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工作人员工作路径追踪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电站工作人员工作路径追踪方法,特别涉及变电站工作人员工作监控视频处理,属于视频智能分析处理
技术介绍
变电站内线路与设备通有超高电压,确保变电站内工人工作符合安全流程是确保电力系统单位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为此,需建立完备的强电场生产环境下危险要素的检测能力。传统的危险要素检查多依赖于传感器或者人工观察来检测,存在检测危险种类少,检测精度差以及报警时间长的问题。近年来在部分地区普及的变电站智能监控技术,是通过UWB(超宽带)无线定位技术,在监控区域类建设定位基站,工作人员进入监控区作业时携带定位标签,然后根据无线电信号的接收,计算出当前时刻信号源(工作人员)离定位基站的距离,从而对监控区内的信号源进行准确定位,并进行追踪。这种定位技术的优点是精度高,能耗小,抗干扰。能够对工作人员的位置定位达到精度10厘米,并不受变电站内强磁场环境的影响。但是这种传统的追踪技术依赖于工人携带的定位标签与基站之间的信号接收,不能实现人员识别,也不能对违规情况做出判别。 >此外,部分变电站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站工作人员工作路径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工作人员工作路径追踪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nStep1、获取当前工单信息;/nStep2、核查工作人员身份与穿戴规范;/nStep3、获取路径信息,规划作业路径;/nStep4、人员追踪,路径核对;/nStep5、违规报警与日志记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工作人员工作路径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工作人员工作路径追踪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tep1、获取当前工单信息;
Step2、核查工作人员身份与穿戴规范;
Step3、获取路径信息,规划作业路径;
Step4、人员追踪,路径核对;
Step5、违规报警与日志记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工作人员工作路径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tep1中,根据变电站的工作制度,每一次作业都会记录在案,通过内网直接获取当前作业的工单文档,通过字符正则处理提取当前任务信息,包括员工工号、姓名、任务种类、需巡检或检修的设备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工作人员工作路径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tep2中,使用目标检测算法,在工作人员进入变电站设备区域之前对工作人员的着装与身份进行识别,从工单处获取的需要识别的目标对象包括:工牌号、安全带、安全帽、工作服;使用经过改进的YOLOv3算法对变电站常见对象进行训练识别;YOLOv3算法是基于区域的卷积神经网络R-CNN的检测方法,切分图像时仅选择部分区域,再利用卷积网络,提取特征,利用SVM分类器进行目标分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工作人员工作路径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tep2中,目标检测算法中的改进的YOLOv3算法的选取候选区的选择性搜索改进方法包括:
输入:一张彩色图片;
输出:候选box区;
算法执行前,先初始化一个区域集合R={r1,r2,...rn}与空的相似度的区域集合
对于所有相邻的区域(ri,rj),按照相似度规则计算相似度s(ri,rj),并计算S=S∪s(ri,rj),即所有领域的相似度集合;
如果
(1)获取S中相似度最高的一对区域:s(ri,sj)=max(S);
(2)合并最相似的两个区域:rt=ri∪rj;
(3)从S中去掉和ri,rj相邻的相似区域;
(4)计算合并后的区域及其领域的相似度集合:S=S∪St,R=R∪Rt;
(5)重复上述步骤(1)-(4)直至S为空;
最后集合R中的结果就是定位的矩形区域;对于相似度的计算,使用颜色、纹理、尺寸不同度量方式的叠加和:
s(ri,rj)=a1scolour(ri,rj)+a2stexture(ri,rj)+a3ssize(ri,rj)+a4sfill(ri,rj)a∈{0,1}(1)
当检测到欲进入设备区的工作人员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泉,杨定光,崔政,李雅特,王浩兵,彭玉林,刘楠,李永超,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西双版纳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