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黄芪的沙地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黄芪的沙地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黄芪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黄芪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主要有黄芪甲苷、黄酮、酚酸类物质等,其含量决定了黄芪的品质。而有效成分的含量主要是由黄芪的栽培种植过程决定的。随着我国生态农业的迅速发展,对药用作物栽培技术的可持续生产以及生态化种植要求也有了更高要求。黄芪,特别是蒙古黄芪性喜凉爽,耐寒耐旱,怕热怕涝,适宜在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透水力强的沙壤土种植,为旱生植物。生于山地草原、灌丛、林缘、沟边等地,其主要分布于内蒙古的锡林郭勒白音锡勒、克什克腾旗黄岗梁和白音敖包,华北地区的燕山山地、大青山、蛮汗山、小五台山、恒山、五台山、吕梁山北等地。针对目前蒙古黄芪育苗栽培技术滞后,水肥利用率低,生产中注重产量而忽视药效成分等实际现状是现今栽培技术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农业种植中,合理的种植密度能优化作物群体结构,协调个体生长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但在实际人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黄芪的沙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种苗移栽和施肥的步骤;/n多株所述种苗移栽的株距为15cm,行距为40cm;每株所述种苗的施肥位置包括所述种苗下方和种苗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芪的沙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种苗移栽和施肥的步骤;
多株所述种苗移栽的株距为15cm,行距为40cm;每株所述种苗的施肥位置包括所述种苗下方和种苗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黄芪的沙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种苗下方的施肥位置与地面的竖直距离范围为5cm~15cm,所述种苗两侧的施肥位置与所述种苗的水平距离范围为4.5cm~5.5cm,并且覆盖于土壤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黄芪的沙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苗两侧的施肥位置关于所述种苗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黄芪的沙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苗下方的施肥位置与地面的竖直距离为10cm;所述种苗两侧的施肥位置分别距离所述种苗5c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一种黄芪的沙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的步骤包括首次施肥和追肥,并且两次施肥的用量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黄芪的沙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的步骤中,每次施肥的用量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静,郭建英,党晓宏,银山,杨振奇,田秀民,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