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评价纳米污染物或纳米颗粒协同污染物对植物毒性效应的盆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0796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评价纳米污染物或纳米颗粒协同污染物对植物毒性效应的盆栽装置,包括外层盆体,在外层盆体内部底部可拆卸设置有内层盆体,外层盆体与内层盆体之间形成外层腔体,所述内层盆体为夹层结构,在该夹层内可拆卸插装有半透膜,在内层盆体的夹层结构内侧设置有若干条单元纵向滑道,在每个单元纵向滑道内滑动插装有采样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科学合理、结构使用方便,通过夹层结构、滑道结构实现分层位取样功能,适用于水培实验和土培实验,精准评价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和因纳米污染物和纳米颗粒协同污染物浓度分异所造成的植物毒性效应,使用效果好,适用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评价纳米污染物或纳米颗粒协同污染物对植物毒性效应的盆栽装置
本技术属于环境保护领域,涉及土壤污染物监测技术,尤其是一种用于评价纳米污染物或纳米颗粒协同污染物对植物毒性效应的盆栽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一些纳米污染物,例如,纳米塑料、纳米银、纳米二氧化钛等和纳米颗粒协同污染物,例如土壤铁矿物胶体吸附的重金属或纳米塑料吸附的有机污染物可以被植物根系吸收,影响植物生长和农作物产量。这些污染物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因此纳米污染物或纳米颗粒协同污染物对植物,特别是农作物的毒性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采用盆栽实验完成。但现阶段盆栽装置相对传统、简单,无法针对纳米污染物在水中凝聚和在土壤中释放/沉积产生的不同层位浓度差异精准评价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及由此产生的差异性毒性效应。另外,由于纳米污染物难以制取或成本较高,传统的盆栽装置需要的纳米污染物量大,成本较高。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待解决技术问题如下:(1)针对纳米污染物在水中凝聚和在土壤中释放/沉积产生的不同层位浓度差异,设置分层位取样装置(水培实验:不同层位的溶液,土培实验:不同层位的土壤孔隙水)精准评价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及由此产生的差异性毒性效应;(2)通过设置一定孔隙的半透膜,允许水分和一些水溶性离子和养分离子通过,而将纳米污染物或纳米颗粒协同污染物阻隔在植物根系周围,节省纳米污染物用量,降低实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评价纳米污染物或纳米颗粒协同污染物对植物毒性效应的盆栽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纳米污染物在水中凝聚和在土壤中释放/沉积产生的不同层位浓度差异导致的无法精确评价浓度差异对作物毒性的问题,并且针对不同实验改变分层取样器布设数量和位置,同时将纳米污染物或纳米颗粒协同污染物阻隔在植物根系周围,节省纳米污染物用量,降低实验成本。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评价纳米污染物或纳米颗粒协同污染物对植物毒性效应的盆栽装置,包括外层盆体,在外层盆体内部底部可拆卸设置有内层盆体,外层盆体与内层盆体之间形成外层腔体,所述内层盆体为夹层结构,在该夹层内可拆卸插装有半透膜,在内层盆体的夹层结构内侧设置有若干条单元纵向滑道,在每个单元纵向滑道内滑动插装有采样器。而且,所述的内层盆体夹层结构为骨架结构,所述的半透膜呈圆筒状插装在内层盆体的夹层中,两侧通过固定条固定,上部通过若干固定夹固定,包裹在单元纵向滑道外,使得内层盆体内形成内层腔体。而且,所述的采样器包括采样管和采样头,采样头固定在滑动安装块上,该滑动安装块滑动安装在纵向滑道中,采样管连接采样头,采样管的活动端从纵向滑道中引出。而且,内层盆体通过固定卡台设置在外层盆体底部,在固定卡台和内层盆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垫。而且,所述的采样头为陶瓷多孔采样头,为5-20ml不带针头的医用针筒,孔径允许纳米污染物或纳米颗粒顺畅通过,采样头上端与采样管相连,采样管为橡胶细管。