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线圈端子模块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1168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结构稳定、可靠性好的带线圈端子模块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下壳体与上壳体,下壳体与上壳体合围形成的容置腔内设有控制模块与线圈端子模块;控制模块包括顶部设有主触头、底部设有导磁块的内壳体;由收容于内壳体内腔并与导磁块抵接的绝缘板、与绝缘板固定连接的推杆以及与推杆弹性连接并沿内壳体的高度方向相对于内壳体的内壁移动的动触头组成的推杆组件以及与导磁块底部连接并收容有动铁芯的密封管;线圈端子模块包括套设于密封管的线圈架、绕设于线圈架的线圈以及与线圈电连接的线圈端子,下壳体上开设有通槽,线圈端子上开设有卡口,线圈端子卡设于通槽,且卡口通槽边缘锁扣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线圈端子模块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本技术涉及继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结构稳定、可靠性好的带线圈端子模块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技术介绍
继电器是一种当激励量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控制器件,主要用于电路的自动调节、安全保护以及转换电路等。随着绿色能源的兴起,高压直流继电器在车载、光伏以及充电桩等高压直流负载中广泛应用,在上述领域中,为了实现高压直流继电器的快速安装,常将线圈端子的引出端设计为直片,由于无论是采用焊接或连接器连接的方式,外接电源均在其与线圈端子连接部位对线圈端子产生一定的拉拔力及推压力,而传统的线圈端子可承受的拉拔力及推压力较小,当高压直流继电器产品经受外力时,线圈端子的连接处易松动造成接触不良,进而导致高压直流继电器失效,不利于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线圈端子可承受的拉拔力及推压力不足,连接部位易受冲击产生松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可靠性好的带线圈端子模块的高压直流继电器。一种带线圈端子模块的高压直流继电器,该高压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线圈端子模块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下壳体与上壳体,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合围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自上而下设有控制模块与线圈端子模块;/n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内壳体、推杆组件以及密封管,所述内壳体的顶部设有由所述上壳体的顶部穿入并分别与外部电源装置及电气设备电连接的主触头,所述内壳体的底部设有导磁块;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收容于所述内壳体内腔并与所述导磁块抵接的绝缘板、与所述绝缘板固定连接的推杆以及与所述推杆弹性连接的动触头,所述动触头收容于所述内壳体的内腔并可沿所述内壳体的高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内壳体的内壁移动;所述密封管与所述导磁块的底部连接并收容有动铁芯;/n线圈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线圈端子模块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下壳体与上壳体,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合围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自上而下设有控制模块与线圈端子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内壳体、推杆组件以及密封管,所述内壳体的顶部设有由所述上壳体的顶部穿入并分别与外部电源装置及电气设备电连接的主触头,所述内壳体的底部设有导磁块;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收容于所述内壳体内腔并与所述导磁块抵接的绝缘板、与所述绝缘板固定连接的推杆以及与所述推杆弹性连接的动触头,所述动触头收容于所述内壳体的内腔并可沿所述内壳体的高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内壳体的内壁移动;所述密封管与所述导磁块的底部连接并收容有动铁芯;
线圈端子模块包括中部设有通孔并套设于所述密封管的线圈架、绕设于所述线圈架的线圈以及分别与所述线圈及车载电源电连接的线圈端子,所述下壳体上开设有通槽,所述线圈端子上开设有卡口,所述线圈端子卡设于所述通槽,且所述卡口分别与所述通槽的内侧壁及外边缘锁扣配合;
所述线圈在线圈端子通电后激励所述动铁芯动作,所述动触头在所述动铁芯激励时受所述推杆的作用并接触或离开所述主触头以通断高压直流继电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端子的两相对边侧分别开设有一卡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康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中汇瑞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