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德敏专利>正文

计数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3593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计数继电器,其正电源端子经第一限流电阻接第一可控硅阳极,而阴极连至中间继电器线圈的一端,另一端连至第二可控硅阳极,而阴极经第二限流电阻连至继电器负电源端子。还连接防止可控硅误触发回路。在第二可控硅阳极与正电源端子间连接保持电阻,而在其阴极与负电源端子间连接中间继电器常开接点。第一、第二可控硅控制极分接收从第一、第二输入端来的控制信号。将多个该继电器连接可构成计数继电器装置。(*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继电器,尤其涉及到具有计数功能的继电器。众所周知,在工业领域中大量采用各种继电器,但多是利用不同继电器的各种组合及其连接,根据生产过程的要求而实现设备的起、停,回路的通、断,部件的切换等功能,即实现一定的“组合逻辑”功能。在某些往复性周期运动的设备自动控制环节中,需要具有自动计数功能的装置,即能够实现一定的“时序逻辑”功能的装置。对此,不少都采用较落后的机械传动机构;尽管可以采用无触点技术,但往往由于现场电磁干扰问题不易解决而无法实施。例如在使用磨床加工工件时,为达到精度要求需反复研磨数次后再停车,在加工大批量工件时,工人的劳动强度很大,同时产品质量也得不到保证。这就需要一种能够自动记录研磨次数的装置,达到研磨次数后自动停车。这样既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又能够确保产品质量。用计算机或其它无触点技术当然可以实现这种“简单”的计数功能,但由于成本过于昂贵,得不偿失,而且磨床周围环境中的电磁干扰问题不易得到解决。除此之外在刨床、铣床等机床设备以及锅炉炉排等许多设备上都普遍存在着这个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计数功能的继电器,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且抗干扰能力强。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计数功能的继电器,它适于对现有继电器的改型,以便于生产厂家的产品改造,更新。本技术的继电器可利用现有技术的中间继电器,再增加可控硅、电阻、电容等元件与其在电气上连接构成。继电器的正电源端经第一限流电阻连到第一可控硅阳极,第一可控硅阴极连至一个中间继电器线圈的一端,该线圈的另一端连至第二可控硅阳极,并在线圈两端并联一个续流电阻,该第二可控硅的阴极经第二限流电阻后连至继电器部件的负电源端,并在上述电路上连接防止可控硅误触发电路。第一可控硅控制极经第一触发电阻串连继电器常闭接点后连至第一输入端。第二可控硅的控制极经第二触发电阻连至第二输入端,且在该第二输入端与第一可控硅阴极之间连接中间继电器的第一个常开接点。第二可控硅阳极与正电源端以及负电源端之间分别连接保持电阻及中间继电器第二个常开接点。在由多个部件组成计数继电器装置时,将一对输出切换接点的公共端接正电源端,另两端分别做为第一、第二输出端。由多个本技术的继电器在电气上进行连接,即可组成具有计数功能的继电器装置。将第一个继电器部件的第一和第二输出端与第二个继电器部件的第一和第二输入端对应连接,再将第二个继电器部件的第一和第二输出端与第三个继电器部件的第一和第二输入端对应连接……,依此类推,将第(n-1)个继电器部件的第一和第二输出端与第n个继电器部件的第一和第二输入端对应连接。如此连接构成的继电器装置,以第一个继电器部件的第一和第二输入端连接外部控制设备中相应的接点,而对各继电器部件的另外的输出常开、常闭接点进行不同的连接,可实现具有多种计数功能的控制。应用本技术继电器组成计数继电器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不依赖计算机或无触点技术便无法或难于实现的某些“时序逻辑”功能的问题。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较佳实施例的叙述,将使本技术更易于明了。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继电器部件的原理接线图;图2为表示与图1相对应的继电器部件接点状态示意图;图3为变换外接接点状态的继电器部件接点状态示意图;图4表示本技术具有异步二进制减法计数器功能的计数继电器装置接线图;图5表示本技术具有异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功能的计数继电器装置接线图;图6表示与图4接线相对应的各继电器部件接点状态变化示意图;图8表示与图6相对应的各继电器部件接点状态变化示意图。参见图1本技术继电器实施例由中间继电器J及可控制硅、电阻、电容元件连接而成。