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2806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27
重症患者气管插管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固定装置不便于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护理的问题;包括弧口朝下的弧形板,弧形板上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铰接有壳体,壳体上开设有上下贯通且开口朝前的U形孔,壳体内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棘齿条,两个棘齿条的相对端分别设有位于U形孔内的夹板,壳体内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可前后摆动且可与棘齿条啮合的棘爪,棘爪上开设有左右方向的腰形槽,壳体上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且位于棘爪上方的挡杆,挡杆后端设有上下轴向且插入其对应侧腰形槽内的拉柱,固定槽前侧壁上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开口朝后的限位槽,挡杆前端可插入限位槽内;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症患者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呼吸科医疗辅助设备
,特别是一种重症患者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气管切开技术是呼吸系统管理方法中运用最普遍、最合理最便捷的方式之一,对救治病人性命、减少病死率具有尤为重要的功效,在临床上插入气管插管后,需要对气管插管进行固定,以防止气管插管从患者口腔中脱落,而长时间的插管会导致患者口腔内唾液等分泌物增多,如不及时对患者口腔进行护理,则会影响患者的舒适度,从而增加患者的痛苦,而现有的固定装置对气管插管进行固定后,在需要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护理时,则需要先取下固定装置再进行护理,护理完毕后,再将固定装置与患者口部配合,对气管插管进行固定,但这种固定装置不便于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护理,且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重症患者气管插管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固定装置不便于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护理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弧口朝下的弧形板,弧形板上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铰接有壳体,壳体上开设有上下贯通且开口朝前的U形孔,壳体内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棘齿条,两个棘齿条的相对端分别设有位于U形孔内的夹板,壳体内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可前后摆动且可与棘齿条啮合的棘爪,棘爪上开设有左右方向的腰形槽,壳体上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且位于棘爪上方的挡杆,挡杆后端设有上下轴向且插入其对应侧腰形槽内的拉柱,固定槽前侧壁上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开口朝后的限位槽,挡杆前端可插入限位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的弧形板、壳体、夹板、挡杆、棘齿条等,可以对气管插管进行固定,以防止气管插管从患者口腔中脱离,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同时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口腔进行护理,以防止口腔内分泌物增多,对患者造成不适,设有的拉杆、扳钩,可以便于医护人员操作,设有的第一魔术贴、第二魔术贴、束缚带,可以便于医护人员进行固定,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全剖俯视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的全剖右视轴测图图4是本技术图2中A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图3中B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弧口朝下的弧形板1,弧形板1上开设有固定槽2,固定槽2内铰接有壳体3,壳体3上开设有上下贯通且开口朝前的U形孔4,壳体3内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棘齿条5,两个棘齿条5的相对端分别设有位于U形孔4内的夹板6,壳体3内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可前后摆动且可与棘齿条5啮合的棘爪7,棘爪7上开设有左右方向的腰形槽8,壳体3上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且位于棘爪7上方的挡杆9,挡杆9后端设有上下轴向且插入其对应侧腰形槽8内的拉柱10,固定槽2前侧壁上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开口朝后的限位槽11,挡杆9前端可插入限位槽11内。为了使棘爪7可前后摆动,所述的两个棘爪7的相背端分别与壳体3铰接连接,壳体3上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位于棘爪7上方的弧形槽12,两个弧形槽12弧口相背,棘爪7上端设有伸出弧形槽12的扳钩13,棘爪7后端经压簧14与壳体3连接。为了便于夹板6复位,所述的壳体3上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左右方向的拉槽15,棘齿条5上设有上下方向且上端伸出拉槽15的拉杆16,两个棘齿条5的相背端分别经拉簧17与壳体3连接。为了使壳体3可转动,所述的壳体3与固定槽2之间设有扭簧18。