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慧安全用电的温度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0660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温度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智慧安全用电的温度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外壳和传感器芯体,防护外壳的外侧与传感器外壳之间的夹缝处设置有吸湿棉,通风口的内部纵向设置有透风防潮膜,往复丝杆的外侧设置有微型电机,且往复丝杆与冷却腔为转动连接,往复丝杆的表面螺接有螺母块,螺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温度传感器内外气体的流动性,保障其内部的散热降温效果,同时,吸湿棉和透风防潮膜能够进一步将气流中的水蒸汽进行全面地吸附清除;且实现了有效地扩大散热风扇的吹风面积,使得传感器芯体所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地释放,进一步提升了该温度传感器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慧安全用电的温度传感器
本技术涉及温度传感器
,具体为一种新型智慧安全用电的温度传感器。
技术介绍
温度传感器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其一般由传感器外壳和传感器芯体构成,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温度传感器在使用时由于本身不具备散热的功能,导致在不同的环境下,温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受到限制,尤其是在过于炎热的环境下和潮湿的环境下,其内部传感器芯体极其容易出现损坏,影响了温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智慧安全用电的温度传感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度传感器本身不具备散热功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智慧安全用电的温度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外壳和传感器芯体,所述传感器外壳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传感器芯体,所述防护外壳的外侧与传感器外壳之间的夹缝处设置有吸湿棉,所述传感器外壳两侧的下方贯穿连通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的内部纵向设置有透风防潮膜,所述传感器外壳内腔的上方设置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和防护外壳之间通过散热口相连通,所述散热口的内部横向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内部贯穿连通有透气孔,所述冷却腔的顶部贯穿连通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内部横向设置有防尘网,所述冷却腔的内腔横向设置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的外侧设置有微型电机,且往复丝杆与冷却腔为转动连接,所述往复丝杆的表面螺接有螺母块,所述螺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优选的,所述传感器外壳和防护外壳均为导热材质制成。优选的,所述螺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冷却腔内腔的顶部设置有与限位块相卡合滑移的限位槽。优选的,所述散热口的内径小于散热风扇的单向水平移动距离;且散热口的内径等于传感器芯体的直径。优选的,多个所述透气孔于水平方向上呈等距分布,且透气孔的槽宽小于防尘网的网孔孔径。优选的,所述微型电机和散热风扇均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且微型电机的输出端与往复丝杆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新型智慧安全用电的温度传感器,在该温度传感器进行使用过程中,可启动散热风扇,使得散热风扇带动周围空气形成气流,穿过透气孔,带动传感器芯体工作中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流动,起到散热降温的效果;同时,通过通风口和进风口的相互作用下,使得传感器外壳内部达到通风的效果,以便将其内部的热量与外界冷空气进行置换,以便降低其内部的高温温度,而在气流进行流动的过程中,吸湿棉和透风防潮膜既能够保障气流顺畅的流动效果,又能够将气流中的水蒸汽进行全面地吸附,避免其长时间与传感器芯体相接触,导致其内部电子零件受潮,影响温度传感器的正常使用;通过温度传感器内外气体的流动性,保障其内部的散热降温效果,同时,吸湿棉和透风防潮膜能够进一步将气流中的水蒸汽进行全面地吸附清除,避免温度传感器内部电子零件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影响其使用效果。