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线器及紧线器的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2045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3:17
提供一种紧线器及紧线器的使用方法,其可承受作用在紧线器的操纵杆部件的高载荷。紧线器包括:紧线器主体;摆动部件,以可绕第一轴摆动的方式连接于紧线器主体;操纵杆部件,以可绕第二轴摆动的方式连接于摆动部件;第一销部件,插通于摆动部件及操纵杆部件,且沿着第二轴而配置;补强部件,螺合于第一销部件,并且补强摆动部件;及止挡件,限制补强部件在沿着第二轴的方向上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紧线器及紧线器的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紧线器及紧线器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已知有可把持电线等线状体的紧线器。紧线器是使用在例如为了要在电线上形成松弛部等的目的而拉伸电线时的工具。作为相关联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紧线器。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紧线器中,是通过线状体按压部与线状体保持部来把持住电线等线状体,所述线状体按压部设置在固定紧持体部上,所述线状体保持部是设置在已连接于作动部件的可动紧持体部件。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下述内容:透过操纵杆部件旋动轴,以可旋动的方式来连结大致三角形的作动部件与设有挂住钩等的拉伸孔的操纵杆部件。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7/119149号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一般而言,当紧线器保持住施工中所架设的电线的张力时,会有过度的力量施加在构成紧线器的零件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线器及紧线器的使用方法,其可承受作用在紧线器的摆动部件的载荷。本专利技术关于以下所示的紧线器及紧线器的使用方法。(1)一种紧线器,包括:紧线器主体;摆动部件,以可绕第一轴摆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紧线器主体;操纵杆部件,以可绕第二轴摆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摆动部件;第一销部件,插通于所述摆动部件及所述操纵杆部件,且沿着所述第二轴而配置;补强部件,螺合于所述第一销部件,并且补强所述摆动部件;及止挡件,限制所述补强部件在沿着所述第二轴的方向上的位置。(2)如上述(1)所记载的紧线器,其中所述止挡件是通过夹压所述第一销部件的前端部而形成的凸缘部。(3)如上述(1)或(2)所记载的紧线器,其中,容许所述摆动部件与所述操纵杆部件之间的摆动之间隔为1mm以上1.5mm以下。(4)如上述(1)至(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紧线器,其中,在所述第一销部件的头部与所述补强部件之间设置有容许所述摆动部件与所述操纵杆部件之间的摆动的间隔的状态下,所述摆动部件及所述操纵杆部件配置在所述头部与所述补强部件之间,容许所述摆动部件与所述操纵杆部件之间的摆动的间隔,通过使所述补强部件在沿着所述第二轴的方向上移动来调整。(5)如上述(1)至(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紧线器,其中,将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之间的距离定义为距离L3,从垂直于所述补强部件的主面的方向来观看,将连结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的线段与所述补强部件的外周缘之间的交点定义为交点C4,并且将所述第二轴与所述交点C4之间的距离定义为距离L4时,距离L4相对于距离L3的比率为0.2以上。(6)如上述(1)至(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紧线器的使用方法,其包括:通过使所述补强部件在沿着所述第二轴的方向上移动,来调整容许所述摆动部件与所述操纵杆部件之间的摆动的间隔的步骤;及在使用所述紧线器来把持住线状材的线状材把持步骤的执行后,使所述补强部件在沿着所述第二轴的方向上移动,由此再次调整所述间隔的步骤。专利技术效果通过本专利技术,即可以提供一种紧线器及紧线器的使用方法,其可承受作用在紧线器的操纵杆部件的高载荷。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紧线器的概略二面图。图2是用于说明作用于摆动部件的弯曲载荷及扭转载荷的示意图。图3是图1的A-A箭头的截面图。图4是用于说明容许摆动部件与操纵杆部件之间的摆动的间隔的图。图5是用于说明补强部件的大小的图。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紧线器的概略二面图。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紧线器的概略立体图。图8是第一销部件的附近区域的概略截面图。图9是显示止挡件的替代例的图,且是第一销部件的附近区域的概略截面图。图10是示意地显示将补强部件配置在第二销部件的周围的概略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中的紧线器1及紧线器1的使用方法。再者,在本说明书中,对于具有相同种类的功能的部件是附加相同或类似的符号。并且,针对已附加相同或类似的符号的部件,有时会将重复的说明省略。再者,在以下的说明中,所说明的是通过紧线器1所把持的线状材为电线W的情况的例子。但是,实施方式中的紧线器1所把持的线状材,也可为电线W以外的线状材。在此情况下,以下说明中的“电线”的记载可替换成“线状材”。