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瘫患者起身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2677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偏瘫患者起身辅助装置,包括底座、主管和副管,所述底座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主管,所述主管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辅助环,所述主管内部通过轴承固定有丝杆,所述主管顶端套设有副管,所述副管顶部通过转轴连接有垫块,所述副管外侧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一号绷带,所述副管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二号绷带,所述底座顶部一端通过安装架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底座底部两端胶合有防滑橡胶块,所述底座内部通过安装槽安装有蓄电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减速电机带动丝杆转动,推动伸缩,辅助患者起身,操作简单,结构稳定,不易晃动、歪斜,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偏瘫患者起身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偏瘫患者起身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同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轻度偏瘫患者需要经常走动,进行锻炼,而偏瘫患者起身较为困难,需要使用到起身辅助装置。现有的瘫患者起身辅助装置存在以下不足:1、结构简单,不能进行伸缩,以推动患者起身,2、结构稳定性较差,使用时容易晃动,影响患者起身,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偏瘫患者起身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瘫患者起身辅助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偏瘫患者起身辅助装置,包括底座、主管和副管,所述底座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主管,所述主管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辅助环,所述主管内部通过轴承固定有丝杆,所述主管顶端套设有副管,所述副管顶部通过转轴连接有垫块,所述副管外侧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一号绷带,所述副管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二号绷带,所述底座顶部一端通过安装架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底座底部两端胶合有防滑橡胶块,所述底座内部通过安装槽安装有蓄电盒。进一步地,所述滑套一端通过螺纹槽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一号绷带一侧缝制有魔术贴子面,所述二号绷带一侧缝制有魔术贴母面。进一步地,所述丝杆顶端位于副管内部,所述副管内侧开设有螺纹,所述丝杆底端通过插销固定有一号齿轮。进一步地,所述减速电机底部输出轴通过插销固定有二号齿轮,所述二号齿轮和一号齿轮均位于底座内部,所述二号齿轮和一号齿轮相齿合。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底部通过安装架安装有滚轮,所述垫块顶部胶合有防护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垫块、滑套、一号绷带和二号绷带,使用臂膀将垫块夹住,或将垫块移至腋下,垫块通过转轴固定在副管顶端,可以转动,方便患者调整舒适的角度进行夹持,同时垫块顶部胶合有防护垫,使垫块不会对患者腋下产生压迫,滑套套在副管外侧,可以根据患者手臂长度进行调节,转动固定螺栓可以固定住移动后的滑套,人员使用一号绷带和二号绷带通过魔术贴子面和魔术贴母面将患者手臂固定住,防止脱落。2.通过设置减速电机、丝杆和副管,打开减速电机通过一号齿轮和二号齿轮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通过螺纹推动副管伸缩,副管伸缩通过垫块推动患者,辅助患者起身,底座底部的滚轮方便底座移动,出现歪斜时,底座底部两侧的防滑橡胶块着地,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主管一侧的辅助环,方便患者起身时依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偏瘫患者起身辅助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偏瘫患者起身辅助装置的底座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偏瘫患者起身辅助装置的主管和副管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偏瘫患者起身辅助装置的滑套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偏瘫患者起身辅助装置的垫块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主管;3、副管;4、减速电机;5、辅助环;6、滑套;7、垫块;8、防滑橡胶块;9、滚轮;10、蓄电盒;11、丝杆;12、螺纹;13、一号齿轮;14、二号齿轮;15、防护垫;16、一号绷带;17、二号绷带;18、固定螺栓;19、魔术贴子面;20、魔术贴母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5所示,一种偏瘫患者起身辅助装置,包括底座1、主管2和副管3,所述底座1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主管2,所述主管2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辅助环5,所述主管2内部通过轴承固定有丝杆11,所述主管2顶端套设有副管3,所述副管3顶部通过转轴连接有垫块7,所述副管3外侧套设有滑套6,所述滑套6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一号绷带16,所述副管3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二号绷带17,所述底座1顶部一端通过安装架安装有减速电机4,所述底座1底部两端胶合有防滑橡胶块8,所述底座1内部通过安装槽安装有蓄电盒10。其中,所述滑套6一端通过螺纹槽连接有固定螺栓18,所述一号绷带16一侧缝制有魔术贴子面19,所述二号绷带17一侧缝制有魔术贴母面20。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转动固定螺栓18可以固定住移动后的滑套6,使用一号绷带16和二号绷带17通过魔术贴子面19和魔术贴母面20可以缓震手臂固定住。其中,所述丝杆11顶端位于副管3内部,所述副管3内侧开设有螺纹12,所述丝杆11底端通过插销固定有一号齿轮13。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一号齿轮13转动带动丝杆11转动,丝杆11转动通过螺纹12推动副管3伸缩。其中,所述减速电机4底部输出轴通过插销固定有二号齿轮14,所述二号齿轮14和一号齿轮13均位于底座1内部,所述二号齿轮14和一号齿轮13相齿合。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减速电机4工作通过二号齿轮14带动一号齿轮13转动。其中,所述底座1底部通过安装架安装有滚轮9,所述垫块7顶部胶合有防护垫15。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滚轮9方便底座1移动,防护垫15使垫块7不会对患者腋下产生压迫。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偏瘫患者起身辅助装置,工作时,蓄电盒10给予减速电机4供电,将主管2移至身旁,使用臂膀将垫块7夹住,或将垫块7移至腋下,垫块7通过转轴固定在副管3顶端,可以转动,方便患者调整舒适的角度进行夹持,同时垫块7顶部胶合有防护垫15,使垫块7不会对患者腋下产生压迫,滑套6套在副管3外侧,可以根据患者手臂长度进行调节,转动固定螺栓18可以固定住移动后的滑套6,人员使用一号绷带16和二号绷带17通过魔术贴子面19和魔术贴母面20将患者手臂固定住,防止脱落,打开减速电机4通过一号齿轮13和二号齿轮14带动丝杆11转动,丝杆11转动通过螺纹12推动副管3伸缩,副管3伸缩通过垫块7推动患者,辅助患者起身,底座1底部的滚轮9方便底座1移动,出现歪斜时,底座1底部两侧的防滑橡胶块8着地,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主管2一侧的辅助环5,方便患者起身时依靠。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偏瘫患者起身辅助装置,包括底座(1)、主管(2)和副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主管(2),所述主管(2)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辅助环(5),所述主管(2)内部通过轴承固定有丝杆(11),所述主管(2)顶端套设有副管(3),所述副管(3)顶部通过转轴连接有垫块(7),所述副管(3)外侧套设有滑套(6),所述滑套(6)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一号绷带(16),所述副管(3)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二号绷带(17),所述底座(1)顶部一端通过安装架安装有减速电机(4),所述底座(1)底部两端胶合有防滑橡胶块(8),所述底座(1)内部通过安装槽安装有蓄电盒(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瘫患者起身辅助装置,包括底座(1)、主管(2)和副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主管(2),所述主管(2)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辅助环(5),所述主管(2)内部通过轴承固定有丝杆(11),所述主管(2)顶端套设有副管(3),所述副管(3)顶部通过转轴连接有垫块(7),所述副管(3)外侧套设有滑套(6),所述滑套(6)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一号绷带(16),所述副管(3)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二号绷带(17),所述底座(1)顶部一端通过安装架安装有减速电机(4),所述底座(1)底部两端胶合有防滑橡胶块(8),所述底座(1)内部通过安装槽安装有蓄电盒(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瘫患者起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6)一端通过螺纹槽连接有固定螺栓(18),所述一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桃邵世蓉邓天芳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