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井下履带式医用防护转运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2664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履带式医用防护转运床,包括推拉防护罩、履带铰链、空调降温装置、床体、线路口、蓄电池、身体指标监测器、前罩监测器、空气质量监测仪、减震装置、空调进风口、轴、导向轮、行走轮、遮水式出风口等结构,属于煤矿井下医用领域。床体的前部设置前罩监测器,该监测器设有身体指标监测器、空气质量监测仪和线路口;下部安有蓄电池、空调降温装置;转运床下部为行走机构包含履带结构减震装置、履带铰链、轴、导向轮及行走轮;推拉防护罩为单独结构,该结构可与前罩监测器形成密闭空间,在其后部设有遮水式出风口。通过研发该转运床,可进一步隔离各种不安全因素、避免受伤职工创面受污染并防止受伤部位进一步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井下履带式医用防护转运床
本专利技术型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履带式医用防护转运床,具体为一种在井下出现事故时用于救护伤员的防护转运床,属于煤矿井下医用领域。
技术介绍
煤矿行业作为一种高危行业,在现场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意外事故;如煤层爆燃导致人员皮肤灼伤、烧伤,在救治过程中要把伤者从井下转运到井上抢救,在井下转运受伤职工的途中,常会遇顶板淋水和井下潮气对受伤部位造成污染和感染。如井下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冒顶和冲击地压等顶板事故,在救治转运受伤职工的途中,已破碎的顶板处会有散落的岩石掉落伤人,正常工人下井时主要防护措施为安全帽,然而受伤职工平躺时没有专门的防护措施,一旦井下顶板破碎散落的岩石掉落极易再次砸伤伤员,严重威胁转运受伤职工的途中安全。目前在井下遇到上述问题时主要采取担架抬受伤职工,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受伤职工,从而会诱发灼伤皮肤的感染,伤口因粉尘被污染,散落的岩石掉落伤人等一系列问题。针对上述煤矿井下职工受伤转运过程中遇到的因顶板淋水和井下潮气导致受伤皮肤的易感染、伤口因粉尘被污染,散落的岩石掉落伤人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进一步隔离各种不安全因素、避免受伤职工创面受污染及防止受伤部位进一步损伤,创新性提出了一种煤矿井下履带式医用防护转运床。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煤矿井下履带式医用防护转运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煤矿井下职工受伤转运过程中遇到的因顶板淋水和井下潮气导致受伤皮肤的易感染、伤口因粉尘被污染,散落的岩石掉落伤人等一系列问题,可有效避免周围悬浮物、病菌及淋水对伤口的感染,同时避免了井下破碎顶板对受伤职工身体的砸伤,起到防砸有效安全保护的作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井下履带式医用防护转运床,包括推拉防护罩、履带铰链、床体、蓄电池、身体指标监测器、前罩监测器、减震装置、导向轮、行走轮等结构。床体的前部安装有前罩监测器,下部安装空调降温装置、蓄电池,下部设置行走机构包含履带结构减震装置、履带铰链、轴、导向轮及行走轮。使用前先将推拉防护罩拉开,待受伤职工躺在床体上且相关工作做好后推拉防护罩推上,形成密封空间,将受伤职工转运上井进行救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1)一种煤矿井下履带式医用防护转运床推拉防护罩1的设置相对于受伤职工带安全帽躺在担架上没有各种防护,可实现进一步隔离各种致病因素、避免了受伤职工创面受污染、防止受伤部位进一步损伤的目标。(2)推拉防护罩设为半圆拱形,既增加了防护罩的强度,又使得顶板坠落的破碎矸石掉落在防护罩上时易滑落,避免了受伤职工被砸伤的可能性。(3)在前罩监视器6上安装有身体指标检测器5,检测到的身体指标可实时上传到身体指标监测器5上;可使得医护救助人员及时观测到伤员身体状况的各项指标。(4)在前罩监视器6上安装有空气质量监测仪7,可时刻监测封闭医用防护转运床内部的温度、湿度、氧气及二氧化碳浓度等;保证给伤员提供最佳的环境指标。