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烟气冷凝升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2955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净烟气冷凝升温装置,包括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分布的脱硫塔出口烟道、变径虾米弯、方圆节、水平烟道、变截面矩形弯头、第一等截面矩形弯头、第二等截面矩形弯头、矩形大小头、第一矩形偏心大小头、垂直烟道、不锈钢矩形偏心大小头、第二矩形偏心大小头及主烟道,垂直烟道内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烟气再热器及烟气蒸汽加热器,水平烟道内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烟气冷凝器及烟道除雾器,该装置的布置空间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净烟气冷凝升温装置
本技术属于火力发电厂烟气消白领域,涉及一种净烟气冷凝升温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国家与部分地方政府针对火电行业制定了日趋严厉的排放标准,部分地区要求对脱硫后净烟气进行消白治理,一方面通过冷凝方式降低净烟气含湿量,回收净烟气中水及可溶性盐,另一方面通过加热升温方式提高进入烟囱的净烟气温度。以达到减少净烟气污染物排放量,消除白色烟羽,消除视觉污染的效果。对于部分脱硫塔出口至烟囱之间有较长水平净烟道的火力发电厂,烟气冷凝器、除雾器、烟气再热器及烟气蒸汽加热器可布置在脱硫塔出口水平烟道上,设备底座直接支撑在支架上,烟道与设备进出口连接,设备接口清晰。但是对于很多电厂,布置空间紧张,脱硫塔与烟囱之间无足够的水平段用于布置上述设备。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净烟气冷凝升温装置,以适应布置空间紧张的工程,烟气冷凝及除雾装置布置在紧邻脱硫塔出口段,烟气再热器及烟气蒸汽加热器布置在净烟道的垂直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净烟气冷凝升温装置,该装置的布置空间较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净烟气冷凝升温装置包括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分布的脱硫塔出口烟道、变径虾米弯、方圆节、水平烟道、变截面矩形弯头、第一等截面矩形弯头、第二等截面矩形弯头、矩形大小头、第一矩形偏心大小头、垂直烟道、不锈钢矩形偏心大小头、第二矩形偏心大小头及主烟道,垂直烟道内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烟气再热器及烟气蒸汽加热器,水平烟道内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烟气冷凝器及烟道除雾器。变径虾米弯与方圆节之间、第一等截面矩形弯头与第二等截面矩形弯头之间、第一矩形偏心大小头与烟气再热器之间以及不锈钢矩形偏心大小头与第二矩形偏心大小头之间均设置有非金属膨胀节。变径虾米弯的弯折角度、变截面矩形弯头的弯折角度均为90°,烟气再热器的入口采用两级变径结构。烟道除雾器的壳体及其内部支撑均采用碳钢加玻璃鳞片防腐材质。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净烟气冷凝升温装置在具体操作时,脱硫塔出口烟道通过变径虾米弯及方圆节进入水平烟道内布置的烟气冷凝器中,达到冷凝降温的目的,变径虾米弯兼顾弯头和变径的作用,节约空间的同时又保证净烟气流场均匀,经过降温冷凝后的烟气通过烟道除雾器去除细小液滴后,再经变截面矩形弯头、第一等截面矩形弯头及第二等截面矩形弯头组合,使烟道除雾器后水平烟道重新回到垂直烟道内,以充分利用结构空间,净烟气进入烟气再热器及烟气蒸汽加热器中升温,升温后的烟气经第二矩形偏心大下头接入主烟道,经烟囱排放,烟气达到冷凝升温消白的效果,结构设计紧凑,布置空间较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变径虾米弯、2为非金属膨胀节、3为方圆节、4为烟气冷凝器、5为烟道除雾器、6为变截面矩形弯头、71为第一等截面矩形弯头、72为第二等截面矩形弯头、8为矩形大小头、91为第一矩形偏心大小头、92为第二矩形偏心大小头、10为烟气再热器、11为烟气蒸汽加热器、12为不锈钢矩形偏心大小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本技术所述的净烟气冷凝升温装置包括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分布的脱硫塔出口烟道、变径虾米弯1、方圆节3、水平烟道、变截面矩形弯头6、第一等截面矩形弯头71、第二等截面矩形弯头72、矩形大小头8、第一矩形偏心大小头91、垂直烟道、不锈钢矩形偏心大小头12、第二矩形偏心大小头92及主烟道,垂直烟道内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烟气再热器10及烟气蒸汽加热器11,水平烟道内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烟气冷凝器4及烟道除雾器5。