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DR防护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2570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移动DR防护帘,所述遮挡板的右端端面上方位置处连接有握持工作台且外表面连接有稳定框架,所述稳定框架的底端端面连接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后方设置有电机且底端端面右侧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上方在位于稳定框架的顶端端面设置有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作板可通过放置槽相对于后连接柱进行安装和拆卸,在使用中工作板提供了平整的工作位置,可起到放置物品的作用,橡胶柱在使用中具有弹性,可在使用中方便使用者进行操作,提供了舒适的专用握持位置,握持工作台的整体设置较为简单且功能性较强,握持工作台的设置避免了防护帘的前后位置处皆没有设置专用的握持位置带来的麻烦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DR防护帘
本技术属于医用器械相关
,具体涉及移动DR防护帘。
技术介绍
医院专用病床隔断帘可以将病房内部进行可以很好的分割,营造了独立的空间,同时根据使用需求的不同设置有不同的防护帘,移动式DR防护帘可对射线进行阻隔起到防护作用。现有的移动DR防护帘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移动式DR防护帘在使用时可通过下方万向轮进行位置移动,具有极强的使用灵活性,但防护帘的前后位置处皆没有设置专用的握持位置,导致使用者在推动设备时须自行寻找握持位置,同时DR防护帘的特殊作用导致其使用后须进行消毒作业,没有专用的握持位置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移动DR防护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移动式DR防护帘在使用时可通过下方万向轮进行位置移动,具有极强的使用灵活性,但防护帘的前后位置处皆没有设置专用的握持位置,导致使用者在推动设备时须自行寻找握持位置,同时DR防护帘的特殊作用导致其使用后须进行消毒作业,没有专用的握持位置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移动DR防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移动DR防护帘,包括遮挡板(3)和握持工作台(4),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3)的右端端面上方位置处连接有握持工作台(4)且外表面连接有稳定框架(5),所述稳定框架(5)的底端端面连接有支撑框架(2),所述支撑框架(2)的后方设置有电机(13)且底端端面右侧连接有万向轮(1),所述万向轮(1)的上方在位于稳定框架(5)的顶端端面设置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顶端端面连接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底端端面连接有限位块(8)且左端端面后方位置处连接有后稳定板(9),所述后稳定板(9)的顶端端面连接有限位滑板(10)且左端端面连接有延伸板(11),所述延伸板(11)的前方在位于支...

【技术特征摘要】
1.移动DR防护帘,包括遮挡板(3)和握持工作台(4),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3)的右端端面上方位置处连接有握持工作台(4)且外表面连接有稳定框架(5),所述稳定框架(5)的底端端面连接有支撑框架(2),所述支撑框架(2)的后方设置有电机(13)且底端端面右侧连接有万向轮(1),所述万向轮(1)的上方在位于稳定框架(5)的顶端端面设置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顶端端面连接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底端端面连接有限位块(8)且左端端面后方位置处连接有后稳定板(9),所述后稳定板(9)的顶端端面连接有限位滑板(10)且左端端面连接有延伸板(11),所述延伸板(11)的前方在位于支撑板(7)的左端端面前方位置处设置有前稳定板(12),所述握持工作台(4)包括有固定螺栓(41)、放置槽(42)、后连接柱(43)、橡胶柱(44)、工作板(45)和前连接柱(46),所述工作板(45)的前端端面连接有前连接柱(46)且后端端面连接有后连接柱(43),所述后连接柱(43)的外表面设置有放置槽(42)且右端端面连接有橡胶柱(44),所述后连接柱(43)的左端端面连接有固定螺栓(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DR防护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2)包括有倾斜板(21)、固定块(22)和固定板(23),所述固定板(23)的顶端端面左侧连接有倾斜板(21),所述倾斜板(21)的右侧设置有固定块(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DR防护帘,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8)包括有连接环(81)、连接滑板(82)、限位槽(83)和固定螺杆(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普瑞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