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美青专利>正文

肺结核病取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2773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肺结核病取痰装置,壳体握持处外壁设有取液开关,取液开关与微型负压泵电连接,微型负压泵是一种能产生微负压的袖珍气泵,可长时间工作,寿命长达几千小时,保证该装置可以稳定长期运行,且体积、噪音小;使用时,将二号软管探入病人呼吸道内部,开启取液开关,取液开关开启微型负压泵,在一号软管、二号软管、圆形连接口和搜集瓶内制造微小且连续的负压,可温和的将痰液自二号软管引入搜集瓶内,完成对病人的取痰以及痰液的搜集,以备化验时使用,不会产生还未将痰液吸入搜集瓶,气囊已经完全鼓起的尴尬情况,在装置闲置时需定期开启消毒开关,启动紫外线消毒灯,进行15~30分钟的消毒,严格保证装置内不会留存病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肺结核病取痰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领域为肺结核病取痰装置。
技术介绍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排菌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若能及时诊断,并予合理治疗,大多可获临床痊愈,结核病会导致病人身上发生咳嗽时有痰的症状,当病人自身无力将痰咳出时,痰液会在呼吸道累积,导致病人呼吸不畅,此时需要借助外力帮病人清理痰液,而市面上的数肺结核病取痰装置大多借助气囊或针筒,无法做到持续性吸取痰液,在使用时会产生不便,影响医护人员使用效率,同时因为肺结核病的传染性,需严格保障取痰装置的不会被病菌感染,而现行的取痰装置大多无消毒功能,因此我们提出肺结核病取痰监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肺结核病取痰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结核病会导致病人身上发生咳嗽时有痰的症状,当病人自身无力将痰咳出时,痰液会在呼吸道累积,导致病人呼吸不畅,此时需要借助外力帮病人清理痰液,而市面上的数肺结核病取痰装置大多借助气囊或针筒,无法做到持续性吸取痰液,在使用时会产生不便,影响医护人员使用效率,同时因为肺结核病的传染性,需严格保障取痰装置的不会被病菌感染,而现行的取痰装置大多无消毒功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肺结核病取痰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握持处内壁设有微型负压泵,所述壳体握持处外壁设有取液开关,所述取液开关与微型负压泵电连接,所述微型负压泵输出端固定连接塑料管,所述塑料管设有圆口,所述塑料管通过圆口与气压传感器固定连接,所述塑料管未与微型负压泵连接的一端活动连接圆形连接口,所述圆形连接口另一端固定连接一号软管,所述一号软管未与圆形连接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搜集瓶塞,所述搜集瓶塞活动连接搜集瓶,所述搜集瓶塞固定连接二号软管,所述壳体内壁固定连接紫外线消毒灯,所述壳体外壁固定连接消毒开关,所述紫外线消毒灯与消毒开关电连接。优选的,所述二号软管设有橡胶口撑,所述橡胶口撑内径小于二号软管的外径。优选的,所述圆形连接口、一号软管、搜集瓶塞、搜集瓶、二号软管和橡胶口撑皆为一次性用品。优选的,所述一号软管和二号软管的材质采用PVC医用软胶。优选的,所述气压传感器顶端设有警报装置。优选的,所述一号软管探入搜集瓶塞的一端接近瓶口,所述二号软管探入收集瓶塞的一端接近瓶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肺结核病取痰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微型负压泵制造负压,负压强度温和均匀,且可持续产生负压,不会产生强劲气流对患者的口腔内壁造成冲击,不会发生未吸完痰,气囊已经完全鼓起,无法再产生负压的尴尬情况。(2)与患者口腔及痰液可能有直接接触的部件皆为一次性用品,同时配备紫外线消毒灯,严格保障装置不会被病菌感染,保证患者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微型负压泵、3-取液开关、4-塑料管、5-气压传感器、6-圆形连接口、7-一号软管、8-搜集瓶塞、9-搜集瓶、10-二号软管、11-紫外线消毒灯、12-消毒开关、13-橡胶口撑、14-警报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肺结核病取痰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握持处内壁设有微型负压泵2,所述壳体握持处1外壁设有取液开关3,所述取液开关3与微型负压泵2电连接,所述微型负压泵2输出端固定连接塑料管4,所述塑料管4设有圆口,所述塑料管4通过圆口与气压传感器5固定连接,