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扫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0116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设计提供一种影像扫描装置,包含:一机座,此机座具有一第一光源,以提供反射式扫描作业用;以及一掀盖,此掀盖与机座成可转动的连结关系,并选择性地覆盖于机座上。此掀盖包含:一第二光源,以提供穿透式扫描作业用;以及一半透明壳体,此半透明壳体覆盖于第二光源上。当执行反射式扫描作业时,半透明壳体提供一反射式原件一背景颜色;当执行穿透式扫描作业时,来自第二光源的一光线可直接穿透半透明壳体。(*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设计有关于一种影像扫描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反射稿/穿透稿两用之影像扫描装置。附图说明图1a显示一习知的反射稿扫描仪1。此反射稿扫描仪1具有一机座11、一掀盖13以及一平板12位于掀盖13上。机座11内有一光源(未显示),以执行反射稿扫描作业。当进行反射稿扫描作业时,掀盖13覆盖在机座11的上表面,以使平板12与被扫描对象接触。平板12通常是一片塑料片,用以压平被扫描对象以及提供作为背景颜色。近年来随着扫瞄器价格的普及化以及分辨率与影像品质的不断提升,反射稿/穿透稿两用扫瞄器已被广为使用。一般而言,习知的反射稿/穿透稿两用扫瞄器皆配置有一具有光罩掀盖。当扫描反射稿时,使用机座内的光源,当扫描穿透稿时,使用光罩内的光源。这样,当执行反射稿扫描作业时,利用机座所提供的光源照射被扫描反射稿,经由此反射稿的反射而使光线进入机座内的光机模块(optical module)中;而当执行穿透稿扫描作业时,则利用光罩所提供的光源直接穿透被扫描的穿透稿,而进入机座内的光机模块中。图1b显示一习知的反射稿/穿透稿两用扫描仪2。此反射稿/穿透稿两用扫描仪2具有一机座21以及一具有光罩22之掀盖23。机座21内有一光源(未显示),以执行反射稿扫描作业。光罩22内有一光源(未显示),以执行穿透稿扫描作业。当进行穿透稿扫描作业时,掀盖23覆盖在机座21的上表面,被扫描的穿透稿则介于掀盖23以及机座21的上表面之间,并且来自光罩22内光源的光线穿越透明壳体221并穿透被扫描的对象,而进入机座21内的光机模块(未显示)内。传统的反射稿/穿透稿两用扫描仪的光罩在光源设计使用上,可大致区分为使用背光板模块光源,以及使用灯管移动式光源两种作法。使用背光板模块光源的优点是组装零件较少、所需空间较小、重量较轻、无需传动机构以及省电。然而其缺点是成本非常高,因而在产品设计上均采用小面积模块以降低成本。使用灯管移动式光源的优点是成本低、辉度高。然而灯管必须配合光机模块做同步移动,以达到穿透扫瞄的目的,因此需搭配传动机构,所需空间较大,组装零件较多,且此灯管移动式光源一般是搭配全透明玻璃为介质,因此重量也较重。不论是背光板模块光源或灯管移动式光源的反射稿/穿透稿两用扫描仪,当欲进行反射稿扫描作业时,为使扫瞄区域内的背景单纯化,一般使用如下二种作法一是另外提供一不含光罩的掀盖,供使用者自行依据需求更换,也就是扫描穿透稿时,使用具有光罩的掀盖,扫描反射稿时,换上不含光罩的掀盖;二是另外提供一片黑色塑料盖或PP/PVC板将光罩覆盖住。图2a显示一使用黑色塑料盖的具有背光板的反射稿/穿透稿两用扫描仪。此反射稿/穿透稿两用扫描仪3具有一机座31、一具有光罩32的掀盖34以及一黑色塑料盖33。光罩32上有一背光板321,以提供穿透稿扫描作业所需的光源。当执行反射稿扫描作业时,使用机座31内的光源(未显示),且必须使用黑色塑料盖33将光罩32盖住,以提供被扫描的反射稿一黑色的背景颜色。当执行穿透稿扫描作业时,则必须自光罩32上取下黑色塑料盖33,以使用背光板321的光源。图2b显示一使用黑色塑料盖的具有移动式灯管的反射稿/穿透稿两用扫描仪。此反射稿/穿透稿两用扫描仪4具有一机座41、一具有光罩42之掀盖44以及一黑色塑料盖43。光罩42内有一移动式灯管(未显示),以提供穿透稿扫描作业所需的光源。当执行反射稿扫描作业时,必须使用黑色塑料盖43将光罩42盖住,以提供被扫描的反射稿一黑色的背景颜色。