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拉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2362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19
本申请涉及防水拉链,包括拉头和成对并排设置的牙链,牙链通过拉头移动进行开合;牙链包括带主体和链齿列,链齿列位于带主体的一侧,两条带主体远离链齿列一侧的表面设有带状的第一防水薄膜;当两条牙链并合时,位于两条带主体上的第一防水薄膜的相向一侧的边缘互相抵接;两条第一防水薄膜的表面均设有带状的第一耐磨薄膜。本申请可以减少雨水进入拉链内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水拉链
本申请涉及拉链的领域,尤其是涉及防水拉链。
技术介绍
拉链是依靠连续排列的链牙,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具有开合方便、快速的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在衣服、箱包、帐篷等领域。设有拉链的衣服、箱包、帐篷等,在拉链并合时,拉链内侧的物品受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在雨天时可遮挡雨水;但是通常情况下,因为拉链链牙处存在间隙,还是容易使雨水经过链牙之间的间隙进入拉链的内侧,使拉链内侧物品沾水、受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减少进入拉链内侧的雨水,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水拉链。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水拉链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水拉链,包括拉头和成对并排设置的牙链,所述牙链通过所述拉头移动进行开合;所述牙链包括带主体和链齿列,所述链齿列位于所述带主体的一侧,两条所述带主体远离所述链齿列一侧的表面设有带状的第一防水薄膜;当两条所述牙链并合时,位于两条所述带主体上的第一防水薄膜的相向一侧的边缘互相抵接;两条所述第一防水薄膜的表面均设有带状的第一耐磨薄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拉链的两条牙链在拉头的作用下并合状态下,两个第一防水薄膜覆盖两条并排牙链,使雨水不容易从两条并排牙链进入链条的内侧;第一防水薄膜的表面设置第一耐磨薄膜,可以减少第一防水薄膜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摩擦损坏的情况。可选的,其中一条所述第一防水薄膜的表面设有第二防水薄膜,所述第二防水薄膜部分与所述第一防水薄膜粘接;当两条所述牙链并合时,所述第二防水薄膜的自由侧覆盖另一所述第一防水薄膜靠近所述拉头一侧的边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于其中一条第一防水带的第二防水薄膜的自由侧覆盖另一条第一防水薄膜靠近拉头一侧的边缘,即第二防水薄膜覆盖两个第一防水薄膜之间的并合间隙,从而使雨水不容易从两个第一防水薄膜之间的并合间隙进入拉链的内侧,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拉链的防水性能。可选的,所述第一耐磨薄膜与所述拉头的活动范围具有重叠部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耐磨薄膜与拉头的活动范围具有重叠部分,使得拉头相对两条牙链移动过程中与第一耐磨薄膜接触摩擦,使第一耐磨薄膜替代第一防水薄膜接受拉头的拉头的摩擦作用,对第一防水薄膜起保护作用。可选的,所述第一耐磨薄膜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防水薄膜的厚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耐磨薄膜的厚度大于第二防水薄膜的厚度,有利于使第一耐磨薄膜先于第二防水薄膜与拉头发生接触,从而减少第二防水薄膜的磨损。可选的,拉头包括第一翼板、第二翼板和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连接第一翼板与第二翼板,且分隔所述第一翼板和所述第二翼板之间的空间,所述第一翼板位于所述牙链的所述带主体所在的一侧,两条所述链齿列分别位于所述导向柱的两侧;所述第一翼板靠近所述第二翼板一侧的表面由所述导向柱所在的部位向远离所述导向柱的两侧逐渐远离所述第二翼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翼板靠近第二翼板一侧的表面由导向柱所在的部位向远离导向柱的两侧逐渐远离第二翼板,使得第一翼板靠近第二翼板一侧的表面由导向柱所在的部位向远离导向柱的两侧逐渐远离带主体,从而减少第二翼板分别与第一防水薄膜和第二防水薄膜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第一翼板对第一防水薄膜和第二防水薄膜的磨损。可选的,所述第一翼板靠近所述第一翼板一侧的表面设有橡胶垫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片的材质较软,各薄膜接触摩擦时,不容易对薄膜造成损伤。可选的,所述橡胶垫片远离所述第一翼板一侧的表面设有第二耐磨薄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片与各薄膜接触时具有摩擦阻尼,容易对薄膜形成撕扯作用,通过在橡胶垫片的表面设置第二耐磨薄膜有利于减小拉头对各薄膜的摩擦阻尼,从而减小因摩擦力引起的对各薄膜的撕扯作用。可选的,所述第一翼板靠近所述第二翼板一侧的表面设有若干尖刺,所述尖刺刺入所述橡胶垫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尖刺刺入橡胶垫片,有利于增大第一翼板与橡胶垫片之间的连接强度。