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灾逃生模拟实训用烟雾释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1066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火灾逃生模拟实训用烟雾释放装置,其结构包括烟雾发生器主体、垫脚、电源导线、按钮、容置槽、发烟罐、罐盖、导管、出雾口和烟雾扩送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出雾口内侧设置了烟雾扩送机构,通过波纹管往雾筒内排放烟雾,进而使雾筒通过阔雾口向外扩送烟雾,扩大了烟雾排放范围,提升了烟雾效果,通过在支撑座底部设置了往复送雾机构,通过电机通电带动驱动齿轮转动,当驱动齿轮与齿条啮合时,驱动齿轮推动齿条沿滑槽内侧滑动并带动往复齿轮正转,当驱动齿轮与往复齿轮啮合时带动其反转,进而使往复齿轮通过连接杆带动支撑座左右往复转动,从而使雾筒左右扩送烟雾,进一步提升了送雾范围,利于烟雾更好的流通并形成烟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灾逃生模拟实训用烟雾释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消防演习
,具体涉及一种火灾逃生模拟实训用烟雾释放装置。
技术介绍
消防演习是为了增强人们的安全防火意识的活动,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掌握火灾的处理流程,以及提升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的协调配合能力,增强人员在火灾中互救、自救意识,在消防演习的过程中会模拟烟雾的产生,通常采用烟雾释放装置产生烟雾。现有的烟雾释放装置使用时仅通过单个出雾口排放烟雾,不易扩大送雾范围,不利于烟雾的流通,烟雾的扩散范围较小,影响火灾模拟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火灾逃生模拟实训用烟雾释放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烟雾释放装置使用时仅通过单个出雾口排放烟雾,不易扩大送雾范围,不利于烟雾的流通,烟雾的扩散范围较小,影响火灾模拟的效果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火灾逃生模拟实训用烟雾释放装置,包括烟雾发生器主体、垫脚、电源导线、按钮、提手、容置槽、发烟罐、罐盖、导管、出雾口和烟雾扩送机构,所述烟雾发生器主体底部四端均安装有垫脚,所述烟雾扩送机构设置于出雾口内侧,所述烟雾扩送机构包括波纹管、雾筒、扩雾口、支撑座和往复送雾机构,所述波纹管后端与出雾口进行插接,并且波纹管前端与雾筒进行固定,所述波纹管与雾筒内侧相连通,所述雾筒前侧设置有扩雾口,所述雾筒左右两端均与支撑座进行固定,所述支撑座底部设置有往复送雾机构。所述烟雾发生器主体后侧上端固定有电源导线,所述烟雾发生器主体后侧中部设置有按钮,所述烟雾发生器主体顶部前端安装有提手,所述烟雾发生器主体顶部后端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发烟罐放置于容置槽内侧,所述发烟罐顶部设置有罐盖,所述烟雾发生器主体顶部中部安装有导管,并且导管穿过罐盖延伸至发烟罐内侧,所述雾发生器主体前侧中部设置有出雾口。所述往复送雾机构包括底座、内腔、连接杆、往复齿轮、电机、驱动齿轮、滑槽和齿条,所述底座位于支撑座下方,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连接杆底端通过轴承与内腔进行转动连接,并且连接杆顶端延伸出内腔并与支撑座进行固定,所述连接杆外表面下端固定有往复齿轮,并且往复齿轮位于内腔内侧,所述内腔底部左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顶部输出端与驱动齿轮进行固定,所述内腔后侧设置有滑槽,所述齿条沿滑槽内侧进行滑动,并且往复齿轮和驱动齿轮均与齿条前侧进行啮合,所述电源导线、按钮和电机均与烟雾发生器主体进行电连接。所述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转动的角度为0-360度,且驱动齿轮为不完全齿轮。所述扩雾口共设置有五个,且扩雾口沿雾筒前侧等距分布。所述波纹管内径为2.5cm,且波纹管长度为8cm。所述底座外表面涂有一层防水防氧化层,且底座长度为12cm。所述滑槽与齿条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方向线上,且滑槽内壁光滑无毛刺。所述电机采用TB6600型号,具体型号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计或定制。所述往复齿轮为42CrMo齿轮钢材质,具有强度高、淬透性高、韧性好等优点。(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优点一:本技术所述一种火灾逃生模拟实训用烟雾释放装置,通过在出雾口内侧设置了烟雾扩送机构,通过波纹管往雾筒内排放烟雾,进而使雾筒通过阔雾口向外扩送烟雾,扩大了烟雾排放范围,提升了烟雾效果。优点二:本技术所述一种火灾逃生模拟实训用烟雾释放装置,通过在支撑座底部设置了往复送雾机构,通过电机通电带动驱动齿轮转动,当驱动齿轮与齿条啮合时,驱动齿轮推动齿条沿滑槽内侧滑动并带动往复齿轮正转,当驱动齿轮与往复齿轮啮合时带动其反转,进而使往复齿轮通过连接杆带动支撑座左右往复转动,从而使雾筒左右扩送烟雾,进一步提升了送雾范围,利于烟雾更好的流通并形成烟幕。