当执行穿透稿扫描作业时,则必须自光罩42上取下黑色塑料盖43,以使用移动式灯管的光源。虽然习知技术确能解决反射稿扫描作业的背景单纯化问题,然而无论采取另外提供一掀盖或黑色塑料盖何种方案,均易造成扫描仪重量加重、成本增加、配件损毁或遗失等使用上之不便。因此有必要提供更简易的设计,以使此一问题获得改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设计提供的一种影像扫描装置包含一机座,该机座具有一第一光源,以提供一反射式扫描作业用;以及一掀盖,该掀盖与该机座成可转动的连结关系,并选择性地覆盖于该机座上,该掀盖包含一第二光源,以提供一穿透式扫描作业用;以及一半透明壳体,该半透明壳体覆盖于该第二光源上。当执行该反射式扫描作业时,该半透明壳体提供一反射式原件一背景颜色。当执行该穿透式扫描作业时,来自该第二光源的一光线穿透该半透明壳体。其中该第二光源为一移动式灯管。其中该第二光源为一背光板。其中该半透明壳体为一塑料制成。其中该半透明壳体为一玻璃制成。图1a显示一习知技术的反射稿扫描仪。图1b显示一习知技术的反射稿/穿透稿两用扫描仪。图2a显示一习知技术的具有黑色塑料盖之使用背光板的反射稿/穿透稿两用扫描仪。图2b显示一习知技术的具有黑色塑料盖之使用移动式灯管的反射稿/穿透稿两用扫描仪。图3显示根据本设计一实施例反射稿/穿透稿两用扫描仪。图4a显示根据本设计一实施例反射稿扫描作业示意图。图4b显示根据本设计一实施例穿透稿扫描作业示意图。请参阅图3,图3显示本设计一实施例之反射稿/穿透稿两用扫描仪5。此反射稿/穿透稿两用扫描仪5具有一机座51以及一具有光罩52之掀盖53。掀盖53与机座51成可转动的连结关系,掀盖53并选择性地覆盖于机座51上。机座51内有一第一光源(未显示),以提供反射式扫描作业用。光罩52内有一第二光源(未显示),此光源可为背光板或移动式灯管,以提供穿透式扫描作业用。光罩52之外表面被一半透明壳体521所覆盖,此半透明壳体521具有适当的透明度,以使来自第二光源的光线可穿透此半透明壳体521。在本设计一实施例中,此半透明壳体521为以塑料制成的白色半透明壳体。当执行反射稿扫描作业时,掀盖53覆盖于机座51上,而被扫描的反射稿放置于机座51上表面玻璃54上,并且半透明壳体521可提供被扫描反射稿一背景颜色。当执行穿透式扫描作业时,掀盖53覆盖于机座51上,而被扫描的穿透稿放置于机座51上表面玻璃54上,并且来自第二光源的光线可穿透半透明壳体521、被扫描的穿透稿以及玻璃54,而进入机座51内的光机模块(未显示)中。请参阅图4a以及图4b。图4a显示根据本设计一实施例的反射稿扫描作业示意图。其中被扫描的反射稿66放置在扫描仪机座上表面玻璃65以及半透明壳体64间。当进行反射稿扫描作业时,第二光源62为关闭,第一光源61则开启。来自第一光源61的光线a穿透玻璃65而被反射稿66反射至光机模块63中。因为半透明壳体64具有适当的透明度,因此来自第一光源61的光线a不会扫描到第二光源62的内部构件,并且半透明壳体64可提供反射稿66一背景颜色。图4b显示根据本设计一实施例穿透稿扫描作业示意图。其中被扫描的穿透稿67放置在扫描仪机座上表面之玻璃65以及半透明壳体64间。当进行穿透稿扫描作业时,第一光源61为关闭,第二光源62则开启。因为半透明壳体64具有适当的透明度,因此来自第二光源62光线b可穿透半透明壳体64,并穿越穿透稿67以及玻璃65,而被光机模块63所接收。此外,半透明壳体64可视第二光源实际特性而改变透明度,如此不仅可使辉度与光谱的控制增加弹性,更可将光源扩散达到平均辉度与亮带的目的。本设计虽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设计,任何熟习此项技术的人士,在不脱离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影像扫描装置,包含: 一机座,该机座具有一第一光源,以提供一反射式扫描作业用;以及 一掀盖,该掀盖与该机座成可转动的连结关系,并选择性地覆盖于该机座上,该掀盖包含: 一第二光源,以提供一穿透式扫描作业用;以及 一半透明壳体,该半透明壳体覆盖于该第二光源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达义陈龙洪铭德林丈尧
申请(专利权)人:旭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