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布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3851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3D打印布面装置。该3D打印布面装置包括框体、传动单元、第一微喷单元、供给及回收单元以及第二微喷单元,传动单元安装于框体内,第一微喷单元、供给及回收单元以及第二微喷单元分别设于框体内,并沿竖直方向分别位于传动单元的上方;其中,沿传动单元的输送方向,第一微喷单元、供给及回单元及第二微喷单元依次间隔布设,第一微喷单元能够向传动单元喷射像素级粘性材料,供给及回收单元能够向传动单元的像素级粘性材料区域投送粉末材料,第二微喷单元能够向粉末薄膜图案区域喷射像素级颜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颜色像素级可控、打印效率高、布面整体性好以及力学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D打印布面装置
本技术涉及3D打印
,特别是涉及一种3D打印布面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3D打印设备除了传统的用于制造立体三维立体结构外,还可以用来打印基于增材思维设计的二维打印布面,3D打印设备打印的高分子材料布面与传统工艺的布面相比拥有更立体编织效果,能够维持一定的立体结构,透气性好,样式可定制等特点。3D打印布面采用FDM工艺和SLS工艺打印,FDM工艺将丝材高分子材料融化挤出的同时按布面路径堆叠成形,因为融化挤出的丝状路径和布面丝织类似,所以有较好的强度和视觉效果;SLS(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采用高分子粉末打印,可以将布面折叠起来打印,能够有相对较高的打印效率。但,FDM工艺的单喷嘴挤出的打印效率太低,且打印幅面小,不能满足布面打印的批量生产需求;SLS(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中激光烧结逐层进行,在布面存在细小结构时,其强度相比于FDM工艺的丝状挤出要低很多;并且,在布面材料的色彩上,FDM工艺或是SLS工艺也都不能做到像素级的颜色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布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传动单元、第一微喷单元、供给及回收单元以及第二微喷单元,所述传动单元安装于所述框体内,用于承载及输送材料,所述第一微喷单元、所述供给及回收单元以及所述第二微喷单元分别设于所述框体内,并沿竖直方向分别位于所述传动单元的上方;/n其中,沿所述传动单元的输送方向,所述第一微喷单元、所述供给及回单元及所述第二微喷单元依次间隔布设,所述第一微喷单元能够向所述传动单元喷射像素级粘性材料,所述供给及回收单元能够向所述传动单元的像素级粘性材料区域投送粉末材料,以形成粉末薄膜图案,所述第二微喷单元能够向所述粉末薄膜图案区域喷射像素级颜料,以形成颜色像素级可控图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布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传动单元、第一微喷单元、供给及回收单元以及第二微喷单元,所述传动单元安装于所述框体内,用于承载及输送材料,所述第一微喷单元、所述供给及回收单元以及所述第二微喷单元分别设于所述框体内,并沿竖直方向分别位于所述传动单元的上方;
其中,沿所述传动单元的输送方向,所述第一微喷单元、所述供给及回单元及所述第二微喷单元依次间隔布设,所述第一微喷单元能够向所述传动单元喷射像素级粘性材料,所述供给及回收单元能够向所述传动单元的像素级粘性材料区域投送粉末材料,以形成粉末薄膜图案,所述第二微喷单元能够向所述粉末薄膜图案区域喷射像素级颜料,以形成颜色像素级可控图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布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喷单元包括支架以及微喷模块,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框体上,并沿竖直方向位于所述传动单元的上方,所述微喷模块安装于所述支架上,且所述微喷模块朝向所述传动单元的一端开设有至少一个像素级喷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布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喷模块包括墨盒、喷头以及连通管,所述墨盒及所述喷头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连通管设于所述墨盒和所述喷头之间,所述墨盒用于盛装粘性材料,并通过所述连通管与所述喷头连通,所述喷头朝向所述传动单元的一端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像素级喷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布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给及回收单元包括供粉箱以及回收管,所述供粉箱用于盛装所述粉末材料,且所述供粉箱朝向所述传动单元的一端上开设有供粉喷嘴,所述供粉箱内的所述粉末材料通过所述供粉喷嘴投送至所述传动单元的所述像素级粘性材料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伟俞红祥咸刘永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德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