变径虾米弯1与方圆节3之间、第一等截面矩形弯头71与第二等截面矩形弯头72之间、第一矩形偏心大小头91与烟气再热器10之间以及不锈钢矩形偏心大小头12与第二矩形偏心大小头92之间均设置有非金属膨胀节2;变径虾米弯1的弯折角度、变截面矩形弯头6的弯折角度均为90°,烟气再热器10的入口采用两级变径结构。烟气冷凝器4的入口处安装方圆节3,二者焊接连接,烟气冷凝器4安装在水平烟道上,其底座位于结构支撑顶部;烟道除雾器5同样安装在水平烟道内,其底座位于结构支撑顶部。烟道除雾器5的出口设置变截面矩形弯头6,变截面矩形弯头6的部分悬挑与结构支撑之外,完成烟道变截面以及变水平烟道为垂直烟道功能。烟气再热器10与烟气蒸汽加热器11为一体化设备,共用设备底座及底座支撑梁,底座支撑梁安装在结构支撑上,整体设备入口通过非金属膨胀节2与第二矩形偏心大小头92连接,设备下端出口设不锈钢矩形偏心大小头12,使得设备出口穿出设备底座支撑钢结构,为安装非金属膨胀节2创造空间。第一矩形偏心大小头91及第二矩形偏心大小头92在烟气再热器10及烟气蒸汽加热器11入口及出口配套使用,可以保证结构支撑一面没有烟道及设备穿出,减少对结构支撑框架的遮挡,便于设置结构横梁,为减小结构支撑垂直跨距创造有利条件,可减小结构支撑柱的截面积,降低成本。非金属膨胀节2在烟气再热器10及烟气蒸汽加热器11入口及出口配套使用,可以保证烟气再热器10及烟气蒸汽加热器11独立支撑自身,使上下部垂直烟道荷载与之隔离,设备、烟道、结构支撑三者交界面清晰,避免后续因界限不清给施工安装及维护造成困难。本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为:脱硫塔输出的净烟气通过变径虾米弯1、非金属膨胀节2及方圆节3进入烟气冷凝器4中,净烟气降温冷凝,变径虾米弯1兼顾弯头和变径的作用,节约空间的同时又保证净烟气流场均匀,经过降温冷凝后的烟气通过烟道除雾器5去除细小液滴之后,经变截面矩形弯头6完成烟道变截面及方向调整的功能,净烟气经过第一等截面矩形弯头71及第二等截面矩形弯头72调整流向至结构框架内。冷凝降温、除雾后的净烟气通过矩形大小头8及第一矩形偏心大小头91后进入烟气再热器10及烟气蒸汽加热器11中加热升温,升温后的净烟气温度上升后经第二矩形偏心大小头92进入主烟道内,最后经烟囱排出。本装置主要设备:烟气冷凝器4及烟道除雾器5布置于顶部的水平烟道内,烟气再热器10及烟气蒸汽加热器11布置于垂直烟道内。另外,本技术中烟气再热器10与烟气蒸汽加热器11采用一体化设备,共用设备支撑底座及底座支撑横梁,减少了外部所需的结构支撑,方便安装,变径虾米弯1、烟气再热器10入口、烟气蒸汽加热器11出口设有非金属膨胀节2,用于吸收运行时烟道及设备热膨胀,垂直布置的烟气再热器10及烟气蒸汽加热器11进出口设置非金属膨胀节2,使垂直烟道荷载不会传递到设备本体,保证设备支撑底座的运行安全。烟气蒸汽加热器11出口设置不锈钢矩形大小头12,可以使设备出口接口延伸至设备支撑梁下方,方便膨胀节的安装及检修,避免结构支撑的遮挡。本技术充分考虑脱硫后净烟道腐蚀的风险,烟气冷凝器4采用不锈钢加复合陶瓷结构,烟道及烟道除雾器5的壳体采用碳钢加玻璃鳞片防腐结构,烟气再热器10及烟气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烟气冷凝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分布的脱硫塔出口烟道、变径虾米弯(1)、方圆节(3)、水平烟道、变截面矩形弯头(6)、第一等截面矩形弯头(71)、第二等截面矩形弯头(72)、矩形大小头(8)、第一矩形偏心大小头(91)、垂直烟道、不锈钢矩形偏心大小头(12)、第二矩形偏心大小头(92)及主烟道,垂直烟道内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烟气再热器(10)及烟气蒸汽加热器(11),水平烟道内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烟气冷凝器(4)及烟道除雾器(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烟气冷凝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分布的脱硫塔出口烟道、变径虾米弯(1)、方圆节(3)、水平烟道、变截面矩形弯头(6)、第一等截面矩形弯头(71)、第二等截面矩形弯头(72)、矩形大小头(8)、第一矩形偏心大小头(91)、垂直烟道、不锈钢矩形偏心大小头(12)、第二矩形偏心大小头(92)及主烟道,垂直烟道内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烟气再热器(10)及烟气蒸汽加热器(11),水平烟道内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烟气冷凝器(4)及烟道除雾器(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结峰吕晨峰武宝会李楠李元昊刘钰天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