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漏油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油开采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漏油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海上漏油收集目前分为水面收集和水下收集两种,水面收集为主要方式,采用溢油清污船、围油栏、吸油毡、撇油器等回收溢油,水面以上收集主要优点在于技术成熟,作业设施配套全,缺陷在于漏油在海面扩散,污染面积大。水下漏油收集优点在于基本从源头,收集,污染小,缺陷在于作业困难。现有的水下漏油收集方法需要在漏油源头处打卡子或设置水下钢筋水泥罩,并需要大型收油船的配合,而大型收油船受海况影响较大,在遇上恶劣天气时需要撤离而造成无法持续收集漏油。因此,需要研究脱离大型辅助船舶的海上原油泄漏水下应急收集装置,实现漏油应急处理装备的轻便化、小型化,保证海上油气开发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下漏油收集装置,解决现有的水下漏油收集设备,需要大型收油船的配合,而大型收油船受海况影响较大,在遇上恶劣天气时需要撤离而造成无法持续收集漏油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漏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油装置(2),所述集油装置(2)的顶部设置有吸油泵(1),所述吸油泵(1)的出油口通过管道与漏油分储装置(3)连通,所述漏油分储装置(3)将所述吸油泵(1)输送过来的漏油分别储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漏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油装置(2),所述集油装置(2)的顶部设置有吸油泵(1),所述吸油泵(1)的出油口通过管道与漏油分储装置(3)连通,所述漏油分储装置(3)将所述吸油泵(1)输送过来的漏油分别储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漏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油分储装置(3)包括底座(3-1),所述底座(3-1)顶面的两端均设置有丝杠座(3-2),两个所述丝杠座(3-2)之间设置有可转动的丝杠(3-3),所述丝杠(3-3)后端通过联轴器(3-4)与电机(3-5)的驱动轴连接;
所述底座(3-1)一侧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组件(3-6),所述第一单向阀组件(3-6)的进油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吸油泵(1)连通,所述底座(3-1)的另一侧设置有侧板(3-7),所述侧板(3-7)的顶部设置有挡板(3-8),所述挡板(3-8)的底面设置有滑槽(3-9),所述滑槽(3-9)与下方的所述丝杠(3-3)平行布置,并且所述滑槽(3-9)与丝杠(3-3)之间滑设有多个滑块(3-10),所述滑块(3-10)的一端设置有凸起(3-11)和弧形螺纹槽(3-12),所述凸起(3-11)位于所述滑块(3-10)的顶部,并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3-9)中,所述弧形螺纹槽(3-12)位于所述滑块(3-10)的底部,并通过螺纹与所述丝杠(3-3)螺纹配合,所述滑块(3-1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单向阀组件(3-13),所述第二单向阀组件(3-13)顶部的出口连通有储油袋(3-14);
所述电机(3-5)通过所述联轴器(3-4)驱动所述丝杠(3-3)转动,所述丝杠(3-3)通过螺纹配合驱动所述滑块(3-10)做直线运动直至所述第二单向阀组件(3-13)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组件(3-6)对接连通,待所述储油袋(3-14)集满油时,所述电机(3-5)继续通过所述丝杠(3-3)继续驱动所述滑块(3-10)前进直至与所述丝杠(3-3)分离,重复以上动作,直到将多个所述储油袋(3-14)都集满油并与丝杠(3-3)自动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漏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组件(3-6)包括第一单向阀壳体(3-6-1),所述第一单向阀壳体(3-6-1)中设置有滑孔(3-6-2),所述滑孔(3-6-2)中设置有对接头(3-6-3)和弹簧(3-6-4),所述弹簧(3-6-4)中套设在对接头(3-6-3)上,所述弹簧(3-6-4)的顶端抵在所述对接头(3-6-3)的轴肩上,下端抵在端盖(3-6-5)上,所述端盖(3-6-5)连接在所述滑孔(3-6-2)的下端口上;
所述对接头(3-6-3)中设置有第一单向阀(3-6-6),所述第一单向阀(3-6-6)的出口延伸至所述对接头(3-6-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国柱,商立社,傅忠尧,赵陆民,王春海,徐松森,王喆,
申请(专利权)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