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逄博文专利>正文

一种餐厨垃圾的干湿分离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291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的干湿分离回收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移动轮,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收纳箱,所述收纳箱的顶部设置有U型把手,所述箱体的一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振动板的一端,所述箱体的一侧与收纳箱的一侧均开设有矩形口,且两个矩形口相连通,所述振动板的另一端延伸至矩形口内,通过振动板、第一滤板、第二滤板、滑动板、收纳箱等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有效的对厨房垃圾进行干湿分离回收,解决了现有的餐厨垃圾进行简单的过滤进行分类,然后直接投入垃圾向内,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加大了垃圾处理的难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餐厨垃圾的干湿分离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装置
,具体为一种餐厨垃圾的干湿分离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餐厨垃圾,是在生活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废物。餐厨垃圾主要成分包括米和面粉类食物残余、蔬菜、动植物油、肉骨等,主要特点是有机物含量丰富,水分含量高,极易腐烂变质,散发恶臭,传播细菌和病毒等。为了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需要对餐厨垃圾进行干湿分离进行分类回收;然而现有的餐厨垃圾通常都是进行简单的过滤进行分类,然后直接投入垃圾向内,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加大了垃圾处理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餐厨垃圾的干湿分离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餐厨垃圾的干湿分离回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移动轮,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收纳箱,所述收纳箱的顶部设置有U型把手,所述箱体的一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振动板的一端,所述箱体的一侧与收纳箱的一侧均开设有矩形口,且两个矩形口相连通,所述振动板的另一端延伸至矩形口内,所述振动板上设置有第一滤板,所述箱体的前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箱体的后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转轴的一端,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延伸至箱体的前侧并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套设有凸轮,所述凸轮的外侧与振动板的底侧一端相接触,所述箱体的另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滑动槽孔,所述滑动槽孔内滑动安装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底端与振动板的顶侧一端相接触,所述滑动板的顶端延伸至固定板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推动板,所述箱体的另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推动板的一端滑动安装在滑槽内,所述滑动板上开设有条形槽孔,所述箱体的另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二滤板的一端,所述第二滤板的另一端延伸至箱体的另一侧并固定安装有挡板,且挡板上设置有拉环,所述箱体的一侧底部设置有排污管,且排污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排污管的一端与箱体相连通,所述收纳箱的另一侧顶部开设有排渣口,所述收纳箱的另一侧顶部转动安装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与排渣口相适配,所述箱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拖拽杆。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内壁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漏斗和第二漏斗,所述第一漏斗的顶部开口与底部开口分别与进料口和第一滤板相适配,所述第二漏斗的顶部开口与底部开口分别与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相适配。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卡板,所述收纳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卡槽,多个卡板分别与对应的卡槽相适配。进一步的,所述推动板的顶侧一端和位于箱体上的矩形口的底部内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的底端和第一弹簧的底端,所述第二弹簧的顶端与滑槽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与振动板的底侧一端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板上转动安装有螺杆,所述收纳箱的另一侧开设有螺孔,所述螺杆的一端延伸至转动板的一侧并与螺孔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蝶形把手。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内壁上设置有集水挡板,且集水挡板与排污管的一端相适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振动板、第一滤板、第二滤板、滑动板、收纳箱等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有效的对厨房垃圾进行干湿分离回收,解决了现有的餐厨垃圾进行简单的过滤进行分类,然后直接投入垃圾向内,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加大了垃圾处理的难度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中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箱体;2、收纳箱;3、振动板;4、第一滤板;5、电机;6、转轴;7、凸轮;8、第一弹簧;9、滑动板;10、推动板;11、滑槽;12、第二弹簧;13、转动板;14、第一漏斗;15、第二漏斗;16、第二滤板;17、排污管;18、卡板;19、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一并参阅图1-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中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一种餐厨垃圾的干湿分离回收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移动轮,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收纳箱2,所述收纳箱2的顶部设置有U型把手,所述箱体1的一