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磁场产生单元、升降场单元和超导磁体及升降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0805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47
超导磁体的主磁场产生单元,包括磁体线圈(10)、超导开关(20)、二极管(30)、转换开关(40)、充电电池(50)和控制开关(60)。磁体线圈具有电流输入端(11)和电流输出端(12)。超导开关和二极管均与磁体线圈并联。转换开关能够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间切换。充电电池连接转换开关。在第一模式的情况下,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电流输入端,充电电池的负极连接电流输出端。在第二模式的情况下,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电流输出端,充电电池的负极连接电流输入端。控制开关与并联的磁体线圈、超导开关和二极管串联。该主磁场产生单元通过充电电池充放电来实现降场和升场,节省了电能。此外还提供了超导磁体及升降场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磁场产生单元、升降场单元和超导磁体及升降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导磁体的主磁场产生单元,尤其是一种利于节能的主磁场产生单元及包括该主磁场产生单元的超导磁体。此外,还涉及一种升降场单元及一种利于节能的超导磁体的升降场方法。
技术介绍
磁共振成像装置作为目前主流的医疗成像设备,在临床诊断和患者检查方面作用突出。超导磁体的主磁场产生单元为磁共振成像装置的重要功能部件,其用于形成检测所需的主磁场。在使用过程中,主磁场产生单元会经历升场(即励磁)和降场(即退磁)的过程。目前,常用的主磁场产生单元需要配备升/降场电源进行升场,在降场过程中通过升/降场电源中的二极管将电能转换成热能散掉,从而降低电路中的电流,达到降场的目的。这种方式较为浪费能源,且散出的热量需另外配备冷却系统来吸收,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导磁体的主磁场产生单元,其较为节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导磁体的升降场单元,其利于降低能耗。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导磁体,其较为节能。<br>本专利技术的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超导磁体的主磁场产生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个磁体线圈(10),其具有一个电流输入端(11)和一个电流输出端(12),电流能够在所述磁体线圈(10)中从所述电流输入端(11)流向所述电流输出端(12)以形成预定静磁场;/n一个超导开关(20),其与所述磁体线圈(10)并联;/n一个二极管(30),其与所述磁体线圈(10)并联,且其阴极连接所述电流输入端(11),其阳极连接所述电流输出端(12);/n一个转换开关(40),其能够在一个第一模式和一个第二模式间切换;/n一个充电电池(50),其连接所述转换开关(40);在所述转换开关(40)处于所述第一模式的情况下,所述充电电池(50)的...

【技术特征摘要】
1.超导磁体的主磁场产生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磁体线圈(10),其具有一个电流输入端(11)和一个电流输出端(12),电流能够在所述磁体线圈(10)中从所述电流输入端(11)流向所述电流输出端(12)以形成预定静磁场;
一个超导开关(20),其与所述磁体线圈(10)并联;
一个二极管(30),其与所述磁体线圈(10)并联,且其阴极连接所述电流输入端(11),其阳极连接所述电流输出端(12);
一个转换开关(40),其能够在一个第一模式和一个第二模式间切换;
一个充电电池(50),其连接所述转换开关(40);在所述转换开关(40)处于所述第一模式的情况下,所述充电电池(50)的正极连接所述电流输入端(11),所述充电电池(50)的负极连接所述电流输出端(12);在所述转换开关(40)处于所述第二模式的情况下,所述充电电池(50)的正极连接所述电流输出端(12),所述充电电池(50)的负极连接所述电流输入端(11);以及
一个控制开关(60),其与并联的所述磁体线圈(10)、所述超导开关(20)和所述二极管(30)串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磁场产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磁场产生单元还包括一个电压转换器(70),其连接所述转换开关(40);在所述转换开关(40)处于所述第一模式的情况下,所述充电电池(50)的正极连接所述电压转换器(70)的输入端,所述电压转换器(7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流输入端(11);在所述转换开关(40)处于所述第二模式的情况下,所述充电电池(50)的正极连接所述电压转换器(70)的输出端,所述电压转换器(7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输出端(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磁场产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开关(40)的结构形式设置为分立式或集成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磁场产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磁场产生单元还包括一个补电模块,其能够连接所述充电电池(50);所述补电模块用于连接电网,以给所述充电电池(50)充电。


5.超导磁体的升降场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第一接线端(51);
一个第二接线端(52);
一个二极管(30),其阴极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51),其阳极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52);
一个转换开关(40),其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51)和所述第二接线端(52),并能够在一个第一模式和一个第二模式间切换;
一个充电电池(50),其连接所述转换开关(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廷强汪坚敏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