继电器接正电源的端子1经第一限流电阻R1连接第一可控硅SCR1的阳极,该第一可控硅SCR1的阴极连至中间继电器J的线圈一端11,该线圈的另一端12连至第二可控硅SCR2的阳极,而该第二可控硅SCR2阴极经第二限流电阻R2后连至继电器部件的负电源端子2。在继电器J的两端11、12之间并联一个续流电阻R4。在第一限流电阻R1和第一可控硅SCR1串联电路两端并联第一电容C1,在第二限流电阻R2和第二可控硅SCR2串联电路两端并联第二电容C2,电容C1、C2用来防止当中间继电器J断电瞬间可控硅SCR1、SCR2的误触发。第二可控硅SCR2阳极与正电源端子1之间接入保持电阻R3,而与负电源端子2之间接入中间继电器J的一个常开接点J2,第一可控硅SCR1控制极经第一触发电阻r1串连继电器J常闭接点J7后连至第一输入端子3,第二可控硅SCR2控制极经第二触发电阻r2连至第二输入端4,且在该第二输入端4与第一可控硅SCR1阴极之间接入中间继电器J的一个常开接点J1。中间继电器J的一对切换接点J3、J4的公共端与正电源端1相连,而常开接点J3的另一端接至第一输出端5、常闭接点J4另一端接至第二输出端6。中间继电器J的另外一对输出切换接点J5、J6的公共端以及常开、常闭接点另外端分别接至输出端7和8、9。现在以图1为例叙述本技术继电器的动作过程。在端子1、3和端子1、4之间分别接入外部控制回路中相应的常开和常闭接点XK1和XK2。为了便于叙述,规定控制回路中接点XK及中间继电器J各接点闭合状态为“1”,断开状态为“0”,如图2所示。(1)接通电源,SCR2因控制极经外部控制回路常闭接点XK2被触发而导通,SCR1由于无触发信号而截止,继电器J的常开接点处于“0”态。(2)外部控制回路常闭接点XK2断开,常开接点XK1接通,由于可控硅SCR2靠经过电阻R3的保持电流而仍导通,同进可控硅SCR1被触发导通,断电器J的常开接点由“0”态转为“1”态。此时J常开接点J1、J2闭合,且SCR2由于被J2接点旁路而截止,常闭接点J7打开,SCR1由于续流电阻R4的存在仍导通。(3)XK1接点断开、XK2接点闭合,在切换过程中,SCR1由于有电流仍处于导通状态,当常闭点XK2闭合后,SCR1由于XK2和J1接点串联的旁路而截止,继电器J仍处于励磁状态。此时电流途径是电源正极→XK2→J1→继电器J线圈和续流电阻R4→J2→电源负极。(4)在外部控制回路的XK1接点再次吸合,即XK1由“0”态变成“1”态,同进XK2由“1”态变成“0”态时,继电器J失磁返回。此时SCR1虽有触发信号,但因SCR2截止而截止。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常闭接点J7的作用,如果将J7短接,则要求XK2先打开,XK1后闭合,且接点动作速度必须小于继电器J的返回速度,否则若当XK1闭合时J2还未打开,SCR1将重新被触发导通。继电器不能释放。(5)XK恢复常态,SCR2导通,SCR1截止,继电器处于释放状态。由上述动作过程可见外部控制回路的XK接点状态变化两次,中间继电器J接点状态变化一次,如图2所示。该计数继电器具有典型的“二分频”功能,即“计数”功能。当在继电器端子1、3之间接入外部控制回路的常闭接点XK2,而在端子1、4之间接入外部控制回路的常开接点XK1时,按照以上对继电器的各元件关系的叙述,可以得到如图3所示的接点状态变化情况。不难理解当将多个本技术继电器连接组合后,可实现具有计数器功能的继电器装置。图4示出的将n个继电器连接组合,前一个继电器部件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计数继电器,它包括一个具有至少一对常开、和一对常闭接点的中间继电器(J),其特征在于:该继电器接正电源的端子(1)经第一限流电阻(R↓[1])连接第一可控硅(SCR↓[1])的阳极,该第一可控硅(SCR↓[1])阴极连至中间继电器(J)线圈的一端(11),线圈的另一端(12)连至第二可控硅(SCR↓[2])的阳极,该第二可控硅(SCR↓[2])的阴极经第二限流电阻(R↓[2])后连至继电器的负电源端子(2);在继电器(J)线圈的两端(11、12)之间并联一续流电阻(R↓[4]);在上述由可控硅电阻、继电器线圈组成的串联回路上连接防止可控硅误触发电路;在第二可控硅(SCR↓[2])阳极与正电源端子(1)之间连接保持电阻(R↓[3]),其阴极与负电源端子(2)之间连接中间继电器(J)的一个常开接点(J↓[2]);第一可控硅(SCR↓[1])控制极经第一触发电阻(r↓[1])串连继电器(J)常闭接点(J↓[7])后连至第一输入端(3),第二可控硅(SCR↓[2])控制极经第二触发电阻(r↓[2])连至第二输入端(4),且在第二输入端(4)与第一可控硅(SCR↓[1])阴极之间接入中间继电器(J)的一个常开接点(J↓[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德敏
申请(专利权)人:孙德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