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3603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夹具结构,其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除了具有老式枪型木工夹的功能外,还可将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拆卸后,以第二钳体通过定位件与木工桌上的T型导轨或固定孔配合,在固定零件时较容易调整在工作台上的位置,以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后续加工程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具结构
本技术是一种夹具结构,是一种以枪型木工夹具为主体的夹具结构,并可以加装定位装置,使得其可以快速安装于工作台的T型导轨或固定孔上,方便零件的加工。
技术介绍
由于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对于各种装潢设计、家具生产与木艺品消费能力的惊人增加,而对于木制品厂家与装潢从业者而言,木工器材,木工桌及固定钳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几项重要器具,目前一般所见的木工器材、木工桌及固定钳十分多样化,但是,由于装潢从业者与木艺品维修者会不断变换作业场所,所以以往功能简单,数量繁多,重量不轻的木工器材便有了携带上的限制,所以,上述问题也成为目前木制产品从业人员与装潢从业人员在设备采购时的选择点。一般而言,木工作业时均需通过固定钳予以固定夹紧该木零件,避免该零件移动,以便于加工。最常见的是将加工零件放至于工作台上用枪型木工夹予以固定,然而受限于先有的枪型夹钳设计方式,仅能将加工零件固定于工作台的边缘处,因此造成实际操作过程容易受到限制。有鉴于此,本技术人藉由多年相关行业从业经验,针对现有枪型木工夹所面临的问题深入探讨,并积极寻求解决之道,经过长期努力与发展,最终成功的技术出一种夹具结构,其是一种以枪型木工夹为主体的结构,并增加了定位装置,使其可以快速安装于工作台的导轨和固定孔中,被加工零件可以方便的固定于工作台的较中心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一种以枪型木工夹为主体的夹具结构,并增加了定位装置,使得其可以快速安装于工作台的T型导轨或者固定孔上,以方便零件的加工。为达到前述技术目的,本技术“夹具结构”,其包括第一钳体、第二钳体、连动杆、定位件,该第一钳体上下分别是第一夹钳及握把,该连动杆是贯穿第一钳体并可在第一钳体上活动。第二钳体上设置有一个连动杆,与连动杆配合的是可拆卸设计的快拆结构,该第二钳体上设置有与第一夹钳相对应的夹钳。该第一钳体内部设置有可以移动连动杆使第一夹钳与第二夹钳相对开合的开合机构,该第一钳体下方设置有控制开合机构的握压把。(参见图1)。该第二钳体对应的第二夹钳开合方向设置有一组装螺孔,用于安装定位件,定位件为安装于螺孔的螺杆,及一与工作台T型导轨相配合的T型凸杆。如此,当定位件安装于工作台导轨时,该第二夹钳呈现出抵住工作台面的状态,此时,与之配合的连动杆反向插置于第二钳体,此时,该第一钳体则可获得垂直方向的夹置作用。由前述
技术实现思路
可知,本装作“夹具结构”其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除了可以作为老式枪型木工夹的作用外,另外可以将第一钳体拆下后,通过定位件安装于工作台的导轨内,第二钳体可以作为第一钳体与工作台之间的连接部件,使第一钳体能将加工零件较容易的固定在工作台的中心处,以方便操作员进行后续加工程序,因此,本新型夹具结构可以说是一种相当具有实用性和进步性的技术,值得业界推广。(参见图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是一种以枪型木工夹为主体的夹具结构,并增加了定位装置,使得其可以快速安装于工作台的T型导轨或者固定孔上,以方便零件的加工。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夹具结构第一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夹具结构第一实施例对应于T型导轨的工作台实施示意图。图3是本夹具结构应用于固定零件的实施示意图。