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0347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灯座,包括螺头座,所述螺头座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铆接固定有螺旋杯以及通过铆接固定,位于螺旋杯底部中心的抵触弹片,还包括外罩,所述外罩正面位置其中心设有外伸的筒口,所述螺旋杯位于筒口内,所述筒口背向外罩正面的一端设有延伸至外罩内的对接段,所述对接段上设有卡合部,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卡合部对接卡合的卡合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生产组装,且能有效防止螺旋杯脱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灯座
本技术涉及照明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灯座。
技术介绍
灯座用原装灯泡,现有的螺口灯座一般分为固定式及悬挂式,固定式是指固定于墙面上的灯座,悬挂式是指通过电源线固定且呈悬挂状态的灯座;其中,固定式灯座一般将螺头座与外罩一体连接固定,因此在装配式,尤其是在螺旋杯以及抵触弹片的装配铆接中,由于外罩的体积影响,会严重影响装配效率,外加一体式结构的固定式灯座在螺旋杯、抵触弹片的装配时需要从外罩的筒口前端置入到筒口内,不便放置及定位,同时在后期使用时,由于灯泡的旋入会在螺旋杯上施加反向预紧力,导致螺旋杯想外退出,而固定螺旋杯的仅仅是装配铆接过程中的铆钉,一旦铆钉脱落,灯泡就会随着螺旋杯一同从筒口内脱出发生坠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生产组装,且能有效防止螺旋杯脱落的灯座。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灯座,包括螺头座,所述螺头座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铆接固定有螺旋杯以及通过铆接固定,位于螺旋杯底部中心的抵触弹片,还包括外罩,所述外罩正面位置其中心设有外伸的筒口,所述螺旋杯位于筒口内,所述筒口背向外罩正面的一端设有延伸至外罩内的对接段,所述对接段上设有卡合部,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卡合部对接卡合的卡合爪。上述结构中,通过将螺头座与外罩分体设置,在安装时只需要将螺旋杯及抵触弹片放置于固定座上进行铆接固定即可,不受外罩及筒口的影响,保证组装装配空间的充沛性,以此提高安装效率,在安装完成后将固定座卡入对接段即可实现两者的对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同时可有效减少废品率,提高经济效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合部为在对接段外壁沿对接段周向方向均布开设的卡合槽;所述固定座朝向螺旋杯的一面设有可套于对接段外壁的环形定位套,所述卡合爪位于环形定位套端部与卡合槽卡合。上述结构中,环形定位套可为固定座与对接段之间起到对接定位作用,而后通过卡合爪与卡合槽卡合实现固定座在对接段轴向方向上的固定,具有固定方便的优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旋杯的杯口处设有向外扩张的喇叭口;所述筒口外伸端的内壁设有收口,所述喇叭口与收口朝向螺旋杯一面的端面相抵。上述结构中,由于螺头座与外罩在装配时,螺旋杯是从筒口的后端(即对接段)置入,因此喇叭口能与收口端面相抵以此阻止螺旋杯往筒口前端方向脱出,即使在灯泡旋入后将螺旋杯向外顶的状态下,依旧能通过收口抵住螺旋杯,从而实现有效防脱。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罩底面设有尾盖,所述外罩上设有螺丝孔,所述尾盖上设有与螺丝孔对应的通孔。上述结构中,尾盖用于保护位于外罩内的螺头座,在外罩固定时,螺钉从螺丝孔穿过并穿过通孔对外罩进行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座背向螺旋杯的一面设有加强板,所述螺旋杯、抵触弹片均通过铆筒与固定座、加强板铆接固定。上述结构中,加强板优选为玻纤板,加强板可提高固定座的强度,减少铆筒铆接时对固定座的挤压损伤,同时便于后期对铆筒进行上锡焊接连接电源线时减少对固定座的热影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将螺头座与外罩分体设置,在安装时只需要将螺旋杯及抵触弹片放置于固定座上进行铆接固定即可,不受外罩及筒口的影响,保证组装装配空间的充沛性,以此提高安装效率,在安装完成后将固定座卡入对接段即可实现两者的对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同时可有效减少废品率,提高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罩半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前视方向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后视方向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