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出雾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烟雾发生器主体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烟雾扩送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往复送雾机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往复送雾机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烟雾发生器主体-1、垫脚-2、电源导线-3、按钮-4、提手-5、容置槽-6、发烟罐-7、罐盖-8、导管-9、出雾口-10、烟雾扩送机构-11、波纹管-111、雾筒-112、扩雾口-113、支撑座-114、往复送雾机构-115、底座-1151、内腔-1152、连接杆-1153、往复齿轮-1154、电机-1155、驱动齿轮-1156、滑槽-1157、齿条-1158。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火灾逃生模拟实训用烟雾释放装置:包括烟雾发生器主体1、垫脚2、电源导线3、按钮4、提手5、容置槽6、发烟罐7、罐盖8、导管9、出雾口10和烟雾扩送机构11,烟雾发生器主体1底部四端均安装有垫脚2,烟雾扩送机构11设置于出雾口10内侧,烟雾扩送机构11包括波纹管111、雾筒112、扩雾口113、支撑座114和往复送雾机构115,波纹管111后端与出雾口10进行插接,并且波纹管111前端与雾筒112进行固定,波纹管111与雾筒112内侧相连通,雾筒112前侧设置有扩雾口113,雾筒112左右两端均与支撑座114进行固定,支撑座114底部设置有往复送雾机构115。其中,所述烟雾发生器主体1后侧上端固定有电源导线3,所述烟雾发生器主体1后侧中部设置有按钮4,所述烟雾发生器主体1顶部前端安装有提手5,所述烟雾发生器主体1顶部后端设置有容置槽6,所述发烟罐7放置于容置槽6内侧,所述发烟罐7顶部设置有罐盖8,所述烟雾发生器主体1顶部中部安装有导管9,并且导管9穿过罐盖8延伸至发烟罐7内侧,所述雾发生器主体1前侧中部设置有出雾口10。其中,所述往复送雾机构115包括底座1151、内腔1152、连接杆1153、往复齿轮1154、电机1155、驱动齿轮1156、滑槽1157和齿条1158,所述底座1151位于支撑座114下方,所述底座1151内部设置有内腔1152,所述连接杆1153底端通过轴承与内腔1152进行转动连接,并且连接杆1153顶端延伸出内腔1152并与支撑座114进行固定,所述连接杆1153外表面下端固定有往复齿轮1154,并且往复齿轮1154位于内腔1152内侧,所述内腔1152底部左端安装有电机1155,所述电机1155顶部输出端与驱动齿轮1156进行固定,所述内腔1152后侧设置有滑槽1157,所述齿条1158沿滑槽1157内侧进行滑动,并且往复齿轮1154和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灾逃生模拟实训用烟雾释放装置,包括烟雾发生器主体(1)、垫脚(2)、电源导线(3)、按钮(4)、提手(5)、容置槽(6)、发烟罐(7)、罐盖(8)、导管(9)和出雾口(10),所述烟雾发生器主体(1)底部四端均安装有垫脚(2);/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烟雾扩送机构(11),所述烟雾扩送机构(11)设置于出雾口(10)内侧,所述烟雾扩送机构(11)包括波纹管(111)、雾筒(112)、扩雾口(113)、支撑座(114)和往复送雾机构(115),所述波纹管(111)后端与出雾口(10)进行插接,并且波纹管(111)前端与雾筒(112)进行固定,所述波纹管(111)与雾筒(112)内侧相连通,所述雾筒(112)前侧设置有扩雾口(113),所述雾筒(112)左右两端均与支撑座(114)进行固定,所述支撑座(114)底部设置有往复送雾机构(1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灾逃生模拟实训用烟雾释放装置,包括烟雾发生器主体(1)、垫脚(2)、电源导线(3)、按钮(4)、提手(5)、容置槽(6)、发烟罐(7)、罐盖(8)、导管(9)和出雾口(10),所述烟雾发生器主体(1)底部四端均安装有垫脚(2);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烟雾扩送机构(11),所述烟雾扩送机构(11)设置于出雾口(10)内侧,所述烟雾扩送机构(11)包括波纹管(111)、雾筒(112)、扩雾口(113)、支撑座(114)和往复送雾机构(115),所述波纹管(111)后端与出雾口(10)进行插接,并且波纹管(111)前端与雾筒(112)进行固定,所述波纹管(111)与雾筒(112)内侧相连通,所述雾筒(112)前侧设置有扩雾口(113),所述雾筒(112)左右两端均与支撑座(114)进行固定,所述支撑座(114)底部设置有往复送雾机构(1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灾逃生模拟实训用烟雾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发生器主体(1)后侧上端固定有电源导线(3),所述烟雾发生器主体(1)后侧中部设置有按钮(4),所述烟雾发生器主体(1)顶部前端安装有提手(5),所述烟雾发生器主体(1)顶部后端设置有容置槽(6),所述发烟罐(7)放置于容置槽(6)内侧,所述发烟罐(7)顶部设置有罐盖(8),所述烟雾发生器主体(1)顶部中部安装有导管(9),并且导管(9)穿过罐盖(8)延伸至发烟罐(7)内侧,所述雾发生器主体(1)前侧中部设置有出雾口(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灾逃生模拟实训用烟雾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送雾机构(115)包括底座(1151)、内腔(1152)、连接杆(1153)、往复齿轮(1154)、电机(1155)、驱动齿轮(1156)、滑槽(1157)和齿条(1158),所述底座(1151)位于支撑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立正天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