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多端互联的海上柔性直流换流站直流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1008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端互联的海上柔性直流换流站直流场,海上柔性直流换流站直流场为由第一层直流场和堆叠于第一层直流场顶部的第二层直流场构成的双层直流场,第一层直流场包含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一平台以及对称布置于第一平台宽度方向两侧的两个极线直流场,第二层直流场包含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二平台以及对称布置于第二平台宽度方向两侧的两个中性线直流场,各极线直流场和中性线直流场均包含进线回路、直流母线及多个馈线回路。本发明专利技术优势在于多端互联及高拓展性,与两端系统相比,多端互联的海上柔性直流换流站直流场可以实现多个换流站互联,多电源供电和多落点受电,具有较高的经济性、灵活性和可靠性,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多端互联的海上柔性直流换流站直流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上风电及柔性直流输电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端互联的海上柔性直流换流站直流场。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传统能源短缺和减少碳排放的迫切需求,全球海上风能的开发和利用快速发展,海上风能具有庞大的风能资源和广阔的海域资源,因此,深远海风电将成为未来海上风电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深远海上风电送出的并网方式主要分为高压交流输电和高压直流输电两大类,其中高压直流输电均采用柔性直流方式。其中,对于远距离深远海上风电项目而言,高压交流输电因考虑线路无功补偿问题,限制因素过多。采用远距离高压柔性直流输电在海上风电送出中具有潮流和电压可控、输送容量大、可向系统提供无功支撑等优势。现如今,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只采用两端互联输电技术,灵活性较差,若采用传统的两端直流输电系统实现多个电网之间的互联,需要多条直流传输线路,成本和运行费用很高,而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是在两端直流输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3个及3个以上换流站的直流输电,灵活性更强,控制特性更优,经济性更佳,因此在开再生能源大规模外送领域应用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多端互联的海上柔性直流换流站直流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海上柔性直流换流站直流场为由第一层直流场和堆叠于第一层直流场顶部的第二层直流场构成的双层直流场,所述第一层直流场包含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一平台以及对称布置于第一平台宽度方向两侧的两个极线直流场,所述第二层直流场包含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二平台以及对称布置于第二平台宽度方向两侧的两个中性线直流场,各极线直流场和中性线直流场均包含进线回路、直流母线及多个馈线回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多端互联的海上柔性直流换流站直流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海上柔性直流换流站直流场为由第一层直流场和堆叠于第一层直流场顶部的第二层直流场构成的双层直流场,所述第一层直流场包含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一平台以及对称布置于第一平台宽度方向两侧的两个极线直流场,所述第二层直流场包含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二平台以及对称布置于第二平台宽度方向两侧的两个中性线直流场,各极线直流场和中性线直流场均包含进线回路、直流母线及多个馈线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端互联的海上柔性直流换流站直流场,其特征在于:任一极线直流场的进线回路包含穿墙套管、桥臂电抗器、支柱绝缘子和双接地隔离开关,该极线直流场的直流母线包含管母和悬吊绝缘子,该极线直流场的馈线回路包含单接地隔离开关、高速开关、接地开关和极线电缆终端;所述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在水平面上的纵向投影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端互联的海上柔性直流换流站直流场,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线直流场的进线回路和馈线回路均包含测量保护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端互联的海上柔性直流换流站直流场,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线直流场的进线回路中,桥臂电抗器一侧连接穿墙套管,另一侧连接测量保护设备,测量保护设备另一侧连接双接地隔离开关,双接地隔离开关另一侧与直流母线电气连接;馈线回路中,单接地隔离开关一侧与直流母线电气连接,另一侧与高速开关HSS一侧电气连接,高速开关HSS另一侧配合测量保护设备和接地开关最终与极线电缆终端电气连接。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斌谢瑞黄松阁徐晗陈晴傅春翔王霄鹤施朝晖徐鸥洋殷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