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固定板零件模内架桥侧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3050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固定板零件模内架桥侧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机构包括上模座、上成型公和上刀块;下模机构包括下模座、浮动块、下成型公和第一侧成型机构,下成型公固定安装在浮动块上,下成型公一侧超出浮动块并延伸至下模座上方,第一侧成型机构包括下刀块和第一侧成型公,第一侧成型公固定安装在下刀块上,下刀块一相对侧边上设置有对称布置的连接杆,连接杆一端固定安装在下刀块上的第一安装孔内、相对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上刀块侧面的滑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固定板零件模内架桥侧成型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合模时,下刀块两侧通过连接杆连接上刀块,保证下刀块和上刀块的配合精密,从而确保侧成型公的成型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固定板零件模内架桥侧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零件冲压成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固定板零件模内架桥侧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冲压工艺是一种金属加工方法,它是建立在金属塑性变形的基础上,利用模具和冲压设备对板料施加压力,使板料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现有的冲压模具在对零件进行侧向成型时,上模机构的上刀块和下模机构的下刀块配合,驱动侧成型公向零件移动并进行侧向成型,上刀块和下刀块之间只是通过斜面进行接触,上模和下模进行合模时,上刀块和下刀块的配合容易出现偏差,影响侧成型公的成型效果,影响零件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固定板零件模内架桥侧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合模时,下刀块两侧通过连接杆连接上刀块,保证下刀块和上刀块的配合精密,从而确保侧成型公的成型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固定板零件模内架桥侧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机构,其包括上模座、上成型公和上刀块,上成型公固定安装在上模座上,上刀块固定安装在上模座上;下模机构,其包括下模座、浮动块、下成型公和第一侧成型机构,浮动块弹性连接在下模座上,下成型公固定安装在浮动块上,下成型公位置对应上成型公,下成型公一侧超出浮动块并延伸至下模座上方,第一侧成型机构包括下刀块和第一侧成型公,第一侧成型公固定安装在下刀块上,下刀块一相对侧边上设置有对称布置的连接杆,连接杆一端固定安装在下刀块上的第一安装孔内、相对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上刀块侧面的滑槽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上模机构还包括上脱料板,上脱料板弹性连接在上模座上,上成型公穿设于上脱料板,上刀块穿设于上脱料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上刀块上设置有垫块,垫块固定安装在上刀块的台阶面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下刀块上还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到上刀块的距离大于第二安装孔到上刀块的距离。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浮动块上设置有若干个下脱料针,下脱料针穿设于下成型公。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下模座上设置有导向槽,上模座上设置有位置对应导向槽的导向柱,导向槽的表面由内至外设置有垫板和面板,垫板固定安装在导向槽的表面,面板固定安装在垫板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上模座一侧还设置有第二侧成型机构,第二侧成型机构包括转动臂和成型块,转动臂可转动的安装在上模座上,成型块固定安装在转动臂上,下模座设置有位置对应转动臂的斜楔块,转动臂和斜楔块的接触面为斜面。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固定板零件模内架桥侧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工件放置在下成型公上,上模机构下行,上成型公和下成型公在竖直方向上对工件进行成型;2)上模机构继续下行,上刀块和下刀块接触,下刀块两侧的连接杆滑入上刀块侧面的滑槽内,在上模机构的下行过程中,保证上刀块和下刀块的配合不出现位置偏移,下刀块推动第一侧成型公对工件侧面进行成型;3)上模机构上行,连接杆脱离上刀块,并且工件在上脱料板的作用下脱离上模机构;4)工件在浮动块上设置的下脱料针的作用下脱离下成型公,完成整个成型过程,取下工件。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在工件进行侧向成型的时候,安装在下刀块上的第一侧成型公在上刀块的推动下,对工件侧面进行成型。在上刀块挤压下刀块,使得下刀块移动时,下刀块两侧的连接杆在上刀块侧面的滑槽内滑动,限制上刀块和下刀块之间发生位置的偏移,确保第一侧成型公对工件侧面的成型质量。2、本专利技术中,为了可以精准的控制下刀块的移动距离,从而控制第一侧成型公对工件侧面的成型效果,上刀块与下刀块接触的斜面上设置有垫块,通过垫块的厚度控制下刀块的移动距离。并且为了防止垫块安装松动,上刀块的斜面上设置有台阶面,台阶面限制了垫块向上的移动,使得上刀块下压并与下刀块接触时,垫块的安装不会松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一种汽车固定板零件模内架桥侧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汽车固定板零件模内架桥侧成型模具的侧视角度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汽车固定板零件模内架桥侧成型模具的合模状态剖视图。图4为一种汽车固定板零件模内架桥侧成型模具中下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汽车固定板零件模内架桥侧成型模具中上刀块和第一侧成型机构的配合示意图。