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建筑设计方法和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0195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39
本申请涉及一种临时建筑设计方法,包括:获取当前输入的临时建筑设计信息,并根据临时建筑设计信息推送相应的参数配置列表;读取基于参数配置列表所输入的配置信息,并调用与临时建筑设计信息中的功能区域相对应的布置规则,基于临时建筑设计信息和配置信息按照布置规则生成相应的临时建筑设计方案;采用3D渲染引擎方法通过标准模型库中的基本模型对临时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计算和渲染,构建得到临时建筑设计模型。其通过调用相关的布置规则构建得到临时建筑设计方案,并采用3D渲染引擎方法通过标准模型库中的基本模型对临时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计算和渲染,实现了临时建筑设计方案的三维模型化展示,从而更便于提高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临时建筑设计方法和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建筑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临时建筑设计方法和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国家电网公司为提高输变电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管理水平,加强了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其中,安全文件施工标准化管理指的是通过落实工程建设参建各方安全管理的责任,开展全过程管理和监督检查,实现输变电过程安全制度执行标准化、安全设施标准化、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标准化、现场布置标准化、作业行为规范化和环境影响最小化,确保施工安全。由此,在进行输变电工程施工前需要建立临时建筑以便于指导输变电工程的安全施工。而建立临时建筑通常需要根据所绘制的临时建筑模型进行施工建设,在相关技术中所绘制的临时建筑模型可视化效果较差,从而不便于指导临时建筑的建设。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临时建筑设计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临时建筑设计模型的可视化效果,从而便于知道临时建筑的施工建设。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临时建筑设计方法,包括:获取当前输入的临时建筑设计信息,并根据所述临时建筑设计信息推送相应的参数配置列表;其中,所述临时建筑设计信息包括当前所要创建的临时建筑的功能区域、所述临时建筑的区域形状和所述临时建筑的区域尺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功能区域包括办公区域、生活区域和加工区域中的至少一种;读取基于所述参数配置列表所输入的配置信息,并调用与所述临时建筑设计信息中的所述功能区域相对应的布置规则,基于所述临时建筑设计信息和所述配置信息按照所述布置规则生成相应的临时建筑设计方案;采用3D渲染引擎方法通过标准模型库中的基本模型对所述临时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计算和渲染,构建得到临时建筑设计模型。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参数配置列表包括字典项、值类型和备注;所述字典项用于表征所述临时建筑设计信息中的建筑项目;其中,所述建筑项目的个数为多个;所述值类型用于表征各所述建筑项目的当前取值;所述备注用于表征各所述建筑项目的默认取值;所述配置规则包括:基于所述配置信息,按照所述临时建筑设计信息中的各项所述建筑项目之间的最小距离为第一预设值,且各所述建筑项目至所述临时建筑的外围墙的距离均为第二预设值,第一个建筑项目距离所述临时建筑的基准位置第三预设值,拐角处楼宇进出间最小距离为第四预设值的方式布置各所述建筑项目。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准位置包括所述临时建筑的大门位置;所述第一预设值的取值范围、所述第二预设值的取值范围和所述第三预设值的取值范围均为:1米—3米。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功能区域为所述生活区域时,所述建筑项目包括:大门位置、布置方式、员工宿舍层数、员工宿舍间数、卫生间、洗涤区、晾衣区、厨房间数、餐厅间数、小卖部和电瓶车停放区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配置规则还包括:确定所述生活区域的基准位置,以所述生活区域的基准位置为起点,沿所述生活区域的区域形状的外围,按照所述布置方式中确定的布置方向,以第一预设值为间隔依次排列布置所述建筑项目中的各项建筑。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功能区域为所述办公区域时,所述建筑项目包括:大门位置、布置方式、停车场规模、办公大楼、业主办公室、施工办公室、监理办公室、会议室、党建活动室、样板示范区、垃圾分类区、旗台杆和消防器材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配置规则还包括:确定所述办公区域的基准位置,以所述基准位置为起点,沿所述办公区域的区域形状的外围,按照所述布置方式中确定的布置方向,以第一预设值为间隔依次排列布置停车场、办公大楼和样板示范区;在距离所述办公大楼前第一距离处区域,按照预设方向以第一预设值为间隔依次布置垃圾分类区、旗台杆和消防器材。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功能区域为所述加工区域时,所述建筑项目包括:大门位置、布置方式、木工加工区、钢筋加工区、搅拌站、砂石料堆场、水泥仓库和危险品仓库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配置规则还包括:确定所述加工区域的基准位置,以所述加工区域的基准位置为起点,沿所述加工区域的区域形状的外围,按照所述布置方式中确定的布置方向,以第一预设值为间隔依次排列布置所述建筑项目中的各项建筑。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读取所述临时建筑设计模型的模型文件,显示所述临时建筑设计模型的全息场景的步骤。