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泥沙河流的船闸淤积处理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0579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多泥沙河流的船闸淤积处理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根据多泥沙河流的下游河道演变特征、滩地分布情况和工程分布情况确定航道总体布置方案,航道总体布置方案包括航道枢纽布置和航道连接路线及周边地形;根据航道枢纽布置和多泥沙河流的水流条件,确定船闸通航特征水位;根据航道连接线路及周边地形,确定沉沙池平面布置型式及规模;根据船闸特征水位和沉沙池平面布置型式及规模,确定沉沙池运行的水力条件和泥沙特征指标;根据沉沙池运行的水力条件和泥沙特征指标,分析计算不同运行工况下,沉沙池的沉降率及淤积速率;根据沉沙池的沉降率及淤积速率,确定沉沙池的淤积处理方式和处理周期。通过该技术方案,提高船闸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泥沙河流的船闸淤积处理方法及装置
本公开涉及工程泥沙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多泥沙河流的船闸淤积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因船闸淤积处理技术不当是影响船闸正常运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多泥沙河流中,船闸淤积对航道运行起到制约作用。如60年代曾建设京杭运河连接黄河的入黄船闸,因泥沙淤积严重,建设不久就停止营运无法使用,京杭运河也一直未能实现南、北贯通。淤积原因主要是船闸充水时,黄河大量含沙水流输入船闸,导致闸室和下游引航道淤积。黄河下游高村以上河段,河道宽浅、水流散乱,主流摆动频繁,为游荡型河段,两岸大堤之间的距离平均为9.2km,最宽处20km。为了减少洪水淹没风险,船闸需布置在大堤处,鉴于黄河含沙量高的特性,为避免船闸下游引航道淤积、影响航道运行,需要提出一种适用于多泥沙河流船闸淤积处理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多泥沙河流的船闸淤积处理方法及装置,用以提高船闸运行效率。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多泥沙河流的船闸淤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所述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泥沙河流的船闸淤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根据所述多泥沙河流的下游河道演变特征、滩地分布情况和工程分布情况确定航道总体布置方案,其中,航道总体布置方案包括航道枢纽布置和航道连接路线及周边地形;/n根据所述航道枢纽布置和所述多泥沙河流的水流条件,确定船闸通航特征水位;/n根据所述航道连接线路及周边地形,确定沉沙池平面布置型式及规模;/n根据所述船闸特征水位和沉沙池平面布置型式及规模,确定沉沙池运行的水力条件和泥沙特征指标;/n根据所述沉沙池运行的水力条件和泥沙特征指标,分析计算不同运行工况下,沉沙池的沉降率及淤积速率;/n根据所述沉沙池的沉降率及淤积速率,确定所述沉沙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泥沙河流的船闸淤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多泥沙河流的下游河道演变特征、滩地分布情况和工程分布情况确定航道总体布置方案,其中,航道总体布置方案包括航道枢纽布置和航道连接路线及周边地形;
根据所述航道枢纽布置和所述多泥沙河流的水流条件,确定船闸通航特征水位;
根据所述航道连接线路及周边地形,确定沉沙池平面布置型式及规模;
根据所述船闸特征水位和沉沙池平面布置型式及规模,确定沉沙池运行的水力条件和泥沙特征指标;
根据所述沉沙池运行的水力条件和泥沙特征指标,分析计算不同运行工况下,沉沙池的沉降率及淤积速率;
根据所述沉沙池的沉降率及淤积速率,确定所述沉沙池的淤积处理方式和处理周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泥沙河流的下游河道演变特征、滩地分布情况和工程分布情况确定航道总体布置方案,包括:
根据所述多泥沙河流的下游横断面形态和主流线变化情况,确定所述下游河道演变特征;
根据所述滩地分布情况和工程分布情况确定河流穿越位置和目标穿越方案;
根据所述河流穿越位置和目标穿越方案,确定航道总体布置方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航道枢纽布置和所述多泥沙河流的水流条件,确定船闸通航特征水位,包括:
根据主河道上下游水文站确定不同保证率流量下水位;
选择主河道最低通航水位,在现状水位基础上考虑航道未来淤积趋势确定最高通航水位;
船闸下游引航道水位根据主河道两岸的水利工程运用情况及通航标准,确定最高及最低通航特征水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第一计算公式确定沉沙池运行的水力条件和泥沙特征指标,包括:






式中,S表示时段平均入池含沙量(kg/m3);Si表示河道日平均含沙量(kg/m3);Qn表示河道日平均流量(m3/s);Qd表示设计引用流量(m3/s);Qi表示实际引用日平均流量(m3/s);T表示时段天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计算不同运行工况下,沉沙池的沉降率及淤积速率,包括:
采用一维非饱和输沙法进行沉沙池沉降计算分析,将工作段划分成若干池段,池段号以k表示,粒径组用i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表示k池段上、下断面分组含沙量(kg/m3);ηik表示k池段分组泥沙沉降率;表示粒径组的平均沉速(m/s);αik表示k池段粒径组的恢复饱和系数;Lk表示k池段的计算长度(m);q表示平均单宽流量[m3/(s·m)]。


6.一种多泥沙河流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良刘继祥陈松伟鲁俊段文龙吴默溪胡笑妍慕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