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大棚内防治气传病害专用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276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室大棚内防治气传病害专用光源,包括灯壳,所述灯壳内通过调节机构连接有灯座,所述灯座滑动连接在灯壳内,所述灯壳的两端均开设有弹簧槽,每个所述弹簧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板,每个所述滑板的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弹簧,每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在弹簧槽的内壁上,每个所述滑板的另一侧均对称设置有两个滑轮,每个所述滑轮均滑动连接在灯壳的内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转动调节把手,带动蜗杆转动,进而带动蜗轮转动,进而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转动时会使得灯座向下移动,使得灯泡伸出灯壳,便于灯泡的更换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室大棚内防治气传病害专用光源
本技术涉及光源
,尤其涉及一种温室大棚内防治气传病害专用光源。
技术介绍
我们把自己能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是一个物理学名词,宇宙间的物体有的是发光的,有的是不发光的,比如:太阳、打开的电灯、燃烧着的蜡烛等都是光源。我国很多地区都采用温室大棚种植蔬菜,但是大棚内空气流通不畅、湿度大、温度高、导致大量的微生物滋生,作物病害频发,造成作物及果减产,菜农损失较大,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现有的技术手段中通常采用在大棚内安装一种无伤害、防治效果好的温室大棚内防治气传病害专用光源防治病害。但是现有的温室大棚内防治气传病害专用光源中灯泡损坏时,更换维修很不方便,同时光源的散光不均匀,影响了光源防治病害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但是现有的温室大棚内防治气传病害专用光源中灯泡损坏时,更换维修很不方便,同时光源的散光不均匀,影响了光源防治病害的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温室大棚内防治气传病害专用光源,包括灯壳,所述灯壳内通过调节机构连接有灯座,所述灯座滑动连接在灯壳内,所述灯壳的两端均开设有弹簧槽,每个所述弹簧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板,每个所述滑板的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弹簧;每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在弹簧槽的内壁上,每个所述滑板的另一侧均对称设置有两个滑轮,每个所述滑轮均滑动连接在灯壳的内壁上,所述灯壳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灯壳的内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所述灯座位于连接板和限位板之间。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蜗杆,所述蜗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灯壳内壁的一侧。优选的,所述蜗杆的另一端均贯穿灯壳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调节把手,所述蜗杆对称啮合连接有两个蜗轮。优选的,每个所述蜗轮的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每个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均贯穿限位板和灯座并转动连接在连接板上,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在限位板内,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在灯座内。优选的,所述灯座底侧壁的中心处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灯泡。优选的,所述灯壳的内侧壁上对称设置有散光板,所述散光板的表面喷涂有纳米级二氧化钛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转动调节把手,带动蜗杆转动,进而带动蜗轮转动,进而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转动时会使得灯座向下移动,使得灯泡伸出灯壳,便于灯泡的更换维修;2、散光板表面喷涂有纳米级二氧化钛层,当阳光中UVB、UVA紫外线照射下可激活二氧化钛与水反应产生强氧化剂OH自由基,强化环境净化及灭菌作用,同时,纳米级二氧化钛层对散光板表面也起到自洁作用,以维持散光板保持高反光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温室大棚内防治气传病害专用光源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灯壳、2散光板、3灯座、4调节把手、5蜗轮、6蜗杆、7限位板、8滑板、9螺纹杆、10连接板、11灯泡、12弹簧、13滑轮、14弹簧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2,一种温室大棚内防治气传病害专用光源,包括灯壳1,灯壳1内通过调节机构连接有灯座3,灯座3底侧壁的中心处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灯泡11,灯壳1的内侧壁上对称设置有散光板2,散光板2的表面喷涂有纳米级二氧化钛层,当阳光中UVB、UVA紫外线照射下可激活二氧化钛与水反应产生强氧化剂OH自由基,强化环境净化及灭菌作用,散光板2使得灯泡11发出的光均匀的散发出去。调节机构包括蜗杆6,蜗杆6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灯壳1内壁的一侧,蜗杆6的另一端均贯穿灯壳1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调节把手4,蜗杆6对称啮合连接有两个蜗轮5,每个蜗轮5的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9,每个螺纹杆9的另一端均贯穿限位板7和灯座3并转动连接在连接板10上,螺纹杆9转动连接在限位板7内,螺纹杆9螺纹连接在灯座3内。灯座3滑动连接在灯壳1内,灯壳1的两端均开设有弹簧槽14,每个弹簧槽14内均滑动连接有滑板8,每个滑板8的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弹簧12,弹簧12的弹力使滑板8上的滑轮13抵在灯壳1的内壁上,使得灯座3移动的更加平稳。每个弹簧12的另一端均固定在弹簧槽14的内壁上,每个滑板8的另一侧均对称设置有两个滑轮13,滑轮13转动连接在滑板8上,每个滑轮13均滑动连接在灯壳1的内壁上,灯壳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7,灯壳1的内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10,灯座3位于连接板10和限位板7之间,限位板7和连接板10对灯座3具有限位作用。本技术中,使用者使用该装置时,转动调节把手4,带动蜗杆6转动,进而带动蜗轮5转动,进而带动螺纹杆9转动,螺纹杆9转动时会使得灯座3向下移动,使得灯泡11伸出灯壳1,便于灯泡11的更换维修,同时,散光板2表面喷涂有纳米级二氧化钛层,当阳光中UVB、UVA紫外线照射下可激活二氧化钛与水反应产生强氧化剂OH自由基,强化环境净化及灭菌作用,同时,纳米级二氧化钛层对散光板2表面也起到自洁作用,以维持散光板2保持高反光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室大棚内防治气传病害专用光源,包括灯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1)内通过调节机构连接有灯座(3),所述灯座(3)滑动连接在灯壳(1)内,所述灯壳(1)的两端均开设有弹簧槽(14),每个所述弹簧槽(14)内均滑动连接有滑板(8),每个所述滑板(8)的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弹簧(12);每个所述弹簧(12)的另一端均固定在弹簧槽(14)的内壁上,每个所述滑板(8)的另一侧均对称设置有两个滑轮(13),每个所述滑轮(13)均滑动连接在灯壳(1)的内壁上,所述灯壳(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7),所述灯壳(1)的内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10),所述灯座(3)位于连接板(10)和限位板(7)之间;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蜗杆(6),所述蜗杆(6)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灯壳(1)内壁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室大棚内防治气传病害专用光源,包括灯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1)内通过调节机构连接有灯座(3),所述灯座(3)滑动连接在灯壳(1)内,所述灯壳(1)的两端均开设有弹簧槽(14),每个所述弹簧槽(14)内均滑动连接有滑板(8),每个所述滑板(8)的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弹簧(12);每个所述弹簧(12)的另一端均固定在弹簧槽(14)的内壁上,每个所述滑板(8)的另一侧均对称设置有两个滑轮(13),每个所述滑轮(13)均滑动连接在灯壳(1)的内壁上,所述灯壳(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7),所述灯壳(1)的内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10),所述灯座(3)位于连接板(10)和限位板(7)之间;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蜗杆(6),所述蜗杆(6)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灯壳(1)内壁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大棚内防治气传病害专用光源,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桐林徐汝洋张宝忠金俊娜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千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