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局部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0154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39
本申请涉及一种市政道路局部加固结构,其包括设置在路基内的底板以及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两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两个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管道,沿所述管道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组首尾端相互抵接的加固结构。本申请具有提高管道维修的便捷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局部加固结构
本申请涉及道路加固
,尤其是涉及道路加固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为满足人们日益出行要求的提高,市政道路在各个城市都得到快速发展,一般按照地位和交通功能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通过穿插在城市中的各条市政道路,使城市的每个角落连接在一起,方便人们的生活。在复杂的市政道路之下,不可避免的要穿过各种管道,用于人们生活中生活污水的排放,饮用水的运输以及雨水的排放。目前公开号为CN208685366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局部加固结构,包括路面层、土工格室基层、垫层和路基层,且路面层、土工格室基层、垫层和路基层依次从上到下分布,路基层内部设置有管道,管道圆周外侧设置有混凝土层,混凝土层的下表面设置有钢板,钢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石子垫层,钢板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钢筋,且钢筋的顶部伸入垫层的内部,混凝土层位于两组钢筋之间,混凝土层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柱,且连接柱左右两侧与两组钢筋连接,钢筋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上表面设置有土工格栅,且土工格室基层和垫层通过土工格栅分隔。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方案通过将管道四周浇筑混凝土,再铺设路基,如果管道发生破裂,需要先挖开路基,再将浇筑在管道四周的混凝土进行破碎后才能检修管道,不利于操作工人的操作,且增加了作业时长,不够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管道维修的便捷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市政道路局部加固结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市政道路局部加固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道路局部加固结构,包括设置在路基内的底板以及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两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两个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管道,沿所述管道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组首尾端相互抵接的加固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管道设置在底板上,通过连接组件将两个支撑架固定在底板上,再通过固定组件将两个支撑架远离底板的一端固定,使得管道被两个支撑架包裹起来,有利于管道的保护,当需要维修管道时,只需要将路基挖开,再通过解除固定组件和连接组件对支撑架的控制,拆卸支撑架,便可以对管道进行维修,从而可以提高管道维修的便捷性。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支撑柱和固定柱,所述支撑柱为多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管道的两侧,所述支撑柱固接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固定柱固接于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底板一端的端面上,所述固定柱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管道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管道的一侧的侧面分别开设有与所述支撑柱和所述固定柱相互配合的纵向槽和横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两个支撑架对接时,在底板上推动两个支撑架相互靠近,由于底板上固接有支撑柱和固定柱组成的连接组件,利用支撑柱和固定柱与纵向槽和横向槽相互配和,从而可以实现支撑架与底板的固定。可选的,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固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管道一侧的侧壁上,两个所述支撑板相互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支撑架上加设两个支撑板,利用两个支撑板相互抵接,从而可以增大两个支撑架之间的支撑面,进而可以提高两个支撑架之间的支撑强度。可选的,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支撑架一侧的侧面开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支撑板两侧连通,两个所述支撑板上的卡槽相互对齐,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卡板和挡板,所述卡板卡接于两个所述支撑板的所述卡槽内,所述挡板有两个且分别固接于所述卡板两端的端面,两个所述挡板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板中相互远离的两个侧壁相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个支撑架相互抵接后,利用卡板和挡板组成的固定组件放入卡槽内,挡板与支撑板相抵触,从而可以实现两个支撑架之间的固定。可选的,所述卡槽的侧壁上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的底面固接有弹性弹簧,所述弹性弹簧远离所述弹簧槽底面的一端固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一端的端部位于弹簧槽内,所述卡块另一端的端部延伸至弹簧槽外并呈半球形,所述卡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卡块相互配合卡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两个支撑板固定时,由于卡块的端部呈半球形,通过向卡槽内下压卡板,卡块受力向弹簧槽内移动,继续下压卡板直至与卡槽底面相抵接,此时卡块在弹性弹簧的作用下,卡块被弹入卡孔内,使得卡板被固定,从而可以提高固定组件固定支撑架的稳定性。