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液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1576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3:00
在具有多个可动部件和以不与该可动部件接触的状态贯通可动部件而延伸的螺旋件、通过该螺旋件的旋转而搬送污泥并同时对污泥进行脱水的固液分离装置中,对污泥赋予挤水作用,提高污泥的脱水效率。由联接杆(44)将多个可动部件(4A、4B)一体地联接而构成第一可动单元(41),由联接杆(44A)将其它多个可动部件(4C、4D)一体地联接而构成第二可动单元(41A),使第一可动单元(41)的可动部件(4A、4B)和第二可动单元(41A)的可动部件(4C、4D)以相位差进行往复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固液分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液分离装置,该固液分离装置具有多个可动部件、和以不与该可动部件接触的状态贯通该可动部件而延伸的螺旋件,通过该螺旋件的旋转而搬送含有液体的处理对象物并同时进行脱液处理。
技术介绍
从含有液体的处理对象物(例如,废弃豆腐、食品加工排水、下水道处理物或从养猪场排出的废水等有机类污泥,通过微生物对该有机类污泥分解处理后的污泥、镀层废液、墨水废液、颜料废液、涂料废液等无机类污泥,或者蔬菜屑或果实的皮、食品残渣、豆渣等处理对象物)分离液体的上述形式的固液分离装置一直以来是众所周知的(日本专利第4374396号公报)。依据该形式的固液分离装置,由于可动部件工作,因而能够防止固体形态物堵塞于滤液排出间隙的不良状况,而且由于可动部件不与螺旋件接触,因而能够阻止可动部件提早磨损的不良状况。此外,根据现有的提案所涉及的固液分离装置,能够防止可动部件的提早磨损,另一方面由于所有可动部件构成为以同一相位以同一形态工作,因而可动部件对通过旋转的螺旋件搬送的处理对象物施加的挤水作用不足,由此对处理对象物的脱液效率下降,未避免不能效率优良地对处理对象物进行脱液处理的缺点。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37439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上述的认知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固液分离装置:可动部件不与螺旋件接触,但可动部件能够有效地对所搬送的处理对象物赋予挤水作用,由此能够使对处理对象物的脱液效率显著地提高。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提出了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其具备多个可动部件和以不与该可动部件接触的状态贯通该可动部件而延伸的螺旋件,通过该螺旋件的旋转而搬送含有液体的处理对象物并同时进行脱液处理,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可动单元和第二可动单元,该第一可动单元和第二可动单元配备多个可动部件、将该多个可动部件联接以便该多个可动部件一起工作的联接机构、以及驱动该多个可动部件的驱动机构,前述第一可动单元的驱动机构和前述第二可动单元的驱动机构使该第一可动单元和第二可动单元的可动部件以互不相同的相位进行往复运动(权利要求1)。另外,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其具备多个可动部件和以不与该可动部件接触的状态贯通该可动部件而延伸的螺旋件,通过该螺旋件的旋转而搬送含有液体的处理对象物并同时进行脱液处理,特征在于,具备至少两组可动单元,该至少两组可动单元配备由前述多个可动部件中的一个可动部件构成的主动部件和由其它可动部件构成的至少一个从动部件、将该主动部件与从动部件联接以便该从动部件和前述主动部件一起工作的联接机构、以及对前述主动部件加压而使其直线往复运动的凸轮,沿前述螺旋件的轴线方向相邻的两个凸轮使相位互不相同而配置,以便该各凸轮所属的可动单元的可动部件以相位差进行直线往复运动,而且所有可动单元的凸轮固定于被马达旋转驱动的共同的驱动轴(权利要求2)。而且,在上述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固液分离装置中,有利的是,前述可动单元具有可转动地联接至其主动部件的中间部件,前述凸轮由偏心凸轮构成,且该凸轮在嵌合于在前述中间部件形成的孔的轴承的中心侧的圆形凸轮孔滑动自由地嵌合,具备导向机构,该导向机构引导该主动部件和从动部件的至少一个,以便在通过前述凸轮的旋转而经由前述中间部件对前述主动部件加压时,该主动部件及该主动部件所属的可动单元的从动部件沿上下方向进行直线往复运动(权利要求3)。另外,在上述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固液分离装置中,能够构成为,沿前述螺旋件的轴线方向相邻定位的两个可动部件以互不相同的相位进行往复运动(权利要求4)。而且,在上述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固液分离装置中,还能够构成为,具有以不与前述螺旋件接触的状态配置的多个固定部件,前述螺旋件贯通前述可动部件和固定部件而延伸,在沿前述螺旋件的轴线方向相邻定位的固定部件之间配置有一个可动部件(权利要求5)。另外,在上述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固液分离装置中,还能够构成为,具有以不与前述螺旋件接触的状态配置的多个固定部件,前述螺旋件贯通前述可动部件和固定部件而延伸,在沿前述螺旋件的轴线方向相邻定位的固定部件之间配置有多个可动部件,作为该多个可动部件,沿前述螺旋件的轴线方向相邻定位的两个可动部件以互不相同的相位进行直线往复运动(权利要求6)。