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晖军专利>正文

一种支撑板及带有该支撑板的足底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282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撑板及带有该支撑板的足底治疗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板包括:用于支撑足部的脚踏板;用于支撑脚踏板的凸起,凸起凸出固定在脚踏板的下表面,凸起具有用于在平面上滚动的弧形面,使脚踏板能够以弧形面与所述平面接触的线为转轴摆动。所述足底治疗装置包括上述的支撑板和用于产生脉冲电刺激信号的控制电路。支撑板通过在脚踏板的底部设置凸起,使其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来回摆动,实现了支撑板在踝关节角度发生变化时做伴随运动,有效地改善了下肢在治疗时的血液循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足底治疗装置能够交替产生不同低频频率到足部神经,诱发足部及小腿肌肉交替产生收缩与舒张运动;同时足底治疗装置在足部带动下做伴随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板及带有该支撑板的足底治疗装置
本技术属于足底治疗
,具体涉及一种支撑板及带有该支撑板的足底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肌肉正常的收缩和动作,是由中枢神经系统通过生物电信号传递指令来控制肌肉完成的。当大脑产生的电刺激通过脊髓达到肌肉后,通过电流刺激肌肉产生运动。肌肉电刺激(ElectricalMuscularStimulation,EMS),是利用一定强度的低频脉冲电流,通过预先设定程序来刺激肌肉,诱发肌肉运动或模拟正常的自主运动已达到改善或恢复被刺激肌肉或肌群的目的。EMS要做的就是代替大脑信号,通过外部电流直接刺激运动神经,让肌肉引发收缩运动,即使身体没有运动,所刺激肌肉也同样能够处于运动的状态。刺激的肌肉训练装置具有增进健康的作用,可以用于输氧、肌力强化、放松、抗炎症、疼痛治疗,肌肉拉紧等用途。通过施加几赫兹到几千赫兹的低频电流流过人体,来解除肌肉的紧张,或者舒缓肌肉麻痹或疼痛。现有的足底治疗装置本身与肌肉受刺激产生的运动协同性差,通过刺激使得肌肉进行被动的颤动和放松,在整个放松过程中,腿部整体和肌肉相对都处在静止状态,同时产生刺激的脉冲信号简单,无法很好地与肌肉的刺激产生配合协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支撑板及带有该支撑板的足底治疗装置,该支撑板能够让下肢进行被动地运动,快速有效缓解局部疲劳;该足底治疗装置,能够在电刺激的同时让下肢进行被动地运动,快速有效缓解局部疲劳,从而增强下肢静脉泵血功能,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支撑板,包括:用于支撑足部的脚踏板;用于支撑所述脚踏板的凸起,凸起凸出固定在所述脚踏板的下表面,所述凸起具有用于在平面上滚动的弧形面,使所述脚踏板能够以所述弧形面与所述平面接触的线为转轴摆动。进一步地,所述脚踏板具有用于限位所述脚踏板摆动角度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弧形面的高度与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距离之比为1:12-1:18。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从所述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覆盖整个所述脚踏板的下表面。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从靠近所述第一端的部位延伸至靠近所述第二端的部位,覆盖所述脚踏板下表面的中间部分。进一步地,所述脚踏板的中间部位设有对称轴,所述凸起关于所述对称轴对称排布。进一步地,所述脚踏板与所述凸起一体成型。进一步地,还包括停摆板,停摆板的一端铰接在靠近所述第一端的所述脚踏板下表面,另一端为用于与平面支撑的自由端,打开所述停摆板时,所述停摆板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端支撑平面,使所述脚踏板无法转动。一种足底治疗装置,包括上述的支撑板和用于产生脉冲电刺激信号的控制电路。进一步地,还包括铺设在所述脚踏板上表面的足垫,所述控制电路集成在所述足垫内,所述足垫的上表面能够导电,所述足垫的电刺激输入端与控制电路输出端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支撑板通过在脚踏板的底部设置凸起,使其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来回摆动,实现了支撑板在踝关节角度发生变化时做伴随运动,有效地改善了下肢在治疗时的血液循环。本技术的足底治疗装置能够交替产生不同低频频率到足部神经,诱发足部及小腿肌肉交替产生收缩与舒张运动;同时支撑板使得足部以踝关节为中心交替发生角度改变,足底治疗装置在足部带动下做伴随运动。相比传统的治疗仪,本申请中的足底治疗装置不仅可以伴随踝关节来回摆动,有效改善下肢在治疗时的血液循环,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有利于降低工艺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支撑板在实施例1中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支撑板在实施例1中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支撑板在实施例1中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支撑板在实施例1中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支撑板在实施例1中又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支撑板在实施例1中又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支撑板在实施例1中的仰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支撑板在实施例2中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支撑板在实施例2中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0为本技术的支撑板在实施例2中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支撑板在实施例2中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2为本技术的支撑板在实施例2中又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的支撑板在实施例2中又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4为本技术的足底治疗装置在实施例3中的爆炸图。附图标记包括:100—支撑板110—脚踏板111—对称轴112—侧板114—第一端115—第二端120—凸起121—弧形面140—停摆板141—铰接轴150—支脚200—足垫210—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实施例1请参照图1,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该支撑板100包括:用于支撑足部的脚踏板110;用于支撑所述脚踏板110的凸起120,凸起120凸出固定在所述脚踏板110的下表面,所述凸起120具有用于在平面上滚动的弧形面121,使所述脚踏板110能够以所述弧形面121与所述平面接触的线为转轴摆动。通过在脚踏板110的底部设置凸起120,使其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来回摆动,实现了支撑板100在踝关节角度发生变化时做伴随运动,有效地改善了下肢在治疗时的血液循环。以下对上述各个组成部分分别作进一步详细介绍。如图1所示,脚踏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板(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支撑足部的脚踏板(110);/n用于支撑所述脚踏板(110)的凸起(120),凸起(120)凸出固定在所述脚踏板(110)的下表面,所述凸起(120)具有用于在平面上滚动的弧形面(121),使所述脚踏板(110)能够以所述弧形面(121)与所述平面接触的线为转轴摆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板(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支撑足部的脚踏板(110);
用于支撑所述脚踏板(110)的凸起(120),凸起(120)凸出固定在所述脚踏板(110)的下表面,所述凸起(120)具有用于在平面上滚动的弧形面(121),使所述脚踏板(110)能够以所述弧形面(121)与所述平面接触的线为转轴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110)具有用于限位所述脚踏板(110)摆动角度的第一端(114)和第二端(115),所述凸起(120)设置在所述第一端(114)和第二端(11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面(121)的高度与所述第一端(114)和第二端(115)之间的距离之比为1:12-1: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20)从所述第一端(114)延伸至第二端(115),覆盖整个所述脚踏板(110)的下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20)从靠近所述第一端(114)的部位延伸至靠近所述第二端(115)的部位,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晖军
申请(专利权)人:李晖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