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临时建筑设计装置,包括信息获取推送模块、参数读取模块、规则调用模块、方案生成模块和模型构建模块;所述信息获取推送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当前输入的临时建筑设计信息,并根据所述临时建筑设计信息推送相应的参数配置列表;其中,所述临时建筑设计信息包括当前所要创建的临时建筑的功能区域、所述临时建筑的区域形状和所述临时建筑的区域大小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功能区域包括办公区域、生活区域和加工区域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参数读取模块,被配置为读取基于所述参数配置列表所输入的配置信息;所述规则调用模块,被配置为调用与所述功能区域相对应的布置规则;所述方案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临时建筑设计信息和所述配置信息按照所述布置规则生成相应的临时建筑设计方案;所述模型构建模块,被配置为采用3D渲染引擎方法通过标准模型库中的基本模型对所述临时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计算和渲染,构建得到临时建筑设计模型。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临时建筑设计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时实现前面任一所述的方法。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面任一所述的方法。本申请的临时建筑设计方法通过获取当前输入的临时建筑设计信息,并根据临时建筑设计信息推送相应的参数配置列表,然后再读取基于参数配置列表所输入的配置信息,调用与临时建筑设计信息中的功能区域相对应的布置规则,从而基于临时建筑设计信息和配置信息按照预先设置好的布置规则生成相应的临时建筑设计方案,实现了临时建筑设计方案的自动构建生成的功能。并且,在通过调用相关的布置规则构建得到临时建筑设计方案后,再采用3D渲染引擎方法通过标准模型库中的基本模型对临时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计算和渲染,构建得到临时建筑设计模型,实现了临时建筑设计方案的三维模型化展示。即,通过结合3D渲染引擎技术,实现了基于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场景呈现临时建筑设计方案的布置方式,达到了更直观、全场景的效果,从而更便于提高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水平。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附图说明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临时建筑设计方法的流程图;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临时建筑设计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临时建筑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当前输入的临时建筑设计信息,并根据所述临时建筑设计信息推送相应的参数配置列表;/n其中,所述临时建筑设计信息包括当前所要创建的临时建筑的功能区域、所述临时建筑的区域形状和所述临时建筑的区域尺寸中的至少一种;/n所述功能区域包括办公区域、生活区域和加工区域中的至少一种;/n读取基于所述参数配置列表所输入的配置信息,并调用与所述临时建筑设计信息中的所述功能区域相对应的布置规则,基于所述临时建筑设计信息和所述配置信息按照所述布置规则生成相应的临时建筑设计方案;/n采用3D渲染引擎方法通过标准模型库中的基本模型对所述临时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计算和渲染,构建得到临时建筑设计模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时建筑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当前输入的临时建筑设计信息,并根据所述临时建筑设计信息推送相应的参数配置列表;
其中,所述临时建筑设计信息包括当前所要创建的临时建筑的功能区域、所述临时建筑的区域形状和所述临时建筑的区域尺寸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功能区域包括办公区域、生活区域和加工区域中的至少一种;
读取基于所述参数配置列表所输入的配置信息,并调用与所述临时建筑设计信息中的所述功能区域相对应的布置规则,基于所述临时建筑设计信息和所述配置信息按照所述布置规则生成相应的临时建筑设计方案;
采用3D渲染引擎方法通过标准模型库中的基本模型对所述临时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计算和渲染,构建得到临时建筑设计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配置列表包括字典项、值类型和备注;
所述字典项用于表征所述临时建筑设计信息中的建筑项目;其中,所述建筑项目的个数为多个;
所述值类型用于表征各所述建筑项目的当前取值;所述备注用于表征各所述建筑项目的默认取值;
所述配置规则包括:基于所述配置信息,按照所述临时建筑设计信息中的各项所述建筑项目之间的最小距离为第一预设值,且各所述建筑项目至所述临时建筑的外围墙的距离均为第二预设值,第一个建筑项目距离所述临时建筑的基准位置第三预设值,拐角处楼宇进出间最小距离为第四预设值的方式布置各所述建筑项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位置包括所述临时建筑的大门位置;
所述第一预设值的取值范围、所述第二预设值的取值范围和所述第三预设值的取值范围均为:1米—3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功能区域为所述生活区域时,所述建筑项目包括:大门位置、布置方式、员工宿舍层数、员工宿舍间数、卫生间、洗涤区、晾衣区、厨房间数、餐厅间数、小卖部和电瓶车停放区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配置规则还包括:确定所述生活区域的基准位置,以所述生活区域的基准位置为起点,沿所述生活区域的区域形状的外围,按照所述布置方式中确定的布置方向,以第一预设值为间隔依次排列布置所述建筑项目中的各项建筑。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功能区域为所述办公区域时,所述建筑项目包括:大门位置、布置方式、停车场规模、办公大楼、业主办公室、施工办公室、监理办公室、会议室、党建活动室、样板示范区、垃圾分类区、旗台杆和消防器材中的至少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伟东王磊王帅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超时代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