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合线引导的图像拼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0591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缝合线引导的图像拼接方法,用于有效融合多幅图像的重叠区域,能够去除拼接过程中产生的伪影,达到全方位展示一个视点场景的目的。该方法主要针对公共区域的特征点匹配,由聚类方法获得匹配特征的分布,不同的聚类簇构成一个全景单应性假设,然后利用最小能量化问题查找不同全景假设的最佳缝合线,再根据缝合线融合,从而在全景单应性假设中获取最优拼接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同一个视点不同图像的拼接,展示了同一视点的大视野图像,同时缝合线引导的图像拼接方法有容忍小视差拼接的能力;不同对齐假设更加的接近较好的全景拼接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缝合线引导的图像拼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图像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缝合线引导的图像拼接方法。
技术介绍
图像拼接是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主要作用是把同一视点中各个摄像机采集的图像,利用图像拼接技术制作宽视野图像的过程。全景拼接在实际的应用中,包括全景看房、全景直播、卫星图像拼接、虚拟场景、车载系统监控、安防监控、无人机全景拍摄等,存在着广泛的应用,涉及到民用与军用的各个领域。从摄像头的运动情况分析,可以分为运动摄像机与固定摄像机两种拼接。目前大部分的应用是基于固定摄像机,固定摄像机的图像拼接包括两个方面:特征匹配的图像拼接与标定的图像拼接。两者有一定的区别与联系:联系,它们都是为了寻找摄像机间的位置参数构建全景图;区别,前者通过检测图像中明显的特征来计算相邻相机的关系,后者通过公共区域标定物的位置,计算相机之间的内外参数获取相邻相机的关系。后续图像拼接的融合阶段步骤完全一致。传统的图像拼接欲达到较好的结果,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多个摄像头拍摄的场景近视为一个平面;多个摄像头围绕一个光心旋转拍摄。满足前者的条件只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缝合线引导的图像拼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图像特征匹配:特征提取待拼接的两幅图像,匹配图像中的特征,得到两幅图像的匹配特征点对;/n步骤2:匹配特征点聚类:通过图中物体类别自定义聚类簇数,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分组匹配的特征点对,获取各个簇的匹配特征坐标点集;/n步骤3:计算各个簇单应性假设:针对提取的各个簇的匹配特征坐标点集,利用随机采样一致剔除外点计算不同组的单应性变换矩阵,作为不同拼接结果的对齐假设;/n步骤4:查找最佳缝合线:针对每个对齐假设,通过单应性变换计算源图变换后的坐标,用计算的坐标截取目标图像与变换图像的公共区域,然后计算两幅图像公共区域的能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合线引导的图像拼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图像特征匹配:特征提取待拼接的两幅图像,匹配图像中的特征,得到两幅图像的匹配特征点对;
步骤2:匹配特征点聚类:通过图中物体类别自定义聚类簇数,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分组匹配的特征点对,获取各个簇的匹配特征坐标点集;
步骤3:计算各个簇单应性假设:针对提取的各个簇的匹配特征坐标点集,利用随机采样一致剔除外点计算不同组的单应性变换矩阵,作为不同拼接结果的对齐假设;
步骤4:查找最佳缝合线:针对每个对齐假设,通过单应性变换计算源图变换后的坐标,用计算的坐标截取目标图像与变换图像的公共区域,然后计算两幅图像公共区域的能量矩阵,采用动态规划迭代查找能量矩阵的最小能量和路径作为最佳缝合线;
步骤5:筛选最优融合图像:针对每个对齐假设的最佳缝合线,融合公共区域像素,得到不同的全景融合图,选择图像质量最优的融合结果作为最终的全景拼接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合线引导的图像拼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由SIFT或SURF特征提取方法获得待拼接图像的特征点,利用BF或FLANN匹配方法,对每个特征点描述子用K近邻算法获得2个最优匹配,判断2个最优匹配的距离,如果两者描述子的距离比大于75%则丢弃该特征点的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缝合线引导的图像拼接方法,其特征在于,特征匹配时,如果对性能要求较高则采用SURF特征提取,如果对拼接质量要求较高则采用SIFT特征算法。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缝合线引导的图像拼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根据源图像的特征点坐标,用K-Means聚类方法分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黄丹罗华军沈平生李金洋祁宗蔡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高新区飞马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