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其玉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工程用药片成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349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片成形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工程用药片成形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对药粉进行上料、压制和下料收集并且能够避免药片出现松散现象的生物工程用药片成形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生物工程用药片成形装置,包括有底座和支撑座,底座顶部中间设有支撑座;外壳,支撑座顶部设有外壳;固定环,外壳内侧中部设有固定环;压片模具,固定环内部转动式设有压片模具;驱动机构,底座顶部一侧与外壳之间设有驱动机构;压片机构,外壳内部上侧设有压片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压片模具、驱动机构和压片机构的配合,能够自动将药粉压制成药片,不需要人工进行压制,省时省力。

Tablet forming device for Bio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工程用药片成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片成形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工程用药片成形装置。
技术介绍
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的物品,在理论上,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及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都属于药物的范畴。在我们的生活中,生病都离不开吃药,药品按形状可分为胶囊状、片状和颗粒状等。药品的制作比较简单,通常情况下,是由人工将一定量的药粉放置在模具中,然后用力将其挤压成片状,但是工作量较大时,将会耗费人们的大量的时间和体力,人们也会感到疲惫,工作效率不高,而且人工压制的药片很可能出现不紧凑的现象,会松散,因此,设计了一种能够自动对药粉进行上料、压制和下料收集并且能够避免药片出现松散现象的生物工程用药片成形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人工压制药片将会耗费人们的大量的时间和体力,并且压制的药片很可能出现不紧凑的现象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对药粉进行上料、压制和下料收集并且能够避免药片出现松散现象的生物工程用药片成形装置。技术方案为:一种生物工程用药片成形装置,包括有:底座和支撑座,底座顶部中间设有支撑座;外壳,支撑座顶部设有外壳;固定环,外壳内侧中部设有固定环;压片模具,固定环内部转动式设有压片模具;驱动机构,底座顶部一侧与外壳之间设有驱动机构;压片机构,外壳内部上侧设有压片机构。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驱动机构包括有:驱动电机,底座顶部一侧设有驱动电机;驱动轴,驱动电机输出轴上设有驱动轴;立式转轴,支撑座和外壳中部之间转动式设有立式转轴,立式转轴与压片模具连接;从动蜗轮,立式转轴下部设有从动蜗轮,从动蜗轮与驱动轴啮合。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压片机构包括有:限位圆环,外壳内侧上部设有限位圆环;第一驱动圆环,立式转轴上部设有第一驱动圆环;压片柱,第一驱动圆环上均匀间隔滑动式设有多个压片柱,压片柱与限位圆环配合;复位弹簧,压片柱上部与第一驱动圆环顶部之间均设有复位弹簧。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上料机构,上料机构包括有:固定套筒,外壳一侧上部设有固定套筒;上料药筒,固定套筒内侧设有上料药筒;中空转轴,上料药筒内侧中部转动式设有中空转轴;加速皮带轮组,中空转轴上部与立式转轴上部之间设有加速皮带轮组;搅拌螺旋板,中空转轴中部设有搅拌螺旋板;铺料叶轮,中空转轴下部设有铺料叶轮;上料管,外壳一侧上部设有上料管,上料管上部与上料药筒底部一侧连接;偏心槽轮,中空转轴下部设有偏心槽轮,偏心槽轮位于铺料叶轮下方;推料块,上料管内滑动式设有推料块;联动推杆,推料块一侧设有联动推杆,联动推杆与偏心槽轮滑动配合。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下料机构,下料机构包括有:第二驱动圆环,立式转轴下部设有第二驱动圆环;顶料杆,第二驱动圆环上均匀间隔滑动式设有多个顶料杆,顶料杆与压片模具滑动式连接;拉伸弹簧,顶料杆下部与第二驱动圆环底部之间均设有拉伸弹簧;活动套环,顶料杆底部均设有活动套环;导向圆杆,外壳内侧下部设有导向圆杆,活动套环在导向圆杆上滑动;下料管,外壳一侧下部设有下料管;储料箱,底座顶部一侧中部放置有储料箱,下料管底部与储料箱顶部连通。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压片辅助机构,压片辅助机构包括有:支撑板,外壳内侧上部一侧设有支撑板;定位转轴,支撑板下部转动式设有定位转轴;锥齿轮,定位转轴一侧与立式转轴上部均设有锥齿轮,锥齿轮相互啮合;压料圆轮,定位转轴一侧设有压料圆轮,压片柱与压料圆轮配合。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刮料机构,刮料机构包括有:出料管,外壳一侧下部设有出料管,出料管位于下料管一侧;刮料板,出料管一侧上部设有刮料板;废料存储箱,底座顶部一侧设有废料存储箱,废料存储箱顶部与出料管底部连通。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定位转轴的形状为圆柱形。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压片模具、驱动机构和压片机构的配合,能够自动将药粉压制成药片,不需要人工进行压制,省时省力。