图例说明:1、上模机构;11、上模座;12、上成型公;13、上刀块;131、滑槽;132、垫块;14、上脱料板;15、导向柱;16、第二侧成型机构;161、转动臂;162、成型块;2、下模机构;21、下模座;22、浮动块;23、下成型公;24、第一侧成型机构;241、下刀块;2411、第二安装孔;242、第一侧成型公;243、连接杆;25、下脱料针;26、导向槽;261、垫板;262、面板;27、斜楔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固定板零件模内架桥侧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机构1,其包括上模座11、上成型公12和上刀块13,上成型公12固定安装在上模座11上,上刀块13固定安装在上模座11上;下模机构2,其包括下模座21、浮动块22、下成型公23和第一侧成型机构24,浮动块22弹性连接在下模座21上,下成型公23固定安装在浮动块22上,下成型公23位置对应上成型公12,第一侧成型机构24包括下刀块241和第一侧成型公242,第一侧成型公242固定安装在下刀块241上,下刀块241一相对侧边上设置有对称布置的连接杆243,连接杆243一端固定安装在下刀块241上的第一安装孔内、相对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上刀块13侧面的滑槽131内。下成型公23一侧超出浮动块22并延伸至下模座21上方,下成型公23在上模机构下行时,被下模座21抵住,限制下行的距离,保证成型的效果。上模机构1还包括上脱料板14,上脱料板14弹性连接在上模座11上,上成型公12穿设于上脱料板14,上刀块13穿设于上脱料板14,便于上模机构1脱料。上刀块13上设置有垫块132,垫块132固定安装在上刀块13的台阶面上,便于控制下刀块的移动距离。下刀块241上还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411,第一安装孔到上刀块1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固定板零件模内架桥侧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模机构(1),其包括上模座(11)、上成型公(12)和上刀块(13),所述上成型公(12)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模座(11)上,所述上刀块(13)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模座(11)上;/n下模机构(2),其包括下模座(21)、浮动块(22)、下成型公(23)和第一侧成型机构(24),所述浮动块(22)弹性连接在所述下模座(21)上,所述下成型公(23)固定安装在所述浮动块(22)上,所述下成型公(23)位置对应所述上成型公(12),所述下成型公(23)一侧超出所述浮动块(22)并延伸至所述下模座(21)上方,所述第一侧成型机构(24)包括下刀块(241)和第一侧成型公(242),所述第一侧成型公(242)固定安装在所述下刀块(241)上,所述下刀块(241)一相对侧边上设置有对称布置的连接杆(243),所述连接杆(243)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下刀块(241)上的第一安装孔内、相对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上刀块(13)侧面的滑槽(13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固定板零件模内架桥侧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模机构(1),其包括上模座(11)、上成型公(12)和上刀块(13),所述上成型公(12)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模座(11)上,所述上刀块(13)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模座(11)上;
下模机构(2),其包括下模座(21)、浮动块(22)、下成型公(23)和第一侧成型机构(24),所述浮动块(22)弹性连接在所述下模座(21)上,所述下成型公(23)固定安装在所述浮动块(22)上,所述下成型公(23)位置对应所述上成型公(12),所述下成型公(23)一侧超出所述浮动块(22)并延伸至所述下模座(21)上方,所述第一侧成型机构(24)包括下刀块(241)和第一侧成型公(242),所述第一侧成型公(242)固定安装在所述下刀块(241)上,所述下刀块(241)一相对侧边上设置有对称布置的连接杆(243),所述连接杆(243)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下刀块(241)上的第一安装孔内、相对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上刀块(13)侧面的滑槽(13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固定板零件模内架桥侧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机构(1)还包括上脱料板(14),所述上脱料板(14)弹性连接在所述上模座(11)上,所述上成型公(12)穿设于所述上脱料板(14),所述上刀块(13)穿设于所述上脱料板(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固定板零件模内架桥侧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刀块(13)上设置有垫块(132),所述垫块(132)固定安装在所述上刀块(13)的台阶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汽车固定板零件模内架桥侧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刀块(241)上还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411),所述第一安装孔到所述上刀块(13)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孔(2411)到所述上刀块(13)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固定板零件模内架桥侧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运冯海军赵辉周慧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数码模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