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振动板3的一端,所述箱体1的一侧与收纳箱2的一侧均开设有矩形口,且两个矩形口相连通,所述振动板3的另一端延伸至矩形口内,所述振动板3上设置有第一滤板4,所述箱体1的前侧设置有电机5,所述箱体1的后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转轴6的一端,所述转轴6的另一端延伸至箱体1的前侧并与电机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6的外侧固定套设有凸轮7,所述凸轮7的外侧与振动板3的底侧一端相接触,所述箱体1的另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滑动槽孔,所述滑动槽孔内滑动安装滑动板9,所述滑动板9的底端与振动板3的顶侧一端相接触,所述滑动板9的顶端延伸至固定板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推动板10,所述箱体1的另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滑槽11,所述推动板10的一端滑动安装在滑槽11内,所述滑动板9上开设有条形槽孔,所述箱体1的另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二滤板16的一端,所述第二滤板16的另一端延伸至箱体1的另一侧并固定安装有挡板,且挡板上设置有拉环,所述箱体1的一侧底部设置有排污管17,且排污管17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排污管17的一端与箱体1相连通,所述收纳箱2的另一侧顶部开设有排渣口,所述收纳箱2的另一侧顶部转动安装有转动板13,所述转动板13与排渣口相适配,所述箱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拖拽杆。所述箱体1的内壁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漏斗14和第二漏斗15,所述第一漏斗14的顶部开口与底部开口分别与进料口和第一滤板4相适配,所述第二漏斗15的顶部开口与底部开口分别与第一滤板4和第二滤板16相适配,通过第一漏斗14和第二漏斗15能够将厨房垃圾汇聚至第一滤板4和第二滤板16上进行过滤。所述箱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卡板18,所述收纳箱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卡槽19,多个卡板18分别与对应的卡槽19相适配,通过卡板18和卡槽19能够便于对收纳箱2进行拆卸和安装。所述推动板10的顶侧一端和位于箱体1上的矩形口的底部内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12的底端和第一弹簧8的底端,所述第二弹簧12的顶端与滑槽11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8的顶端与振动板3的底侧一端固定连接,通过第二弹簧12能够推动推动板10使滑动板9的底端与振动板3的顶侧保持接触状态,通过第一弹簧8能够拉动振动板3进行复位。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餐厨垃圾的干湿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移动轮,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收纳箱(2),所述收纳箱(2)的顶部设置有U型把手,所述箱体(1)的一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振动板(3)的一端,所述箱体(1)的一侧与收纳箱(2)的一侧均开设有矩形口,且两个矩形口相连通,所述振动板(3)的另一端延伸至矩形口内,所述振动板(3)上设置有第一滤板(4),所述箱体(1)的前侧设置有电机(5),所述箱体(1)的后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转轴(6)的一端,所述转轴(6)的另一端延伸至箱体(1)的前侧并与电机(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6)的外侧固定套设有凸轮(7),所述凸轮(7)的外侧与振动板(3)的底侧一端相接触,所述箱体(1)的另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滑动槽孔,所述滑动槽孔内滑动安装滑动板(9),所述滑动板(9)的底端与振动板(3)的顶侧一端相接触,所述滑动板(9)的顶端延伸至固定板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推动板(10),所述箱体(1)的另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滑槽(11),所述推动板(10)的一端滑动安装在滑槽(11)内,所述滑动板(9)上开设有条形槽孔,所述箱体(1)的另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二滤板(16)的一端,所述第二滤板(16)的另一端延伸至箱体(1)的另一侧并固定安装有挡板,且挡板上设置有拉环,所述箱体(1)的一侧底部设置有排污管(17),且排污管(17)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排污管(17)的一端与箱体(1)相连通,所述收纳箱(2)的另一侧顶部开设有排渣口,所述收纳箱(2)的另一侧顶部转动安装有转动板(13),所述转动板(13)与排渣口相适配,所述箱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拖拽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厨垃圾的干湿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移动轮,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收纳箱(2),所述收纳箱(2)的顶部设置有U型把手,所述箱体(1)的一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振动板(3)的一端,所述箱体(1)的一侧与收纳箱(2)的一侧均开设有矩形口,且两个矩形口相连通,所述振动板(3)的另一端延伸至矩形口内,所述振动板(3)上设置有第一滤板(4),所述箱体(1)的前侧设置有电机(5),所述箱体(1)的后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转轴(6)的一端,所述转轴(6)的另一端延伸至箱体(1)的前侧并与电机(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6)的外侧固定套设有凸轮(7),所述凸轮(7)的外侧与振动板(3)的底侧一端相接触,所述箱体(1)的另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滑动槽孔,所述滑动槽孔内滑动安装滑动板(9),所述滑动板(9)的底端与振动板(3)的顶侧一端相接触,所述滑动板(9)的顶端延伸至固定板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推动板(10),所述箱体(1)的另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滑槽(11),所述推动板(10)的一端滑动安装在滑槽(11)内,所述滑动板(9)上开设有条形槽孔,所述箱体(1)的另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二滤板(16)的一端,所述第二滤板(16)的另一端延伸至箱体(1)的另一侧并固定安装有挡板,且挡板上设置有拉环,所述箱体(1)的一侧底部设置有排污管(17),且排污管(17)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排污管(17)的一端与箱体(1)相连通,所述收纳箱(2)的另一侧顶部开设有排渣口,所述收纳箱(2)的另一侧顶部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逄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逄博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