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扶手可高度调整的婴儿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244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露了一种扶手可高度调整的婴儿床,其包括立柱、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立柱的扶手,且扶手与立柱之间设置有扶手高度调整机构,所述扶手高度调整机构包括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立柱的连接件、可相对旋转地连接于连接件的旋钮、可相对移动地与连接件连接的定位件、设置于立柱上的定位孔、可驱使定位件往朝向旋钮所在一侧移动的第一弹性复位件,所述扶手与连接件连接;只需旋转旋钮,在第一弹性复位件的协助下,即可使得定位件在插入定位孔与脱离定位孔之间移动,当定位件脱离定位孔时,扶手即可相对立柱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扶手高度调整,从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婴儿床扶手的高度调整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扶手可高度调整的婴儿床
本技术涉及婴幼儿产品领域,尤其涉及婴儿床。
技术介绍
婴儿床作为照顾婴幼儿的重要辅助工具之一,在很多家庭都普遍使用。传统婴儿床一般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立柱、多根扶手、连接于所述多根立柱下侧的底支架,相邻两立柱连接于一所述扶手的两端。为使得照顾婴幼儿方便,有些婴儿车的至少其中一扶手被设置为可以进行高度调整,即扶手可以相对立柱上下移动,当该扶手相对处于最高的位置时,各扶手处于同一高度,在此位置下,婴儿床放在成人大床边上时,躺在大床上的父母要安抚婴儿床内的孩童还得起来,不是很方便,而且婴儿床内的孩童醒来时躺着也不能看到父母,缺乏安全感;将扶手往下移动至一较低位置时,该扶手可以与大床边缘平齐或者稍微高于大床边缘,躺在大床上的父母可以不起身即可以安抚轻拍婴儿床内的孩童,从而很是方便,而且躺在婴儿床内的孩童不起身也能看到大床上的父母,很有安全感。为实现上述扶手高度调整的目的,扶手两端与对应立柱可相对上下移动连接,且扶手两端与对应的立柱之间设置有高度调整机构,通过操作该高度调整机构,使得该扶手可以相对立柱在不同的高度之间移动。传统婴儿床扶手高度调整的操作比较繁琐,从而使得扶手的高度调整不是很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扶手可高度调整的婴儿床,其扶手高度调整操作简单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扶手可高度调整的婴儿床,其包括立柱、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立柱的扶手,且所述扶手与立柱之间设置有扶手高度调整机构,所述扶手高度调整机构包括连接件,其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立柱,所述扶手与连接件连接;旋钮,其可相对旋转地连接于所述连接件;定位件,其可相对移动地与所述连接件连接,且所述定位件一侧与所述旋钮配合设置;一个或多个上下间隔设置的定位孔,其设置于所述立柱上并可供所述定位件另一侧插入;可驱使所述定位件往朝向旋钮所在一侧移动的第一弹性复位件,其设置于所述定位件与连接件或/和立柱之间;旋转所述旋钮,所述定位件可在插入所述定位孔与脱离所述定位孔之间移动,当所述定位件脱离所述定位孔时,所述扶手可相对立柱上/下移动。所述扶手高度调整机构还包括可驱动所述旋钮复位旋转的第二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设置于所述旋钮与连接件或/和立柱之间。所述旋钮朝向立柱的一侧具有一端面,且所述端面的一侧凹陷形成有容纳部,且所述端面与容纳部之间形成有过渡斜面;当所述旋钮旋转至所述端面对着定位件时,所述端面与定位件一侧抵靠,定位件另一侧插入定位孔内;当所述旋钮旋转至所述容纳部对着所述定位件时,在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所述定位件朝向容纳部移动而脱离定位孔。所述连接件内设置有容置空间,且所述容置空间的侧壁上设置有长通孔,所述旋钮一侧可相对旋转地连接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另一侧自所述长通孔伸出所述连接件外。所述容置空间朝向立柱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穿孔,所述定位件部分可相对移动的置于所述穿孔内,所述端面、容纳部以及过渡斜面设置于所述旋钮位于容置空间内的部分上。所述连接件包括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立柱的第一连接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座背离立柱一侧的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一起形成所述容置空间与长通孔;所述穿孔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座上。所述第一连接座往背离立柱的一侧延伸设置有第一抵靠部,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二抵靠部,所述第一抵靠部与第二抵靠部相抵靠。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旋钮包括一本体、自所述本体一侧往外延伸的连接部、自所述连接部远离旋钮的一端往外延伸的操作部,所述本体可相对旋转地连接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连接件外,所述连接部穿设于所述长通孔,所述端面、容纳部以及过渡斜面设置于所述旋钮本体上。所述立柱上凹设有上下延伸的鸠尾槽,所述连接件朝向立柱的一侧设置有对应的滑块,所述滑块与鸠尾槽配合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因为本技术婴儿床采用了如上扶手高度调整机构,从而在需要调整扶手的高度时,只需旋转所述旋钮,在第一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所述定位件即可自动脱离立柱上的定位孔,从而扶手可相对立柱上下移动而调整扶手的相对高度,如此,本技术婴儿床的扶手高度调整操作很是简单方便;2、旋钮朝向定位件的一侧的端面与容置空间之间过渡斜面的设置,使得当定位件与定位孔对准时,反向旋转所述旋钮时,所述过渡斜面可推动定位件移动而使得定位件一侧再次插入定位孔内,从而扶手再次定位的操作也非常简单方便;旋钮与连接件之间第二弹性复位件的设置,使得当定位件与定位孔对准时,旋钮可在第二弹性复位件的推动下自动旋转而推动定位件一侧插入定位孔内,即自动使得扶手定位于该相对高度,从而进一步使得扶手的高度调整操作更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婴儿床在扶手处于高位时的示意图;图2为根据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根据图2的爆炸放大示意图一;图4为根据图2的爆炸放大示意图二;图5为根据图2中B—B方向的剖面示放大意图;图6为根据图2中C—C方向的剖面示放大意图;图7为根据定位件轴向的剖面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婴儿床旋钮与定位件的配合放大示意图一;图9为本技术婴儿床旋钮与定位件的配合放大示意图二;图10为本技术婴儿床一扶手处于较低位置时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婴儿床另一实施例中扶手处于较高位置时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婴儿床另一实施例中扶手处于较低位置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10所示,本技术婴儿床包括立柱10、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立柱10的扶手20,且扶手20与立柱10之间设置有扶手高度调整机构,所述扶手高度调整机构包括连接件1,其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立柱10,所述扶手20与连接件1连接;旋钮2,其可相对旋转地连接于所述连接件1;定位件3,其可相对移动地与所述连接件1连接,且所述定位件3一侧与所述旋钮2配合设置;一个或多个上下间隔设置的定位孔101,其设置于所述立柱10上并可供所述定位件3另一侧插入;可驱使所述定位件3往朝向旋钮2所在一侧移动的第一弹性复位件4,其设置于所述定位件3与连接件1或/和立柱10之间;旋转所述旋钮2,所述定位件3可在插入所述定位孔101与脱离所述定位孔101之间移动,当所述定位件3脱离所述定位孔101时,所述扶手20可相对立柱10上/下移动。