可选的,所述底板上固接有沿所述底板长度方向设置的安置板,所述安置板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所述安置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面开设有贯穿所述安置板两端的安置槽,所述管道位于所述安置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铺设管道时,由于在底板上设置安置板,通过将管道放入安置槽内,使得操作人员更为方便的将管道固定在底板上,在实际施工中管道不易发生滚动,在实际使用中安置板可以稳定管道,使得管道在水流作用下不易与支撑架发生碰撞。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竖直段和弧面段,所述竖直段一端的端面抵接于所述底板顶面上,所述弧面段一端的端面固接于所述竖直段远离所述底板一端的端面上,所述弧面段远离同一所述支撑架上的所述竖直段一端的端面抵接于另一所述弧面段远离同一所述支撑架上的所述竖直段一端的端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支撑架包括竖直段和弧面段,利用两个支撑架的弧面段形成拱形结构,使得路基传递到支撑架上压力可以被均匀分散开来,从而可以减少支撑架受到的压力,进而可以保护支撑架。可选的,所述底板底面铺设有用于支撑底板的碎石层,所述碎石层位于所述路基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底板地底面铺设碎石层,使得碎石层对底板支撑强度提高,有利于提高加固结构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将管道设置在底板上,通过连接组件将两个支撑架固定在底板上,再通过固定组件将两个支撑架远离底板的一端固定,使得管道被两个支撑架包裹起来,有利于管道的保护,当需要维修管道时,只需要将路基挖开,再通过解除固定组件和连接组件对支撑架的控制,拆卸支撑架,便可以对管道进行维修,从而可以提高管道维修的便捷性;当需要两个支撑架对接时,在底板上推动两个支撑架相互靠近,由于底板上固接有支撑柱和固定柱组成的连接组件,利用支撑柱和固定柱与纵向槽和横向槽相互配和,从而可以实现支撑架与底板的固定;当将两个支撑板固定时,由于卡块的端部呈半球形,通过向卡槽内下压卡板,卡块受力向弹簧槽内移动,继续下压卡板直至与卡槽底面相抵接,此时卡块在弹性弹簧的作用下,卡块被弹入卡孔内,使得卡板被固定,从而可以提高固定组件固定支撑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加固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2中加固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主要示意固定组件。附图标记说明:1、路基;2、底板;3、支撑架;301、竖直段;302、弧面段;31、纵向槽;32、横向槽;4、连接组件;41、支撑柱;42、固定柱;5、固定组件;51、卡板;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道路局部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路基(1)内的底板(2)以及位于所述底板(2)上方的两个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靠近所述底板(2)的一端与所述底板(2)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4),两个所述支撑架(3)远离所述底板(2)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5),两个所述支撑架(3)之间设置有管道(6),沿所述管道(6)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组首尾端相互抵接的加固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局部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路基(1)内的底板(2)以及位于所述底板(2)上方的两个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靠近所述底板(2)的一端与所述底板(2)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4),两个所述支撑架(3)远离所述底板(2)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5),两个所述支撑架(3)之间设置有管道(6),沿所述管道(6)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组首尾端相互抵接的加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局部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支撑柱(41)和固定柱(42),所述支撑柱(41)为多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管道(6)的两侧,所述支撑柱(41)固接于所述底板(2)上;所述固定柱(42)固接于所述支撑柱(41)远离所述底板(2)一端的端面上,所述固定柱(4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管道(6)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支撑架(3)靠近所述管道(6)的一侧的侧面分别开设有与所述支撑柱(41)和所述固定柱(42)相互配合的纵向槽(31)和横向槽(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局部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远离所述底板(2)的一端固接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位于所述支撑架(3)远离所述管道(6)一侧的侧壁上,两个所述支撑板(7)相互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局部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7)远离所述支撑架(3)一侧的侧面开设有多个卡槽(71),所述卡槽(71)与所述支撑板(7)两侧连通,两个所述支撑板(7)上的卡槽(71)相互对齐,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卡板(51)和挡板(52),所述卡板(51)卡接于两个所述支撑板(7)的所述卡槽(71)内,所述挡板(52)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意张瑞山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召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