为了防止弧形板1过度翻转,所述的弧形板1后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挡板19,挡板19可与壳体3接触。为了便于弧形板1与患者口部固定,所述的弧形板1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束缚带20,左侧的束缚带20下表面设有第一魔术贴21,右侧的束缚带20上表面设有可与第一束缚带20粘合的第二魔术贴22。本技术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在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完毕后,使气管的自由端置于两个夹板6之间且伸出U形孔4,将弧形板1与患者的口部对齐并与脸部皮肤贴合,使束缚带20紧贴于患者颈部且使第一魔术贴21与第二魔术贴22粘合,将弧形板1与患者口固定,此时医护人员相对拉动拉杆16,拉杆16带动其对应侧的棘齿条5移动,两个棘齿条5相对移动,棘齿条5相对移动的同时,棘齿条5拉伸其对应侧的拉簧17,使两个拉簧17具有相背的拉力,棘齿条5带动其对应侧的夹板6移动,两个夹板6相对移动并挤压气管,继续移动一段距离后,夹板6对气管进行完全固定后,松开扳钩13,此时由于压簧14向前的弹力,带动两个摆杆的相对端重新实现与其对应侧棘齿条5的配合,实现对夹板6的限位,防止气管从患者口腔中脱落;两个棘齿条5相对移动的同时,向上挤压其对应侧的棘爪7,挤压一定角度后,棘爪7脱离与棘齿条5的配合,解除对夹板6的限位,棘爪7向后摆动的同时,向后压缩压簧14,使压簧14具有向前的弹力,棘齿条5移动一段距离后,由于压簧14向前的弹力,带动棘爪7向前摆动,摆动一定角度后,重新与其对应侧的棘齿条5配合,实现对棘齿条5的限位,防止夹板6的松动,导致气管脱落;待固定一段时间后,患者的口腔需要进行护理时,医护人员向后扣动扳钩13,扳钩13带动其对应侧的棘爪7向后摆动,摆动一定角度后,两个棘爪7的相对端分别脱离与其对应侧棘齿条5的配合,解除对夹板6的限位,此时由于拉簧17相背的拉力,棘齿条5带动夹板6移动,移动一段距离后,夹板6解除对气管的固定,在棘爪7向后摆动的同时,棘爪7经拉柱10带动挡杆9向后移动并远离限位槽11,解除对壳体3的固定,此时由于扭簧18的扭力,带动壳体3向后摆动,摆动一定角度后,壳体3的上端与挡板19的前端接触,防止壳体3过度的翻转,从而影响使用效果,此时松开扳钩13,即可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护理;待对患者的口腔护理完毕后,医护人员向后拉动扳钩13,从而带动挡杆9向后移动,移动一段距离后,挡杆9前端退回至壳体3内,此时向前摆动壳体3,摆动一定角度后,壳体3回到初始位置,此时松开扳钩13,由于压簧向前的弹力,带动挡杆9向前移动,移动一段距离后,挡杆9前端重新插入限位槽内,实现对壳体的限位,此时相对拉动两个拉杆16,拉杆16经棘齿条5带动夹板6移动,实现对气管的固定,棘齿条5移动的同时,向上挤压棘爪7,挤压一段距离后,棘爪7脱离与棘齿条5配合,棘齿条5继续移动一段距离后,棘爪7受压簧14的压力,带动棘爪7重新实现与棘齿条5的配合,实现对夹板6的固定;当患者不再需要对气管插管进行固定后,医护人员向后扣动扳钩13,扳钩13带动棘爪7向后摆动,摆动一定角度后,棘爪7脱离与棘齿条5的配合,解除对夹板6的限位,此时由于拉簧17的拉力,棘齿条5带动其对应侧的夹板6移动,两个夹板6相背移动一段距离后,解除对气管的固定,此时使第一魔术贴21与第二魔术贴22脱离粘合,将气管插管远离U形孔4并使弧形板1从患者口部取下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的弧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重症患者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包括弧口朝下的弧形板(1),其特征在于,弧形板(1)上开设有固定槽(2),固定槽(2)内铰接有壳体(3),壳体(3)上开设有上下贯通且开口朝前的U形孔(4),壳体(3)内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棘齿条(5),两个棘齿条(5)的相对端分别设有位于U形孔(4)内的夹板(6),壳体(3)内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可前后摆动且可与棘齿条(5)啮合的棘爪(7),棘爪(7)上开设有左右方向的腰形槽(8),壳体(3)上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且位于棘爪(7)上方的挡杆(9),挡杆(9)后端设有上下轴向且插入其对应侧腰形槽(8)内的拉柱(10),固定槽(2)前侧壁上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开口朝后的限位槽(11),挡杆(9)前端可插入限位槽(1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重症患者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包括弧口朝下的弧形板(1),其特征在于,弧形板(1)上开设有固定槽(2),固定槽(2)内铰接有壳体(3),壳体(3)上开设有上下贯通且开口朝前的U形孔(4),壳体(3)内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棘齿条(5),两个棘齿条(5)的相对端分别设有位于U形孔(4)内的夹板(6),壳体(3)内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可前后摆动且可与棘齿条(5)啮合的棘爪(7),棘爪(7)上开设有左右方向的腰形槽(8),壳体(3)上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且位于棘爪(7)上方的挡杆(9),挡杆(9)后端设有上下轴向且插入其对应侧腰形槽(8)内的拉柱(10),固定槽(2)前侧壁上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开口朝后的限位槽(11),挡杆(9)前端可插入限位槽(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症患者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棘爪(7)的相背端分别与壳体(3)铰接连接,壳体(3)上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位于棘爪(7)上方的弧形槽(12),两个弧形槽(12)弧口相背,棘爪(7)上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威力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