(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5来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紧线器1。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紧线器的概略二面图。在图1的右侧记载有紧线器1的概略正面图,在图1的左侧记载有紧线器1的概略侧面图。图2是用于说明作用于摆动部件20的弯曲载荷及扭转载荷的示意图。图3是图1的A-A箭头截面图。图4是用于说明容许摆动部件20与操纵杆部件40之间的摆动的间隔G的图(截面图)。图5是用于说明补强部件60的大小的图。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紧线器1具备紧线器主体10、摆动部件20、操纵杆部件40、第一销部件50、补强部件60、及止挡件S。紧线器主体10具备有第一把持片11。紧线器主体10也可通过1个部件来构成,或也可通过多个部件的组合来构成。摆动部件20是以可摆动的方式连接于紧线器主体10。并且,摆动部件20可绕着第一轴AX1而相对于紧线器主体10来摆动。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在摆动部件20上连接有第二把持片31。通过缩小第一把持片11与第二把持片31之间的间隔,即可将电线W把持于第一把持片11与第二把持片31之间。另一方面,通过扩大第一把持片11与第二把持片31之间的间隔,即可从电线W上取下紧线器1。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第二把持片31可绕着第三轴AX3而相对于摆动部件20来摆动。操纵杆部件40是以可摆动的方式连接于摆动部件20。并且,操纵杆部件40可绕着第二轴AX2而相对于摆动部件20来摆动。第一销部件50是插通于摆动部件20及操纵杆部件40,且沿着第二轴AX2而配置的部件。更具体而言,第一销部件50是配置成通过设置于摆动部件20的第一贯穿孔20h、以及设置于操纵杆部件40的贯穿孔(操纵杆部件贯穿孔40h),第一销部件50作为操纵杆部件40相对于摆动部件20摆动时的摆动轴来发挥功能。如图1所示,将操纵杆部件40往第一方向(更具体而言是和电线W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拉动后,摆动部件20即可绕着第一轴AX1来摆动。伴随于该摆动部件20的摆动,第二把持片31会往接近于第一把持片11的方向移动,其结果,电线W即被第一把持片11及第二把持片31所把持。在图1所记载的例子中,将操纵杆部件40往第一方向拉动后,在摆动部件20上,除了拉伸载荷之外,还会作用有弯曲载荷(例如,绕着图2的轴线T1的弯曲载荷)和/或扭转载荷(例如,绕着图2的轴线T2的扭转载荷)。若该弯曲载荷或扭转载荷变大,则摆动部件20会有损伤或破坏的疑虑。于是,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紧线器1包括:补强部件60,可补强摆动部件20;及止挡件S,限制补强部件60在沿着第二轴AX2的方向上的位置。当摆动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紧线器,包括:/n紧线器主体;/n摆动部件,以可绕第一轴摆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紧线器主体;/n操纵杆部件,以可绕第二轴摆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摆动部件;/n第一销部件,插通于所述摆动部件及所述操纵杆部件,且沿着所述第二轴而配置;/n补强部件,螺合于所述第一销部件,并且补强所述摆动部件;及/n止挡件,限制所述补强部件在沿着所述第二轴的方向上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211 JP 2018-2314111.一种紧线器,包括:
紧线器主体;
摆动部件,以可绕第一轴摆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紧线器主体;
操纵杆部件,以可绕第二轴摆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摆动部件;
第一销部件,插通于所述摆动部件及所述操纵杆部件,且沿着所述第二轴而配置;
补强部件,螺合于所述第一销部件,并且补强所述摆动部件;及
止挡件,限制所述补强部件在沿着所述第二轴的方向上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线器,其中,
所述止挡件是通过夹压所述第一销部件的前端部而形成的凸缘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线器,其中,容许所述摆动部件与所述操纵杆部件之间的摆动的间隔为1mm以上1.5mm以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线器,其中,容许所述摆动部件与所述操纵杆部件之间的摆动的间隔为1mm以上1.5mm以下。


5.如权利要求1的紧线器,其中,
在所述第一销部件的头部与所述补强部件之间设置有容许所述摆动部件与所述操纵杆部件之间的摆动的间隔的状态下,所述摆动部件及所述操纵杆部件被配置在所述头部与所述补强部件之间,
容许所述摆动部件与所述操纵杆部件之间的摆动的间隔,通过使所述补强部件在沿着所述第二轴的方向上移动来调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线器,其中,
在所述第一销部件的头部与所述补强部件之间设置有容许所述摆动部件与所述操纵杆部件之间的摆动的间隔的状态下,所述摆动部件及所述操纵杆部件配置在所述头部与所述补强部件之间,
容许所述摆动部件与所述操纵杆部件之间的摆动的间隔,通过使所述补强部件在沿着所述第二轴的方向上移动来调整。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线器,其中,
在所述第一销部件的头部与所述补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后藤政则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永木精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