2、该种新型智慧安全用电的温度传感器,启动微型电机,使得往复丝杆发生转动,通过限位块和限位槽的卡合滑移配合下,带动螺母块于往复丝杆上进行水平来回移动,以便带动散热风扇进行同步水平移动,扩大传感器芯体的吹风面积;实现了有效地扩大散热风扇的吹风面积,使得传感器芯体所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地释放,进一步提升了该温度传感器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传感器外壳1、传感器芯体2、防护外壳3、吸湿棉4、通风口5、透风防潮膜6、微型电机7、往复丝杆8、螺母块9、散热风扇10、冷却腔11、进风口12、防尘网13、散热口14、弧形板15、透气孔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智慧安全用电的温度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外壳1和传感器芯体2,传感器外壳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外壳3,防护外壳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传感器芯体2,防护外壳3的外侧与传感器外壳1之间的夹缝处设置有吸湿棉4,传感器外壳1两侧的下方贯穿连通有通风口5,通风口5的内部纵向设置有透风防潮膜6,传感器外壳1内腔的上方设置有冷却腔11,冷却腔11和防护外壳3之间通过散热口14相连通,散热口14的内部横向设置有弧形板15,弧形板15的内部贯穿连通有透气孔16,冷却腔11的顶部贯穿连通有进风口12,进风口12的内部横向设置有防尘网13,冷却腔11的内腔横向设置有往复丝杆8,往复丝杆8的外侧设置有微型电机7,且往复丝杆8与冷却腔11为转动连接,往复丝杆8的表面螺接有螺母块9,螺母块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10。进一步的,传感器外壳1和防护外壳3均为导热材质制成,有助于提升该传感器的散热效果,同时,方便传感器外壳1和防护外壳3之间的吸湿棉4能够与外界高温相接触后,将其所吸收的水蒸气进行快速地挥发,保障其后续持续性的吸湿防潮效果。进一步的,螺母块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冷却腔11内腔的顶部设置有与限位块相卡合滑移的限位槽,有助于在往复丝杆8发生转动时,使得螺母块9能够于往复丝杆8上进行水平往复移动,从而扩大散热风扇10的散热面积,增强温度传感器的降温冷却效果。进一步的,散热口14的内径小于散热风扇10的单向水平移动距离;且散热口14的内径等于传感器芯体2的直径,有助于将传感器芯体2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尽可能地释放至外界中,提升其散热效果。进一步的,多个透气孔16于水平方向上呈等距分布,且透气孔16的槽宽小于防尘网13的网孔孔径,能够进一步增强该温度传感器的防尘效果,避免外界粉尘进入到该温度传感器内部,使其内部电子零件蒙尘,影响使用效果。进一步的,微型电机7和散热风扇10均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且微型电机7的输出端与往复丝杆8转动连接。工作原理:首先将该温度传感器整体安装于指点的检测区域内,进行通电检测工作,随后,在该温度传感器进行使用过程中,可启动散热风扇10,使得散热风扇10带动周围空气形成气流,穿过透气孔16,带动传感器芯体2工作中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流动,起到散热降温的效果;同时启动微型电机7,使得往复丝杆8发生转动,通过限位块和限位槽的卡合滑移配合下,带动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智慧安全用电的温度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外壳(1)和传感器芯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外壳(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外壳(3),所述防护外壳(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传感器芯体(2),所述防护外壳(3)的外侧与传感器外壳(1)之间的夹缝处设置有吸湿棉(4),所述传感器外壳(1)两侧的下方贯穿连通有通风口(5),所述通风口(5)的内部纵向设置有透风防潮膜(6),所述传感器外壳(1)内腔的上方设置有冷却腔(11),所述冷却腔(11)和防护外壳(3)之间通过散热口(14)相连通,所述散热口(14)的内部横向设置有弧形板(15),所述弧形板(15)的内部贯穿连通有透气孔(16),所述冷却腔(11)的顶部贯穿连通有进风口(12),所述进风口(12)的内部横向设置有防尘网(13),所述冷却腔(11)的内腔横向设置有往复丝杆(8),所述往复丝杆(8)的外侧设置有微型电机(7),且往复丝杆(8)与冷却腔(11)为转动连接,所述往复丝杆(8)的表面螺接有螺母块(9),所述螺母块(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慧安全用电的温度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外壳(1)和传感器芯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外壳(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外壳(3),所述防护外壳(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传感器芯体(2),所述防护外壳(3)的外侧与传感器外壳(1)之间的夹缝处设置有吸湿棉(4),所述传感器外壳(1)两侧的下方贯穿连通有通风口(5),所述通风口(5)的内部纵向设置有透风防潮膜(6),所述传感器外壳(1)内腔的上方设置有冷却腔(11),所述冷却腔(11)和防护外壳(3)之间通过散热口(14)相连通,所述散热口(14)的内部横向设置有弧形板(15),所述弧形板(15)的内部贯穿连通有透气孔(16),所述冷却腔(11)的顶部贯穿连通有进风口(12),所述进风口(12)的内部横向设置有防尘网(13),所述冷却腔(11)的内腔横向设置有往复丝杆(8),所述往复丝杆(8)的外侧设置有微型电机(7),且往复丝杆(8)与冷却腔(11)为转动连接,所述往复丝杆(8)的表面螺接有螺母块(9),所述螺母块(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健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黔平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