2、通过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的配合,能够自动完成药粉的上料功能和药片的下料收集功能,不需要人们手动的上下料,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3、通过压片辅助机构,能够进一步的对药片进行压紧,避免药片发生松散现象。4、通过刮料机构,能够自动对残留在顶料杆上的药粉进行刮料,然后进行收集,避免药粉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名称:1-底座,2-支撑座,3-外壳,4-固定环,5-压片模具,6-驱动机构,61-驱动电机,62-驱动轴,63-立式转轴,64-从动蜗轮,7-压片机构,71-限位圆环,72-第一驱动圆环,73-压片柱,74-复位弹簧,8-上料机构,81-固定套筒,82-上料药筒,83-加速皮带轮组,84-中空转轴,85-搅拌螺旋板,86-铺料叶轮,87-上料管,88-偏心槽轮,89-推料块,810-联动推杆,9-下料机构,91-第二驱动圆环,92-顶料杆,93-拉伸弹簧,94-活动套环,95-导向圆杆,96-下料管,97-储料箱,10-压片辅助机构,101-锥齿轮,102-定位转轴,103-压料圆轮,104-支撑板,11-刮料机构,111-出料管,112-刮料板,113-废料存储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所说的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本文中为零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如: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实施例1一种生物工程用药片成形装置,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有底座1、支撑座2、外壳3、固定环4、压片模具5、驱动机构6和压片机构7,底座1顶部中间设有支撑座2,支撑座2顶部设有外壳3,外壳3内侧中部设有固定环4,固定环4内部转动式设有压片模具5,底座1顶部左侧与外壳3之间设有驱动机构6,外壳3内部上侧设有压片机构7。驱动机构6包括有驱动电机61、驱动轴62、立式转轴63和从动蜗轮64,底座1顶部左侧前部设有驱动电机61,驱动电机61输出轴上设有驱动轴62,支撑座2和外壳3中部之间转动式设有立式转轴63,立式转轴63与压片模具5连接,立式转轴63下部设有从动蜗轮64,从动蜗轮64与驱动轴62啮合。压片机构7包括有限位圆环71、第一驱动圆环72、压片柱73和复位弹簧74,外壳3内侧上部设有限位圆环71,立式转轴63上部设有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工程用药片成形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n底座(1)和支撑座(2),底座(1)顶部中间设有支撑座(2);/n外壳(3),支撑座(2)顶部设有外壳(3);/n固定环(4),外壳(3)内侧中部设有固定环(4);/n压片模具(5),固定环(4)内部转动式设有压片模具(5);/n驱动机构(6),底座(1)顶部一侧与外壳(3)之间设有驱动机构(6);/n压片机构(7),外壳(3)内部上侧设有压片机构(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工程用药片成形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
底座(1)和支撑座(2),底座(1)顶部中间设有支撑座(2);
外壳(3),支撑座(2)顶部设有外壳(3);
固定环(4),外壳(3)内侧中部设有固定环(4);
压片模具(5),固定环(4)内部转动式设有压片模具(5);
驱动机构(6),底座(1)顶部一侧与外壳(3)之间设有驱动机构(6);
压片机构(7),外壳(3)内部上侧设有压片机构(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工程用药片成形装置,其特征是,驱动机构(6)包括有:
驱动电机(61),底座(1)顶部一侧设有驱动电机(61);
驱动轴(62),驱动电机(61)输出轴上设有驱动轴(62);
立式转轴(63),支撑座(2)和外壳(3)中部之间转动式设有立式转轴(63),立式转轴(63)与压片模具(5)连接;
从动蜗轮(64),立式转轴(63)下部设有从动蜗轮(64),从动蜗轮(64)与驱动轴(62)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工程用药片成形装置,其特征是,压片机构(7)包括有:
限位圆环(71),外壳(3)内侧上部设有限位圆环(71);
第一驱动圆环(72),立式转轴(63)上部设有第一驱动圆环(72);
压片柱(73),第一驱动圆环(72)上均匀间隔滑动式设有多个压片柱(73),压片柱(73)与限位圆环(71)配合;
复位弹簧(74),压片柱(73)上部与第一驱动圆环(72)顶部之间均设有复位弹簧(7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工程用药片成形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上料机构(8),上料机构(8)包括有:
固定套筒(81),外壳(3)一侧上部设有固定套筒(81);
上料药筒(82),固定套筒(81)内侧设有上料药筒(82);
中空转轴(84),上料药筒(82)内侧中部转动式设有中空转轴(84);
加速皮带轮组(83),中空转轴(84)上部与立式转轴(63)上部之间设有加速皮带轮组(83);
搅拌螺旋板(85),中空转轴(84)中部设有搅拌螺旋板(85);
铺料叶轮(86),中空转轴(84)下部设有铺料叶轮(86);
上料管(87),外壳(3)一侧上部设有上料管(87),上料管(87)上部与上料药筒(82)底部一侧连接;
偏心槽轮(88),中空转轴(8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其玉
申请(专利权)人:吕其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