前视方向螺头座爆炸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后视方向螺头座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含义:10-螺头座;11-固定座;111-卡合爪;112-环形定位套;12-螺旋杯;121-喇叭口;13-抵触弹片;14-加强板;15-铆筒;20-外罩;201-螺丝孔;21-筒口;211-收口;22-对接段;221-卡合部;2211-卡合槽;23-尾盖;231-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参考图1至图6,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灯座,包括螺头座10,所述螺头座10包括固定座11,所述固定座11上铆接固定有螺旋杯12以及通过铆接固定,位于螺旋杯12底部中心的抵触弹片13,还包括外罩20,所述外罩20正面位置其中心设有外伸的筒口21,所述螺旋杯12位于筒口21内,所述筒口21背向外罩20正面的一端设有延伸至外罩20内的对接段22,所述对接段22上设有卡合部221,所述固定座11上设有与卡合部221对接卡合的卡合爪111。上述结构中,通过将螺头座10与外罩20分体设置,在安装时只需要将螺旋杯12及抵触弹片13放置于固定座11上进行铆接固定即可,不受外罩20及筒口21的影响,保证组装装配空间的充沛性,以此提高安装效率,在安装完成后将固定座11卡入对接段22即可实现两者的对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同时可有效减少废品率,提高经济效益。本实施例中,所述卡合部221为在对接段22外壁沿对接段22周向方向均布开设的卡合槽2211;所述固定座11朝向螺旋杯12的一面设有可套于对接段22外壁的环形定位套112,所述卡合爪111位于环形定位套112端部与卡合槽2211卡合。上述结构中,环形定位套112可为固定座11与对接段22之间起到对接定位作用,而后通过卡合爪111与卡合槽2211卡合实现固定座11在对接段22轴向方向上的固定,具有固定方便的优点。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旋杯12的杯口处设有向外扩张的喇叭口121;所述筒口21外伸端的内壁设有收口211,所述喇叭口121与收口211朝向螺旋杯12一面的端面相抵。上述结构中,由于螺头座10与外罩20在装配时,螺旋杯12是从筒口21的后端(即对接段22)置入,因此喇叭口121能与收口211端面相抵以此阻止螺旋杯12往筒口21前端方向脱出,即使在灯泡旋入后将螺旋杯12向外顶的状态下,依旧能通过收口211抵住螺旋杯12,从而实现有效防脱。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罩20底面设有尾盖23,所述外罩20上设有螺丝孔201,所述尾盖23上设有与螺丝孔201对应的通孔231。上述结构中,尾盖23用于保护位于外罩20内的螺头座10,在外罩20固定时,螺钉从螺丝孔201穿过并穿过通孔231对外罩20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11背向螺旋杯12的一面设有加强板14,所述螺旋杯12、抵触弹片13均通过铆筒15与固定座11、加强板14铆接固定。上述结构中,加强板14优选为玻纤板,加强板14可提高固定座11的强度,减少铆筒15铆接时对固定座11的挤压损伤,同时便于后期对铆筒15进行上锡焊接连接电源线时减少对固定座11的热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灯座,包括螺头座,所述螺头座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铆接固定有螺旋杯以及通过铆接固定,位于螺旋杯底部中心的抵触弹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罩,所述外罩正面位置其中心设有外伸的筒口,所述螺旋杯位于筒口内,所述筒口背向外罩正面的一端设有延伸至外罩内的对接段,所述对接段上设有卡合部,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卡合部对接卡合的卡合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座,包括螺头座,所述螺头座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铆接固定有螺旋杯以及通过铆接固定,位于螺旋杯底部中心的抵触弹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罩,所述外罩正面位置其中心设有外伸的筒口,所述螺旋杯位于筒口内,所述筒口背向外罩正面的一端设有延伸至外罩内的对接段,所述对接段上设有卡合部,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卡合部对接卡合的卡合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为在对接段外壁沿对接段周向方向均布开设的卡合槽;所述固定座朝向螺旋杯的一面设有可套于对接段外壁的环形定位套,所述卡合爪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云杰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