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第一防水薄膜,当拉链的两条牙链在拉头的作用下并合状态下,两个第一防水薄膜覆盖两条并排牙链,使雨水不容易从两条并排牙链进入链条的内侧;2.通过设置第二防水薄膜,第二防水薄膜覆盖两个第一防水薄膜之间的并合间隙,从而使雨水不容易从两个第一防水薄膜之间的并合间隙进入拉链的内侧,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拉链的防水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牙链并合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第一翼板与橡胶垫片连接关系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牙链;2、带主体;21、第一防水薄膜;211、第一耐磨薄膜;212、第二防水薄膜;3、链齿列;4、拉头;41、第一翼板;411、橡胶垫片;4111、第二耐磨薄膜;412、尖刺;42、第二翼板;43、导向柱;44、安装部;5、拉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防水拉链。参照图1,防水拉链包括拉头4和成对并排设置的牙链1,牙链1通过拉头4移动进行开合;牙链1包括带主体2和链齿列3,链齿列3为螺旋状尼龙链齿,链齿列3位于带主体2的一侧,两条带主体2远离链齿列3一侧的表面设有带状的第一防水薄膜21;当两条牙链1并合时,位于两条带主体2上的第一防水薄膜21的相向一侧的边缘互相抵接,防水薄膜覆盖两条带主体2的表面,有利于减少雨水进入牙链1内侧的情况。参照图1和图2,防水薄膜设置于带主体2的整个表面,两条第一防水薄膜21的表面均粘接有带状的第一耐磨薄膜211,第一耐磨薄膜211在带主体2的长度方向上全长连续设置,第一耐磨薄膜211与拉头4的活动范围具有重叠部分,使拉头4在相对牙链1运动的过程中与位于两侧的第一耐磨薄膜211接触、摩擦,从而保护第一耐磨薄膜211。参照图2,其中一条第一防水薄膜21的表面设有第二防水薄膜212,第二防水薄膜212部分与第一防水薄膜21粘接,第二防水薄膜212在带主体2的长度方向上全长连续设置,当两条牙链1并合时,第二防水薄膜212的自由侧覆盖另一第一防水薄膜21靠近拉头4一侧的边缘;从而有利于减少雨水经两个第一防水薄膜21之间的间隙进入拉链的内侧。参照图1,拉头4包括第一翼板41、第二翼板42和导向柱43,导向柱43连接第一翼板41与第二翼板42,且分隔第一翼板41和第二翼板42之间的空间,第一翼板41位于牙链1的带主体2所在的一侧,第二翼板42位于链齿列3所在的一侧;两条链齿列3分别位于导向柱43的两侧,且位于第一翼板41和第二翼板42之间,第一翼板41远离第二翼板42的一侧固设有拉片5安装部44,在拉片5安装部44上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有拉片5。参照图3,第一翼板41靠近第二翼板42一侧的表面由导向柱43所在的部位向远离导向柱43的两侧逐渐远离第二翼板42;第一翼板41靠近第二翼板42一侧的表面粘接有厚度均匀的橡胶垫片411,第一翼板41的表面固设有多个尖刺412,尖刺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拉链,包括拉头(4)和成对并排设置的牙链(1),所述牙链(1)通过所述拉头(4)移动进行开合;所述牙链(1)包括带主体(2)和链齿列(3),所述链齿列(3)位于所述带主体(2)的一侧;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带主体(2)远离所述链齿列(3)一侧的表面设有带状的第一防水薄膜(21);当两条所述牙链(1)并合时,位于两条所述带主体(2)上的第一防水薄膜(21)的相向一侧的边缘互相抵接;两条所述第一防水薄膜(21)的表面均设有带状的第一耐磨薄膜(2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拉链,包括拉头(4)和成对并排设置的牙链(1),所述牙链(1)通过所述拉头(4)移动进行开合;所述牙链(1)包括带主体(2)和链齿列(3),所述链齿列(3)位于所述带主体(2)的一侧;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带主体(2)远离所述链齿列(3)一侧的表面设有带状的第一防水薄膜(21);当两条所述牙链(1)并合时,位于两条所述带主体(2)上的第一防水薄膜(21)的相向一侧的边缘互相抵接;两条所述第一防水薄膜(21)的表面均设有带状的第一耐磨薄膜(2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拉链,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条所述第一防水薄膜(21)的表面设有第二防水薄膜(212),所述第二防水薄膜(212)部分与所述第一防水薄膜(21)粘接;当两条所述牙链(1)并合时,所述第二防水薄膜(212)的自由侧覆盖另一所述第一防水薄膜(21)靠近所述拉头(4)一侧的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磨薄膜(211)与所述拉头(4)的活动范围具有重叠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磨薄膜(211)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防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建郑美忠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旭日升拉链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