(5)新型煤矿井下履带式医用防护转运床设置减震装置10及履带式行走装置,在行走中通过履带压在井下高低不平的地面上,避免了行走轮直接接触,使医护转运床能够平顺的爬坡过坎,避免了防护转运车行走受阻和颠簸,最大程度上减少了伤痛处在转运中的加剧。(6)新型煤矿井下履带式医用防护转运床设有蓄电池8及空调降温系统3,可为新型煤矿井下履带式医用防护转运床相关系统提供电源,并为受伤职工提高最佳的各项空气指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三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防护罩A-A、B-B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一种煤矿井下医用防护转运床主要由1.推拉防护罩、2.履带铰链、3.空调降温装置、4.床体、5.蓄电池、6.身体指标监测器、7.前罩监测器、8.空气质量监测仪、9履带连接支架、10.减震装置、11.线路口、12.空调进风口、13.轴、14.导向轮、15.行走轮、16.遮水式出风口等结构组成。井下职工受到意外伤害时履带式医用防护转运床具体实施工艺为:(1)将煤矿井下履带式医用防护转运床推拉防护罩1拉开,将受伤职工转移到矿用转运床体4上,待受伤员工躺好后,通过线路口11将血氧饱和度、心电监护、血压及呼吸等线路连接到病人身体相应部位;(2)在床体4下部安装有蓄电池5,对空调降温装置3及前罩监测器7、身体指标监测测器6及空气质量监测仪8提供电源;(3)通过进风口12向医用防护转运床供新鲜空气,病人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气通过出风口16流出;(4)相关工作做好后将推拉防护罩1推上,该防护罩内含凹槽,为推拉装置,由金属材料或阻燃高分子材料制作,形状设置为半圆拱形,增加了防护罩的强度,坠落的碎矸石易滑落,该结构剖面图如图2所示,具有防火、防砸、防水、防病菌等功能,可防止受伤职工皮肤感染或吸附杂物等,医护人员在封闭转运床中可通过前罩监测测器7上身体指标监测器6看到病人各项指标,通过空气质量监测仪8可监测到封闭转运床内各项空气指标;(5)受伤职工转运过程中由于井下巷道凹凸不平,常规的转运车在转运受伤职工时,颠簸性较大,且常规转运车行走困难,针对此类问题,在新型煤矿井下履带式医用防护转运床设置的履带式行走装置由减震装置10、履带铰链2、轴13、导向轮14及行走轮15等五部分组成,在路过高低不平处时由于导向轮14距离井下底板有一定的高度,行走先经过导向轮然后过渡到行走轮15上,在行走中通过履带压在井下高低不平的地面上,避免了行走轮直接接触,使医护转运床能够平顺的爬坡过坎,避免了防护转运车行走受阻和颠簸,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受伤职工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井下履带式医用防护转运床,包括履带铰链(2)、空调降温装置(3)、床体(4)、蓄电池(5)、身体指标监测器(6)、前罩监测器(7)、空气质量监测仪(8)、减震装置(10)、轴(13)、导向轮(14)、行走轮(15)、遮水式出风口(16);其特征在于:床体(4)的前部安装有前罩监测器(7),下部安装空调降温装置(3)、蓄电池(5);下部为行走机构包含履带结构减震装置(10)、履带铰链(2)、轴(13)、导向轮(14)及行走轮(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井下履带式医用防护转运床,包括履带铰链(2)、空调降温装置(3)、床体(4)、蓄电池(5)、身体指标监测器(6)、前罩监测器(7)、空气质量监测仪(8)、减震装置(10)、轴(13)、导向轮(14)、行走轮(15)、遮水式出风口(16);其特征在于:床体(4)的前部安装有前罩监测器(7),下部安装空调降温装置(3)、蓄电池(5);下部为行走机构包含履带结构减震装置(10)、履带铰链(2)、轴(13)、导向轮(14)及行走轮(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履带式医用防护转运床,其特征在于:前罩监测器(7)设有身体指标监测器(6)、空气质量监测仪(8)、线路口(11)、进风口(12)及空调进风口(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履带式医用防护转运床,其特征在于:设有单独推拉防护罩(1),该装置后部设有遮水式出风口(16)。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娟苏崇一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