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2552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遮眼板,所述眼罩包括眼罩本体和隔离垫,所述眼罩本体包括左半体和与左半体一体设置的右半体,所述左半体和右半体具有统一厚度的罩口,左半体侧的罩口端面轮廓与眼外侧脸部相适应,右半体侧的罩口端面轮廓与眼内侧脸部相适应,所述隔离垫为连续设置在罩口上的柔性接触层,所述操作杆与眼罩通过旋转机构可旋转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很好的与人脸相贴合,不用用力按压即可实现封闭,显著提高了舒适性和检测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遮眼板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视力检测的遮眼板。
技术介绍
遮眼板用于遮挡非测试眼,为测试眼提供独立的测试环境,利于提高测试的准确度。现有遮眼板通常采用金属或其他硬质材料制成,使用时不会折弯,可多次重复使用。但又存在另外的问题:由于其采用硬质材料制成,与人体眼部贴合时,可能挤压皮肤或肌肉造成不适,引起测试者的反感情绪,从而影响测试结果;另外,现有的遮眼板基本采取椭圆外形的对称结构,但由于两眼之间存在鼻梁,导致左右两侧并不相同,如果椭圆过大时,可能挤压到鼻部区域,而导致封闭不严,影响测试结果,而椭圆过小,则也可能封闭不严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结构的遮眼板,既可以降低接触强度,提高接受度,也可以提高封闭效果,为提高视力检测准确度提供帮助。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遮眼板,以解决现有技术舒适度差和封闭不牢影响测试效果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遮眼板,包括眼罩和操作杆,所述眼罩包括眼罩本体和隔离垫,所述眼罩本体包括左半体和与左半体一体设置的右半体,所述左半体和右半体具有统一厚度的罩口,左半体侧的罩口端面轮廓与眼外侧脸部相适应,右半体侧的罩口端面轮廓与眼内侧脸部相适应,所述隔离垫为连续设置在罩口上的柔性接触层,所述操作杆通过旋转机构与眼罩可旋转固定。进一步,所述柔性接触层为2-6mm厚的硅胶层。进一步,所述操作杆固定在眼罩外侧。进一步,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连接杆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将所述连接杆可旋转固定在眼罩本体上,所述操作杆固定在所述连接杆上。进一步,所述眼罩外侧顶部设置有球形孔,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连接杆过孔,所述连接杆一端设置有与球形孔相适应的连接球,另一端延伸出连接杆过孔,在延伸的端部设置有连接筒,所述操作杆与连接筒固定,所述连接杆过孔直径小于连接球直径。进一步,所述连接筒上设置有与操作杆紧固的螺纹孔。进一步,所述操作杆尾部设置有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上设置有摩擦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将眼罩本体设置为左半体和右半体,且左半体侧的罩口端面轮廓与眼外侧脸部相适应,右半体侧的罩口端面轮廓与眼内侧脸部相适应,从而使其与眼部周围贴合,减少漏光;同时,通过柔性接触层的变形,可进一步提高其与人脸的贴合水平,从而提高对光的封闭水平,有助于提高检测准确度;另外还通过操作杆与眼罩可旋转固定,可以使本技术可以左眼的遮挡,也可以进行右眼的遮挡,从而进行全眼的视力检测。总之,本技术可以很好的与人脸相贴合,不用用力按压即可实现封闭,显著提高了舒适性和检测准确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旋转机构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眼罩;2-操作杆;3-眼罩本体;4-隔离垫;5-左半体;6-右半体;7-旋转机构;8-连接杆;9-固定板;10-球形孔;11-连接筒;12-操作手柄;13-摩擦纹;14-连接球。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上述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侧”、“另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相同”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相同,而是可以存在微小的差异。术语“垂直”仅仅是指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对“平行”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遮眼板,包括眼罩1和操作杆2,特别的,眼罩包括眼罩本体3和隔离垫4,眼罩本体包括左半体5和右半体6,左半体和右半体可为组合结构,也可一体设置,为固定可靠,本实施例优选为一体设置,与传统的眼罩一样,左半体和右半体设置为向内凹的避让腔,避让腔为弧形槽,弧形槽外围设置统一厚度的罩口,罩口向外延伸与人体脸面相贴合,具体的,左半体侧的罩口端面轮廓与眼外侧脸部相适应,右半体侧的罩口端面轮廓与眼内侧脸部相适应,这样,使罩口完全与人眼部相贴合,从而对左眼进行遮挡,为提高使用的舒适性,本实施例的隔离垫为连续设置在罩口上的柔性接触层,柔性接触层为2-6mm厚的硅胶层,利用硅胶的变形能力,可轻轻触碰到人眼周围即可实现完全遮挡,进一步提高了封闭能力,同时,由于硅胶与人体的亲合性,可提高使用舒适性,从而减少使用者的抗拒性;另外,本实施例为还将操作杆与眼罩通过旋转机构7进行固定,使操作杆可相当于眼罩旋转,当旋转180度时,左半体旋转到操作杆的右侧,右半体旋转到操作杆的左侧,即可进行右眼的遮挡和埋左眼的测视。本实施例通过将眼罩本体设置为左半体和右半体,且左半体侧的罩口端面轮廓与眼外侧脸部相适应,右半体侧的罩口端面轮廓与眼内侧脸部相适应,从而使其与眼部周围贴合,减少漏光;同时,通过柔性接触层的变形,可进一步提高其与人脸的贴合水平,从而提高对光的封闭水平,有助于提高检测准确度;另外还通过操作杆与眼罩可旋转固定,可以使本技术可以进行左眼的遮挡,也可进行右眼的遮挡,从而进行全眼的视力检测。本实施例中,操作杆固定在眼罩外侧,且固定在眼罩的中部区域,以便于旋转后,与操作杆的位置不会发生过大变化。本实施例中,旋转机构包括连接杆8和固定板9,眼罩外侧顶部设置有球形孔10,固定板上设置有连接杆过孔,连接杆一端设置有与球形孔相适应的连接球14,连接杆的另一端延伸出连接杆过孔,在延伸的端部设置有连接筒11,操作杆与连接筒固定,使用时,先通过连接杆过孔将连接杆套入固定板中,然后将连接杆的连接球放入球形孔中,再用螺钉或螺栓将固定板与眼罩固定,由于连接杆过孔直径小于连接球直径,连接球不会从过孔中滑出,且不限定其周向自由度,连接杆可相对于眼罩本体旋转,同时,操作杆与连接筒固定,从而实现操作杆带动连接筒、连接杆旋转,但不会带动眼罩旋转。本实施例中,连接筒的筒孔与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遮眼板,包括眼罩和操作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罩包括眼罩本体和隔离垫,所述眼罩本体包括左半体和与左半体一体设置的右半体,所述左半体和右半体具有统一厚度的罩口,左半体侧的罩口端面轮廓与眼外侧脸部相适应,右半体侧的罩口端面轮廓与眼内侧脸部相适应,所述隔离垫为连续设置在罩口上的柔性接触层,所述操作杆与眼罩通过旋转机构可旋转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遮眼板,包括眼罩和操作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罩包括眼罩本体和隔离垫,所述眼罩本体包括左半体和与左半体一体设置的右半体,所述左半体和右半体具有统一厚度的罩口,左半体侧的罩口端面轮廓与眼外侧脸部相适应,右半体侧的罩口端面轮廓与眼内侧脸部相适应,所述隔离垫为连续设置在罩口上的柔性接触层,所述操作杆与眼罩通过旋转机构可旋转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接触层为2-6mm厚的硅胶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固定在眼罩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