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挡台和后挡台,前挡台和后挡台之间设置有用于让接料盒把手滑动的轨道,支撑板顶触连接靠板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汁接料盒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左车架、右车架、连板靠板和推手;所述连板靠板固定在间隔设置的左车架和右车架前端,使两车架的前端固定在一起,推手固定在连接靠板的外侧,形成了前端封闭后端开口的车架主体,所述左车架和右车架结构相同且对应设置,均包括底板、升降支撑结构和支撑板;升降支撑结构设置在底板和支撑板之间,实现支撑板的竖直升降功能,所述底板与连接靠板固定在一起,其底部设置有移动轮,所述支撑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挡台和后挡台,前挡台和后挡台之间设置有用于让接料盒把手滑动的轨道,支撑板顶触连接靠板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汁接料盒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撑结构包括中部的升降气缸和两侧的定位套杆,定位套杆包括定位筒和定位杆,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奎徐红吕宝连赵曙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四方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