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密度多层压机油路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002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密度多层压机油路控制系统,包括一主油缸和通过管路与所述主油缸相互连通的原控制阀组、下降阀组、加压泵组、充压泵组、装机泵组、卸机泵组,所述原控制阀组通过管路与主油缸和蓄能器以及油箱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管路与主油缸相互连通的上升阀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密度多层压机油路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液压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中密度多层压机油路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参见图1)现有中密度多层压机系统1的上升总阀和下降总阀各采用一个总阀控制,每个总阀有两种开度用于控制中密度多层压机油路系统1的快慢速。快速的开度可通过调整螺杆来调节,但慢速的开度调节需要将阀芯拆出来用车床加工,极其不便。而且一旦加工过头,阀芯就报废,压机的快慢速转换会随着油温而发生变化,压机下降到底容易造成撞击,另外,随着客户对产品规格和质量的不断提高,现有的两档开度的控制已经无法满足热压工艺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中密度多层压机油路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中密度多层压机油路控制系统,包括一主油缸和通过管路与所述主油缸相互连通的原控制阀组、下降阀组、加压泵组、充压泵组、装机泵组、卸机泵组,所述原控制阀组通过管路与所述主油缸和蓄能器以及油箱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管路与主油缸相互连通的上升阀组。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上升阀组包括若干电磁插装阀组,每一电磁插装阀组包括与管路连通的插装节流阀芯和与所述插装节流阀芯连接的电磁阀节流阀盖以及与所述电磁阀节流阀盖连接的电磁插装阀。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下降阀组包括若干电磁插装阀组,每一电磁插装阀组包括与管路连通的插装节流阀芯和与所述插装节流阀芯连接的电磁阀节流阀盖以及与所述电磁阀节流阀盖连接的电磁插装阀。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加压泵组上设置有若干与管路相互连通的第一插装阀芯和与所述第一插装阀芯连接的单向阀盖以及与所述第一插装阀芯连接的第二插装阀芯,所述第二插装阀芯上连接有电磁溢流阀盖和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一插装阀芯通过管路还与带有变量柱塞泵的电动机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充压泵组上设置有若干与管路相互连通的第一插装阀芯和与所述第一插装阀芯连接的单向阀盖以及与所述第一插装阀芯连接的电液换向阀,所述电液换向阀还与第二插装阀芯连接,所述第二插装阀芯上连接有电磁溢流阀盖和电磁换向阀。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装机泵组上设置有与管路相互连通的装机,所述装机通过管路与分别若干插装阀芯连接和与所述若干插装阀芯连接的单向阀盖以及与所述单向阀盖连接的电磁换向阀。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卸机泵组上设置有与管路相互连通的卸机,所述卸机通过管路与分别若干插装阀芯连接和与所述若干插装阀芯连接的单向阀盖以及与所述单向阀盖连接的电磁换向阀。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上升阀组增加3组电磁插装阀组代替原控制阀组,电磁插装阀组自带螺杆开度,同时,由于电磁插装阀组反应灵敏,可实现中密度多层压机上升接触板坯后的二次充压,减少中密度多层压机的加压时间,同样,在下降阀组也采用3个电磁插装阀组控制压机的慢速,下降时,反应迟钝的原控制阀组提前关闭,通过电磁插装阀组控制,防止撞击现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2所示的一种中密度多层压机油路控制系统,包括一主油缸10和通过管路1与主油缸10相互连通的原控制阀组30、下降阀组20、加压泵组40、充压泵组50、装机泵组60、卸机泵组70,原控制阀组30通过管路1与主油缸10、蓄能器80和油箱90连接。还包括通过管路1与主油缸10相互连通的上升阀组100。上升阀组100包括若干电磁插装阀组,每一电磁插装阀组包括与管路1连通的插装节流阀芯和与插装节流阀芯连接的电磁阀节流阀盖以及与电磁阀节流阀盖连接的电磁插装阀。本实施例中的若干电磁插装阀组为三组。下降阀组20包括若干电磁插装阀组,每一电磁插装阀组包括与管路连通的插装节流阀芯和与插装节流阀芯连接的电磁阀节流阀盖以及与电磁阀节流阀盖连接的电磁插装阀。本实施例中的若干电磁插装阀组为三组。加压泵组40上设置有若干与管路1相互连通的第一插装阀芯和与第一插装阀芯连接的单向阀盖以及与第一插装阀芯连接的第二插装阀芯,第二插装阀芯上连接有电磁溢流阀盖和电磁换向阀,第一插装阀芯通过管路1还与带有变量柱塞泵的电动机连接。本实施例中的若干第一插装阀芯为三组。充压泵组50上设置有若干与管路1相互连通的第一插装阀芯和与第一插装阀芯连接的单向阀盖以及与第一插装阀芯连接的电液换向阀,电液换向阀还与第二插装阀芯连接,第二插装阀芯上连接有电磁溢流阀盖和电磁换向阀。本实施例中的若干第一插装阀芯为四组。装机泵组60上设置有与管路1相互连通的装机,装机通过管路1与分别若干插装阀芯连接和与若干插装阀芯连接的单向阀盖以及与单向阀盖连接的电磁换向阀。卸机泵组70上设置有与管路1相互连通的卸机,卸机通过管路1与分别若干插装阀芯连接和与若干插装阀芯连接的单向阀盖以及与单向阀盖连接的电磁换向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在上升阀组100上增加3组电磁插装阀组,其中采用3个电磁插装阀组代替原控制阀组30,电磁插装阀组自带螺杆调节开度,理论上可以有无数种速度搭配,同时,由于电磁插装阀组反应灵敏,可实现压机上升接触板坯后的二次充压。同样,在下降阀组20上采用3个电磁插装阀组控制压机的慢速,下降时,反应迟钝的原控制阀组30提前关闭,用3个电磁插装阀组控制,防止撞击等现象。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密度多层压机油路控制系统,包括一主油缸和通过管路与所述主油缸相互连通的原控制阀组、下降阀组、加压泵组、充压泵组、装机泵组、卸机泵组,所述原控制阀组通过管路与主油缸和蓄能器以及油箱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管路与主油缸相互连通的上升阀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密度多层压机油路控制系统,包括一主油缸和通过管路与所述主油缸相互连通的原控制阀组、下降阀组、加压泵组、充压泵组、装机泵组、卸机泵组,所述原控制阀组通过管路与主油缸和蓄能器以及油箱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管路与主油缸相互连通的上升阀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密度多层压机油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升阀组包括若干电磁插装阀组,每一电磁插装阀组包括与管路连通的插装节流阀芯和与所述插装节流阀芯连接的电磁阀节流阀盖以及与所述电磁阀节流阀盖连接的电磁插装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密度多层压机油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降阀组包括若干电磁插装阀组,每一电磁插装阀组包括与管路连通的插装节流阀芯和与所述插装节流阀芯连接的电磁阀节流阀盖以及与所述电磁阀节流阀盖连接的电磁插装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密度多层压机油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泵组上设置有若干与管路相互连通的第一插装阀芯和与所述第一插装阀芯连接的单向阀盖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青周宏庭刘勤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板机人造板装备售后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