专利技术的效果依据本专利技术,可动部件构成为不与螺旋件接触,但可动部件以相位差工作,因而可动部件能够对所搬送的处理对象物施加不同形态的压力而有效地赋予挤水作用,由此能够提高对处理对象物的脱液效率。而且,由于多个可动部件由联接机构联接,该多个可动部件构成为一起工作,因而能够使固液分离装置的构成简化。附图说明图1是固液分离装置的部分截面主视图,是用于使装置整体的概略构成以及固定部件和可动部件的排列状态变得明显的图,是将固定部件和可动部件的形状等简化示出且省略一部分构成部件的图示的图。图2是示出固定部件和可动部件等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固液分离部的一部分的概略截面图,是用于使固定部件和可动部件的排列状态变得明显的图,是将固定部件和可动部件的形状等简化且将一部分构成部件的图示省略而示出的图。图4是示出第一可动单元和第二可动单元、且将可动部件之间的间隙和固定部件之间的间隙宽度比实际放大而示出的立体图,是从污泥搬送方向下游侧观察的图。图5是示出第一可动单元和第二可动单元的与图4同样的立体图,是从污泥搬送方向上游侧观察的图。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构成第一和第二可动单元的主动部件和从动部件的排列状态的主视图,是将可动部件之间的间隙和固定部件之间的间隙宽度比实际放大且将螺旋件的叶片部的图示省略而示出的说明图。图7是沿图4的箭头I方向观察的图。图8是沿图5的箭头II方向观察的图。图9是将图7和图8所示的凸轮等简化示出以使其作用变得明显的放大图。图10是示出主动部件和从动部件的其它排列示例的与图4同样的立体图。图11是示出主动部件和从动部件的其它排列示例的与图6同样的说明图,是还省略将多个固定部件固定联接的拉杆螺栓的图示的图。图12是示出主动部件、从动部件以及固定部件的又一排列示例的与图11同样的说明图。图13是示出将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具有两根螺旋件的固液分离装置的具体示例的与图4同样的立体图。图14是示出固液分离装置的其它示例的与图1同样的部分截面主视图。图15是第一和第二中间支撑板以及联接筒的分解立体图。图16是示出出口筒部件和背压装置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固液分离装置的一个示例的部分截面主视图。能够通过此处所示的固液分离装置对含有液体的各种处理对象物进行固液分离,在此对将含有大量水分的污泥脱水处理的情况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固液分离装置具有:入口部件1,其以上部开口的箱状形成;出口部件2,其具有上部和下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具备多个可动部件和以不与该可动部件接触的状态贯通该可动部件而延伸的螺旋件,通过该螺旋件的旋转而搬送含有液体的处理对象物并同时进行脱液处理,其特征在于,/n具备第一可动单元和第二可动单元,所述第一可动单元和所述第二可动单元配备多个可动部件、将该多个可动部件联接以便该多个可动部件一起工作的联接机构、以及驱动该多个可动部件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可动单元的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可动单元的驱动机构使该第一可动单元和第二可动单元的可动部件以互不相同的相位进行往复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90220 JP 2019-0289251.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具备多个可动部件和以不与该可动部件接触的状态贯通该可动部件而延伸的螺旋件,通过该螺旋件的旋转而搬送含有液体的处理对象物并同时进行脱液处理,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一可动单元和第二可动单元,所述第一可动单元和所述第二可动单元配备多个可动部件、将该多个可动部件联接以便该多个可动部件一起工作的联接机构、以及驱动该多个可动部件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可动单元的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可动单元的驱动机构使该第一可动单元和第二可动单元的可动部件以互不相同的相位进行往复运动。


2.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具备多个可动部件和以不与该可动部件接触的状态贯通该可动部件而延伸的螺旋件,通过该螺旋件的旋转而搬送含有液体的处理对象物并同时进行脱液处理,其特征在于,
具备至少两组可动单元,所述至少两组可动单元配备由所述多个可动部件中的一个可动部件构成的主动部件和由其它可动部件构成的至少一个从动部件、将该主动部件与从动部件联接以便该从动部件和所述主动部件一起工作的联接机构、以及对所述主动部件加压而使其直线往复运动的凸轮,沿所述螺旋件的轴线方向相邻的两个凸轮使相位互不相同而配置,以便该各凸轮所属的可动单元的可动部件以相位差进行直线往复运动,且所有可动单元的凸轮固定于被马达旋转驱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和田光司伴野公威山崎隆志郑朝志K·阿耶派洛马尔
申请(专利权)人:安尼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