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技术的内层盆体为夹层结构,可以固定并保护半透膜,且方便更换和重复使用,通过设置一定孔隙的半透膜,在不影响水分和养分运移的情况下,将纳米污染物或纳米颗粒协同污染物阻隔在植物根系周围,节省纳米污染物用量,降低实验成本。2、本技术在内层盆体的夹层结构内侧设置有若干条单元纵向滑道,在每个单元纵向滑道内滑动插装有采样器,通过滑道结构可针对不同实验改变分层取样器布设数量和位置,适用于多种采样试验,适应性强。3、本技术设计科学合理、结构使用方便,通过夹层结构、滑道结构实现分层位取样功能,适用于水培实验和土培实验,精准评价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和因纳米污染物和纳米颗粒协同污染物浓度分异所造成的植物毒性效应,使用效果好,适用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内层盆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用于评价纳米污染物或纳米颗粒协同污染物对植物毒性效应的盆栽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外层盆体4,在外层盆体内部底部可拆卸设置有内层盆体5,外层盆体与内层盆体之间形成外层腔体3,所述内层盆体为夹层结构,在该夹层内可拆卸插装有半透膜2,在内层盆体的夹层结构内侧设置有若干条单元纵向滑道8,在每个单元纵向滑道内滑动插装有采样器。如图3所示,所述的内层盆体夹层结构为骨架结构,所述的半透膜呈圆筒状插装在内层盆体的夹层中,两侧通过固定条13固定,上部通过若干固定夹1固定,包裹在单元纵向滑道外,使得内层盆体内形成内层腔体12。所述的采样器包括采样管11和采样头10,采样头固定在滑动安装块6上,该滑动安装块滑动安装在纵向滑道中,采样管连接采样头,采样管的活动端从纵向滑道中引出。内层盆体通过固定卡台9设置在外层盆体底部7,在固定卡台和内层盆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固定内层盆体后防止土壤或水分从底部通过、渗漏。所述的采样头为陶瓷多孔采样头,为5-20ml不带针头的医用针筒,孔径允许纳米污染物或纳米颗粒顺畅通过,采样头上端与采样管相连,采样管为橡胶细管。实验过程中,将植物种植在内层盆体中,并在内层和外层盆体形成的内层腔体和外层腔体分别装填有纳米污染物(纳米颗粒负载污染物)的土壤(或溶液)和没有纳米污染物(纳米颗粒负载污染物)的土壤(或溶液),然后进行植物培养,监测纳米污染物(纳米颗粒负载污染物)迁移(聚沉),以及响应的植物毒性影响。本技术通过设置一定孔隙的半透膜,在不影响水分和养分运移的情况下,将纳米污染物或纳米颗粒协同污染物阻隔在植物根系周围,节省纳米污染物用量,降低实验成本。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技术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评价纳米污染物或纳米颗粒协同污染物对植物毒性效应的盆栽装置,包括外层盆体,其特征在于:在外层盆体内部底部可拆卸设置有内层盆体,外层盆体与内层盆体之间形成外层腔体,所述内层盆体为夹层结构,在该夹层内可拆卸插装有半透膜,在内层盆体的夹层结构内侧设置有若干条单元纵向滑道,在每个单元纵向滑道内滑动插装有采样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评价纳米污染物或纳米颗粒协同污染物对植物毒性效应的盆栽装置,包括外层盆体,其特征在于:在外层盆体内部底部可拆卸设置有内层盆体,外层盆体与内层盆体之间形成外层腔体,所述内层盆体为夹层结构,在该夹层内可拆卸插装有半透膜,在内层盆体的夹层结构内侧设置有若干条单元纵向滑道,在每个单元纵向滑道内滑动插装有采样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评价纳米污染物或纳米颗粒协同污染物对植物毒性效应的盆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层盆体夹层结构为骨架结构,所述的半透膜呈圆筒状插装在内层盆体的夹层中,两侧通过固定条固定,上部通过若干固定夹固定,包裹在单元纵向滑道外,使得内层盆体内形成内层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评价纳米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杰陈雅丽翁莉萍李永涛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