所述气压传感器5可随时监控管道内部的气压,所述塑料管4未与微型负压泵2连接的一端活动连接圆形连接口6,所述圆形连接口6另一端固定连接一号软管7,所述一号软管7未与圆形连接口6的一端固定连接搜集瓶塞8,所述搜集瓶塞8活动连接搜集瓶9,所述搜集瓶塞8固定连接二号软管10,所述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紫外线消毒灯11,所述壳体1外壁固定连接消毒开关12,所述紫外线消毒灯11与消毒开关12电连接,微型负压泵2是一种能产生微负压的袖珍气泵,可长时间工作,寿命长达几千小时,无需真空油泵和润滑油,允许介质富含水汽,无需维护,保证该装置可以稳定长期运行,且体积、噪音小,十分适用手持设备;使用时,将二号软管探入病人呼吸道内部,开启取液开关3,取液开关3开启微型负压泵2,在一号软管7、二号软管10、圆形连接口6和搜集瓶9内制造微小且连续的负压,可温和的将痰液自二号软管10引入搜集瓶9内,完成对病人的取痰以及痰液的搜集,以备化验时使用,不会产生还未将痰液吸入搜集瓶,气囊已经完全鼓起的尴尬情况,在装置闲置时需定期开启消毒开关12,启动紫外线消毒灯11,进行15~30分钟的消毒,严格保证装置内不会留存病菌。具体而言,所述二号软管10设有橡胶口撑13,所述橡胶口撑13内径小于二号软管10的外径,保证橡胶口撑13在不堵死二号软管10的前提下,既能在二号软管10上移动,又可相对固定,在为病人取痰时,可使患者咬住橡胶口撑,避免儿童或神智不清的患者牙齿闭合,影响二号软管10移动。具体而言,所述圆形连接口6、一号软管7、搜集瓶塞8、搜集瓶9、二号软管10和橡胶口撑13皆为一次性用品,可严格保证该取痰设备不会携带肺结核病菌,避免交叉感染。具体而言,所述一号软管7和二号软管10的材质采用PVC医用软胶,材质轻便易得,便于制作一次性医疗用品,取用安全且成本较低。具体而言,所述气压传感器5顶端设有警报装置14,当微型负压泵2失控或因其他原因造成管道内的负压大于人体可承受的安全阈值时,气压传感器5会启动警报装置14发出警报,此时需关闭取液开关2停用设备,确保患者安全。具体而言,所述一号软管7探入搜集瓶塞8的一端接近瓶口,所述二号软管10探入收集瓶塞8的一端接近瓶底,痰液可通过二号软管10流入搜集瓶8,但不会再通过一号软管向上流。工作原理:本技术采用微型负压泵2来制造负压,区别于市面上大部分取痰装置,微型负压泵2是一种能产生微负压的袖珍气泵,可长时间工作,寿命长达几千小时,无需真空油泵和润滑油,允许介质富含水汽,无需维护,保证该装置可以稳定长期运行,且体积、噪音小,十分适用手持设备;使用时,将二号软管探入病人呼吸道内部,开启取液开关3,取液开关3开启微型负压泵2,在一号软管7、二号软管10、圆形连接口6和搜集瓶9内制造微小且连续的负压,可温和的将痰液自二号软管10引入搜集瓶9内,完成对病人的取痰以及痰液的搜集,以备化验时使用,不会产生还未将痰液吸入搜集瓶,气囊已经完全鼓起的尴尬情况,在装置闲置时需定期开启消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肺结核病取痰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握持处内壁设有微型负压泵(2),所述壳体握持处(1)外壁设有取液开关(3),所述取液开关(3)与微型负压泵(2)电连接,所述微型负压泵(2)输出端固定连接塑料管(4),所述塑料管(4)设有圆口,所述塑料管(4)通过圆口与气压传感器(5)固定连接,所述塑料管(4)未与微型负压泵(2)连接的一端活动连接圆形连接口(6),所述圆形连接口(6)另一端固定连接一号软管(7),所述一号软管(7)未与圆形连接口(6)的一端固定连接搜集瓶塞(8),所述搜集瓶塞(8)活动连接搜集瓶(9),所述搜集瓶塞(8)固定连接二号软管(10),所述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紫外线消毒灯(11),所述壳体(1)外壁固定连接消毒开关(12),所述紫外线消毒灯(11)与消毒开关(12)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肺结核病取痰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握持处内壁设有微型负压泵(2),所述壳体握持处(1)外壁设有取液开关(3),所述取液开关(3)与微型负压泵(2)电连接,所述微型负压泵(2)输出端固定连接塑料管(4),所述塑料管(4)设有圆口,所述塑料管(4)通过圆口与气压传感器(5)固定连接,所述塑料管(4)未与微型负压泵(2)连接的一端活动连接圆形连接口(6),所述圆形连接口(6)另一端固定连接一号软管(7),所述一号软管(7)未与圆形连接口(6)的一端固定连接搜集瓶塞(8),所述搜集瓶塞(8)活动连接搜集瓶(9),所述搜集瓶塞(8)固定连接二号软管(10),所述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紫外线消毒灯(11),所述壳体(1)外壁固定连接消毒开关(12),所述紫外线消毒灯(11)与消毒开关(1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美青
申请(专利权)人:侯美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