较佳的,所述扶手高度调整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旋钮2与连接件1之间的可驱动所述旋钮2复位旋转的第二弹性复位件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钮2朝向立柱10的一侧具有一端面221,且所述端面221的一侧凹陷形成有容纳部222,且所述端面221与容纳部222之间形成有过渡斜面223;当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扶手可高度调整的婴儿床,其包括立柱、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立柱的扶手,且所述扶手与立柱之间设置有扶手高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高度调整机构包括/n连接件,其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立柱,所述扶手与连接件连接;/n旋钮,其可相对旋转地连接于所述连接件;/n定位件,其可相对移动地与所述连接件连接,且所述定位件一侧与所述旋钮配合设置;/n一个或多个上下间隔设置的定位孔,其设置于所述立柱上并可供所述定位件另一侧插入;/n可驱使所述定位件往朝向旋钮所在一侧移动的第一弹性复位件,其设置于所述定位件与连接件或/和立柱之间;/n旋转所述旋钮,所述定位件可在插入所述定位孔与脱离所述定位孔之间移动,当所述定位件脱离所述定位孔时,所述扶手可相对立柱上/下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扶手可高度调整的婴儿床,其包括立柱、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立柱的扶手,且所述扶手与立柱之间设置有扶手高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高度调整机构包括
连接件,其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立柱,所述扶手与连接件连接;
旋钮,其可相对旋转地连接于所述连接件;
定位件,其可相对移动地与所述连接件连接,且所述定位件一侧与所述旋钮配合设置;
一个或多个上下间隔设置的定位孔,其设置于所述立柱上并可供所述定位件另一侧插入;
可驱使所述定位件往朝向旋钮所在一侧移动的第一弹性复位件,其设置于所述定位件与连接件或/和立柱之间;
旋转所述旋钮,所述定位件可在插入所述定位孔与脱离所述定位孔之间移动,当所述定位件脱离所述定位孔时,所述扶手可相对立柱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可高度调整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高度调整机构还包括可驱动所述旋钮复位旋转的第二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设置于所述旋钮与连接件或/和立柱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可高度调整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朝向立柱的一侧具有一端面,且所述端面的一侧凹陷形成有容纳部,且所述端面与容纳部之间形成有过渡斜面;当所述旋钮旋转至所述端面对着定位件时,所述端面与定位件一侧抵靠,定位件另一侧插入定位孔内;当所述旋钮旋转至所述容纳部对着所述定位件时,在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所述定位件朝向容纳部移动而脱离定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手可高度调整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朝向立柱的一侧具有一端面,且所述端面的一侧凹陷形成有容纳部,且所述端面与容纳部之间形成有过渡斜面;当所述旋钮旋转至所述端面对着定位件时,所述端面与定位件一侧抵靠,定位件另一侧插入定位孔内;当所述旋钮旋转至所述容纳部对着所述定位件时,在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所述定位件朝向容纳部移动而脱离定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可高度调整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内设置有容置空间,且所述容置空间的侧壁上设置有长通孔,所述旋钮一侧可相对旋转地连接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另一侧自所述长通孔伸出所述连接件外。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手可高度调整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内设置有容置空间,且所述容置空间的侧壁上设置有长通孔,所述旋钮一侧可相对旋转地连接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另一侧自所述长通孔伸出所述连接件外。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可高度调整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内设置有容置空间,且所述容置空间的侧壁上设置有长通孔,所述旋钮一侧可相对旋转地连接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另一侧自所述长通孔伸出所述连接件外。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扶手可高度调整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内设置有容置空间,且所述容置空间的侧壁上设置有长通孔,所述旋钮一侧可相对旋转地连接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另一侧自所述长通孔伸出所述连接件外。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扶手可高度调整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朝向立柱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穿孔,所述定位件部分可相对移动的置于所述穿孔内,所述端面、容纳部以及过渡斜面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蔚张洪晨
申请(专利权)人:布童物联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