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粉团块生产方法和造块产品技术

技术编号:2941776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耐搬运、耐运输且耐水的铁矿粉团块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铁矿粉与硅酸钠、纳米材料、催化剂、助熔剂和增塑剂混合;然后调节混合物的湿度;接着通过球团、压块或挤压对混合物造块;最后在室温下进行固化。所述方法无需能量输入进行热处理,可以生产具有高物理性能和高冶金性能的造块产品,以替代还原炉金属装料(包括烧结体),并且不会排放二氧化碳(C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铁矿粉团块生产方法和造块产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物冶金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耐搬运、耐运输且耐水的铁矿粉团块的方法。该方法无需能量输入进行热处理,可以生产具有高物理性能和高冶金性能的造块产品,以替代还原炉金属装料(包括烧结体),并且不会排放二氧化碳、二恶英、呋喃和硫氧化物等有害气体。
技术介绍
细粉颗粒回收需求推动了造块技术的发展,这不仅为该等颗粒提供了商业用途,而且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由于细粉料或颗粒料生产带来的环境影响。造块方法最常见的应用是利用:●细粒矿石或精矿粉,从而避免对冶金炉填料的渗透性和气固反应条件造成破坏;●其他采矿-冶金方法的残渣或细粉副产品,从而以适当方式进行再利用或回收;以及●金属废物(铜、铁、钛)和其他材料(纸张、棉花、木材),从而进行运输或回收。铁矿石造块作业旨在为待馈入还原炉的填料提供与该填料在高炉中的下行路径相适应的形状和力学强度,并且使气体通过填料进行渗透。在炼钢还原炉中用作填料的最常用铁矿石造块方法包括:烧结法、球团法和压块法。铁矿石烧结法通常将粒径范围在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生产铁矿粉团块以替代还原炉金属装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将纳米材料和催化剂与硅酸钠相混合,以制备粘合剂混合物;/nb)将所述步骤a)中1-5%的所述粘合剂混合物与70-100%的铁矿粉、0-30%的助熔剂粉和0-5%的增塑剂在强力混合机中混合;/nc)调节湿度,使得混合物中的重量含水量为0-30%;/nd)通过球团、压块或挤压进行造块;/ne)将团块保存在室温下2-10天进行固化;/n其中,采用以下剂量:/n纳米材料与硅酸钠的重量比为0.05~2%;以及/n催化剂与硅酸钠的重量比为0.05~5%。/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91105 BR BR10201902319551.一种用于生产铁矿粉团块以替代还原炉金属装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纳米材料和催化剂与硅酸钠相混合,以制备粘合剂混合物;
b)将所述步骤a)中1-5%的所述粘合剂混合物与70-100%的铁矿粉、0-30%的助熔剂粉和0-5%的增塑剂在强力混合机中混合;
c)调节湿度,使得混合物中的重量含水量为0-30%;
d)通过球团、压块或挤压进行造块;
e)将团块保存在室温下2-10天进行固化;
其中,采用以下剂量:
纳米材料与硅酸钠的重量比为0.05~2%;以及
催化剂与硅酸钠的重量比为0.0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使用化石燃料,无需能量输入进行热处理,不会排放二氧化碳、二恶英、呋喃和硫氧化物等有害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使用的纳米材料系由下列各物组成的群组中选出:纳米碳管、石墨片、官能化微硅酸盐、纳米硅管、卤素管、纳米碳纤维和石墨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使用的催化剂系由下列各物组成的群组中选出:焦磷酸钠、氢氧化镁、碳酸丙烯酯、碳酸甘油酯、氢氧化钙、氧化钙、三乙酸甘油酯、氯化铝、氢氧化铝、三醋素、二醋素和金属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使用的硅酸钠的SiO2/Na2O摩尔比为1.8~4.5,固体百分比为36~4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使用的铁矿粉的粒径小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D·C·杜尔塔V·G·德雷森迪F·V·帕雷拉
申请(专利权)人:淡水河谷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巴西;B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