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家洪专利>正文

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2808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卡扣内侧设置有气管,所述气管一端两侧均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内侧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螺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气管内侧一端设置有面罩气管,所述面罩气管与气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气管密封圈;通过设置的压板,有效避免了设备在使用时,气管与面罩气管连接不稳出现脱落的情况,且使更换面罩时更加的方便简捷,装置的连接也更加紧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装置
本技术涉及呼吸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呼吸机是一种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挽救及延长病人生命的至关重要的医疗设备。由于呼吸机需要经常更换呼吸面罩,传统呼吸罩更换极为不便,一般使用套箍进行固定,需要使用工具,为了更高效更便捷的更换呼吸面罩,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装置,通过设置的压板,有效避免了设备在使用时,气管与面罩气管连接不稳出现脱落的情况,且使更换面罩时更加的方便简捷,装置的连接也更加紧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卡扣内侧设置有气管,所述气管一端两侧均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内侧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螺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气管内侧一端设置有面罩气管,所述面罩气管与气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气管密封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装置主体,所述面罩气管一端固定连接有呼吸面罩,所述呼吸面罩表面边缘处设置有面罩密封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管的数量共设置有两个,所述卡扣的数量共设置有两个。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扣与气管为卡合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槽的数量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螺纹槽处于同一轴线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板处于气管一端内侧,且所述压板一侧表面开设有防滑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面罩气管的数量共设置有两个,所述呼吸面罩的形状设置为水滴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的压板,有效避免了设备在使用时,气管与面罩气管连接不稳出现脱落的情况,且使更换面罩时更加的方便简捷,装置的连接也更加紧密;2、通过设置的面罩密封圈,有效避免了传统面罩在佩戴过程中与不同的脸型无法匹配的情况,可以适应各种类型,且可使面罩在使用过程中不易脱落,具有更好的密封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呼吸面罩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装置主体;2、连接杆;3、气管;4、呼吸面罩;5、面罩密封圈;6、卡扣;7、面罩气管;8、气管密封圈;9、旋钮;10、螺杆;11、轴承;12、压板;13、螺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连接杆2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扣6,卡扣6内侧设置有气管3,气管3一端两侧均开设有螺纹槽13,螺纹槽13内侧设置有螺杆10,螺杆10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9,螺杆10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轴承11,轴承11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12,气管3内侧一端设置有面罩气管7,面罩气管7与气管3的连接处设置有气管密封圈8;当需要连接呼吸面罩4时,将面罩气管7的一端插入气管3的一端内侧,使气管密封圈8紧贴气管3一端表面,然后扭动旋钮9带动螺杆10转动向螺纹槽13内侧移动,螺杆10连接的轴承11带动压板12向气管3内侧移动,直至压板12与面罩气管7贴合,这样固定面罩气管7在气管3内侧的位置,要更换呼吸面罩4时,直接将旋钮9旋转让压板12脱离面罩气管7表面,然后将旋钮9拔出即可。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请如图1、图3、图4所示,气管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装置主体1,面罩气管7一端固定连接有呼吸面罩4,呼吸面罩4表面边缘处设置有面罩密封圈5;通过设置了面罩密封圈5,让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脸部与呼吸面罩4的连接更加紧密,防止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晃动导致呼吸面罩4从使用者脸部脱落的情况。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请如图1、图2所示,气管3的数量共设置有两个,卡扣6的数量共设置有两个;通过设置了卡扣6,让装置在静置时,能够固定气管3的位置,方便拿取。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请如图1、图2所示,卡扣6与气管3为卡合连接;通过设置卡扣6与气管3为卡合连接,使卡扣6可在随意位置固定气管3,方便不同高度人取用时更加方便。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螺纹槽13,请如图3所示,螺纹槽13的数量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螺纹槽13处于同一轴线上;通过设置螺纹槽13的形状为螺纹状,让螺杆10可在螺纹槽13内侧转动,以此移动压板12的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压板12,请如图3所示,压板12处于气管3一端内侧,且压板12一侧表面开设有防滑纹;通过设置了防滑纹,让压板12与面罩气管7的连接更加紧密,防止面罩气管7从气管3内侧脱离。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呼吸面罩4,请如图1、图4所示,面罩气管7的数量共设置有两个,呼吸面罩4的形状设置为水滴状;通过设置呼吸面罩4的形状为水滴状,使呼吸面罩4可以与人的脸部曲线更加吻合,使用更加舒适。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扣(6),所述卡扣(6)内侧设置有气管(3),所述气管(3)一端两侧均开设有螺纹槽(13),所述螺纹槽(13)内侧设置有螺杆(10),所述螺杆(10)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9),所述螺杆(10)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轴承(11),所述轴承(11)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12),所述气管(3)内侧一端设置有面罩气管(7),所述面罩气管(7)与气管(3)的连接处设置有气管密封圈(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扣(6),所述卡扣(6)内侧设置有气管(3),所述气管(3)一端两侧均开设有螺纹槽(13),所述螺纹槽(13)内侧设置有螺杆(10),所述螺杆(10)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9),所述螺杆(10)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轴承(11),所述轴承(11)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12),所述气管(3)内侧一端设置有面罩气管(7),所述面罩气管(7)与气管(3)的连接处设置有气管密封圈(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装置主体(1),所述面罩气管(7)一端固定连接有呼吸面罩(4),所述呼吸面罩(4)表面边缘处设置有面罩密封圈(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家洪陈兆莲
申请(专利权)人:邱家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