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2330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尘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和设于口罩本体的两侧的挂耳带;口罩本体由内向外包括触肤层、磁铁层、吸水层和面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尘口罩通过吸水层和磁铁层的配合设置,可实现很好的防尘效果,可有效阻止防护PM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尘口罩
本技术涉及口罩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尘口罩。
技术介绍
粉尘是建筑工地的主要污染之一,是空气中PM2.5和PM10的重要来源。建筑施工现场的粉尘污染物一般浓度较大,其侵入人体主要有呼吸道吸入、消化道吞入和皮肤接触,其中,呼吸道吸入对人体的危害最严重。建筑工人长期工作在粉尘污染物的环境下,易引起上呼吸道炎症、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疾病,甚至癌症。因此,佩戴防尘口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有的传统纱布或无纺布口罩价格便宜,气流阻力小,但防护PM2.5效果很差,不能有效防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防尘口罩。第一方面,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尘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和设于所述口罩本体的两侧的挂耳带;所述口罩本体由内向外包括触肤层、磁铁层、吸水层和面层。本技术实施例的防尘口罩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防尘口罩通过吸水层和磁铁层的配合设置,可实现很好的防尘效果,可有效阻拦防护PM2.5。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防尘口罩,所述吸水层的材料为吸水树脂。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防尘口罩,所述磁铁层和所述吸水层之间还设有中间隔离层。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防尘口罩,所述中间隔离层和所述触肤层之间具有第一容置腔体,所述磁铁层设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体内;所述中间隔离层和所述面层之间具有第二容置腔体,所述吸水层设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体内。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防尘口罩,所述口罩本体还包括固定设于所述触肤层和所述面层之间的防尘带本体;所述防尘带本体具有容置腔体,且所述容置腔体内设有隔离层,以将所述容置腔体分隔为第一容置腔体和第二容置腔体;所述第一容置腔体朝所述触肤层设置,且所述磁铁层设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体内;所述第二容置腔体朝所述面层设置,且所述吸水层设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体内。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防尘口罩,所述吸水层的材料为吸水树脂颗粒。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防尘口罩,所述磁铁层的材料为磁铁颗粒。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防尘口罩,所述磁铁颗粒为汝铁硼磁铁颗粒。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防尘口罩,所述吸水树脂颗粒的粒径为0.1~0.5mm;所述磁铁颗粒的粒径为5~10μm。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防尘口罩,所述触肤层和/或所述面层的材料为纱布、无纺布中的任一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防尘口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A-A截面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防尘口罩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沿B-B截面的剖视图。其中,10-口罩本体;11-触肤层;12-磁铁层;13-中间隔离层;14-吸水层;15-面层;16-第一容置腔体;17-第二容置腔体;20-挂耳带;30-口罩本体,31-触肤层;32-防尘带;33-面层;321-隔离层;322-磁铁层;323-吸水层;324-第一容置腔体;325-第二容置腔体;40-挂耳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某一特征被称为“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上。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若干”,其含义是一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多个”,其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大于”、“小于”、“超过”,均应理解为不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以上”、“以下”、“以内”,均应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第一”、“第二”,应当理解为用于区分技术特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请参照图1和图2,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防尘口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A-A截面的剖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防尘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0和设于口罩本体10的两侧的挂耳带20;其中,口罩本体10由内向外包括触肤层11、磁铁层12、中间隔离层13、吸水层14和面层15,吸水层14的材质为吸水树脂。触肤层11和面层15的材料可为纱布、无纺布中的任一种,触肤层11和面层15的材料可相同,也可以不同。中间隔离层13用于分隔磁铁层12和吸水层14,其材料也可采用纱布或无纺布。在本实施例中,中间隔离层13和触肤层11之间具有第一容置腔体16,磁铁层12设于第一容置腔体16内;中间隔离层13和面层15之间具有第二容置腔体17,吸水层14设于第二容置腔体17内。在本实施例中,吸水层14的材料具体为吸水树脂颗粒,吸水树脂颗粒填充于中间隔离层13和面层15之间形成的第二容置腔体17内,形成吸水层14;吸水树脂颗粒的粒径一般为0.1~0.5mm。磁铁层12的材料为磁铁颗粒,一般采用粒径为5~10μm的磁铁颗粒,磁铁颗粒填充于触肤层11和中间隔离层13之间形成的第一容置腔体16内,形成磁铁层12。磁铁可分为永久磁铁和非永久磁铁(通常以电磁铁的形式产生);永久磁铁是具有永久磁性的磁铁,可以天然磁石,也可以由人工制造。汝铁硼磁铁属于合金永磁体,为强力磁铁,性能远远高于其它磁铁,其可以吸附自身重量的640倍重量的铁件,产生极强的磁场强度。因此,磁铁层的材料可采用汝铁硼磁铁颗粒。以上防尘口罩制备时,可将中间隔离层13设于触肤层11和面层15之间,中间隔离层13的边缘与触肤层11和面层15通过缝合线缝合固定,中间隔离层13和触肤层11之间形成第一容置腔体16,中间隔离层13和面层15之间形成第二容置腔体17,向第一容置腔体16内填充磁铁颗粒,向第二容置腔体17内填充吸水材料颗粒,进而中间隔离层13和触肤层11之间形成磁铁层12,中间隔离层13和面层15之间形成吸水层14。或者,也可设置盛装有磁铁颗粒的第一容纳袋和盛装有吸水材料颗粒的第二容纳袋,再将第一容纳袋和第二容纳袋缝合在触肤层11和面层15之间。本实施例防尘口罩,通过在触肤层11和面层15之间设置磁铁层12和吸水树脂材质的吸水层14,其中,吸水层14具有吸水和保水功能,其一旦吸水膨胀则难以将水分离,且当室外空气干燥、粉尘飞扬时,会缓慢向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尘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本体和设于所述口罩本体的两侧的挂耳带;所述口罩本体由内向外包括触肤层、磁铁层、吸水层和面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尘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本体和设于所述口罩本体的两侧的挂耳带;所述口罩本体由内向外包括触肤层、磁铁层、吸水层和面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层的材料为吸水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层和所述吸水层之间还设有中间隔离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尘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隔离层和所述触肤层之间具有第一容置腔体,所述磁铁层设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体内;所述中间隔离层和所述面层之间具有第二容置腔体,所述吸水层设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还包括固定设于所述触肤层和所述面层之间的防尘带本体;所述防尘带本体具有容置腔体,且所述容置腔体内设有隔离层,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烈寿张辉黄艳旋屈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奇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