图4是本夹具结构第二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夹具结构第二实施例对应工作台固定孔的实施示意图。图6是本夹具结构第二实施例应用于固定零件的实施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夹具结构,其是一种以枪型木工夹为主体夹具结构,并通过增加定位装置,使其快速安装于具有T型导轨或者固定孔的工作台上。图1至图3所示,是本技术“夹具结构”第一实施例,包括第一钳体1、第二钳体2、连动杆3、定位件4。该第一钳体1上下方分别是第一夹钳11及握把12,该连动杆3贯穿第一钳体1并与第二钳体连接。第一钳体1活动设置于联动杆上,该第二钳体2上设置有安装联动杆3的快拆结构21,该第二钳体2上有与第一夹钳11对应的第二夹钳22,该第一钳体1内部设置有移动第二钳体使第一夹钳11与第二夹钳夹22开合运动的开合机构,(该开合机构具有技术特征,不涉及本新型的申请,谅此不提供分解图示),该第一钳体1下方设置有控制开合机构的握压把13.该第二钳体2对应第二夹钳22夹合方向设置有组装螺孔23,用于安装定位件4,定位件4为安装于螺孔23的螺杆41,及一与工作台T型导轨相配合的T型凸杆42。如此,当定位件4安装于工作台T型导轨51时,该第二钳体2呈现出抵住工作台面5的状态,此时,与之配合的连动杆3反向插置于第二钳体2,该第一钳体1则可获得垂直方向的夹置作用。(参见图2,图3)。实施例2请继续参阅第4图至第6图所示,本技术的第二种定位件锁孔定位件6的实施例,能进一步应用于具有固定孔81的工作台面8,本实施例包括锁合件7,锁合件7具有一螺孔71。该定位件6的本体为一凸轴,且定位件6两端各有第一螺杆61与第二螺杆62,该第一螺杆61与组装螺孔23配合,该第二螺杆62与锁合件71配合。如此,当锁合定位件6插置于工作台8的固定孔81时,通过锁合件7与第二钳体2分别至于工作台8的下方和上方,通过螺纹配合锁紧桌面,接着联动杆3反向插置第二钳体2,(参见图5),此时,第一钳体即可获得垂直方向的夹置作用。由前述
技术实现思路
可知,本技术“夹具结构”第一钳体1与第二钳体2除了可以具有老式枪型木工夹的功能外,另可将第一钳体1与第二钳体2拆卸后,通过定位件4与导轨工作台5配合,或者锁孔定位件6与固定孔工作台8配合,在固定加工零件时,较容易的调整位置和夹置零件,从而方便操作员进行加工。上列所述功能仅为解释本新型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是本“夹具结构”的全部性能,所以,在相同的设计思想下所做的有关修改或者变更,或者其他据此开拓的相关技术,皆为本新型技术的保护范围。综上所述,本新型技术“夹具结构”,其结构设计及实用性上,符合实用原则,并且所公布的技术,是前所未有的新构造,所具有的新颖性应无疑议。本新型技术较之同类产品原有结构,功能增加,效率提高,因此具有“进步性”。故,将此案提出专利申请,恳请审核通过,实感德便。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具结构,其包括第一钳体,第二钳体,连动杆及定位件,其中:所述第一钳体上下分别是第一夹钳及握把,所述连动杆是贯穿第一钳体并可在第一钳体上活动,第二钳体上设置有一个连动杆,与连动杆配合的是可拆卸设计的快拆结构,所述第二钳体上设置有与第一夹钳相对应的夹钳,所述第一钳体内部设置有可以移动连动杆使第一夹钳与第二夹钳相对开合的开合机构,所述第一钳体下方设置有控制开合机构的握压把;第二夹钳开合方向设置有一组装螺孔,用于安装定位件,定位件为安装于螺孔的螺杆,及一与工作台T型导轨相配合的T型凸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具结构,其包括第一钳体,第二钳体,连动杆及定位件,其中:所述第一钳体上下分别是第一夹钳及握把,所述连动杆是贯穿第一钳体并可在第一钳体上活动,第二钳体上设置有一个连动杆,与连动杆配合的是可拆卸设计的快拆结构,所述第二钳体上设置有与第一夹钳相对应的夹钳,所述第一钳体内部设置有可以移动连动杆使第一夹钳与第二夹钳相对开合的开合机构,所述第一钳体下方设置有控制开合机构的握压把;第二夹钳开合方向设置有一组装螺孔,用于安装定位件,定位件为安装于螺孔的螺杆,及一与工作台T型导轨相配合的T型凸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泉
申请(专利权)人:嘉善精展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