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廊顶板中央养护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9792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34
本申请提供一种综合管廊顶板中央养护支撑结构,属于综合管廊施工领域。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支架,其可用于支撑设置在地面上;支撑杆组件,其第一端设于支撑支架上,支撑杆组件在其长度方向的长度可调节;托撑件,其连接于支撑杆组件的第二端,托撑件的上端设有一托举平台;养护板,其包括一模板和木方,模板和木方连接,木方连接于托举平台上。在综合管廊结构中设置若干该支撑结构,并根据管廊舱室内结构断面跨度和板厚进行灵活设置,实现板跨径由大跨径变化为小跨径,实现板下模板及支撑体系的提前拆卸,提高了支撑体结构的周转效率。该支撑结构可以调节其高度,在安装和拆卸时都较为方便,能够加快施工进度,从而节省资金成本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综合管廊顶板中央养护支撑结构
本技术属于综合管廊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管廊顶板中央养护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综合管廊顶板目前较为成熟的施工方法是采用满堂脚手架或盘扣架进行施工,根据国标规定,当板结构跨度L≤2m时,底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需达到50%及以上;当板结构跨度2<L≤8m时,底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需达到75%及以上,当板结构跨度L>8m时,底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需达到100%及以上。根据实践与经验可知,当室外气温在25℃时,混凝土结构强度达到50%需要4~5天,达到75%需要8~9天,达到100%需要约28天,当室外气温更低时,养护时间更长。导致板结构下的模板和支架长时间挤压,大大增加了成本投入,同时也不便于顺序施工,大大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管廊顶板中央养护支撑结构,已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板结构下的模板和支架长时间挤压,影响后续施工,增加支撑维护时间,加大成本并降低工作效率等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综合管廊顶板中央养护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支架,其可用于支撑设置在地面上;支撑杆组件,其第一端设于所述支撑支架上,所述支撑杆组件在其长度方向的长度可调节;托撑件,其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组件的第二端,所述托撑件的上端设有一托举平台;养护板,其包括一模板和木方,所述模板和所述木方连接,所述木方连接于所述托举平台上。优选地,所述支撑支架为三脚支架,该三角支架设有一基本垂直于地面的垂直侧面,所述垂直侧面上设有至少两个水平设置的“V”型件,两个所述“V”型件在所述支撑支架的高度方向上对应设置,两个所述“V”型件共同卡设所述支撑杆组件;所述支撑支架还设有一禁锢件,所述禁锢件设于两个所述“V”型件之间,可用于禁锢住所述支撑杆组件。优选地,所述支撑杆组件包括:第一管体,其第一端与所述支撑支架连接,其第二端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固定槽;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能够同轴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管体中,所述第二管体上开设有若干径向方向的通孔。优选地,所述第二管体上的若干所述通孔均沿着所述第二管体的轴向方向均匀分布。优选地,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二端上设置有外螺纹。优选地,所述支撑杆组件还包括一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特制螺母,其可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二端,所述特制螺母的外圆周向上设置有均匀设置的三个耳件,三个所述耳件上分别开设有一安装孔;插销,其可同时穿设于所述固定槽和第二管体上的一所述通孔中。优选地,所述插销包括折弯部和直杆部;所述直杆部穿设于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所述折弯部可用于环绕所述第一管体,并插设于所述耳件上的安装孔内。优选地,固定件还包括一直角杆,该直角杆的一端可穿设于任一所述耳件的安装孔中,所述直角杆的另一端可用于手持以旋转所述特制螺母。优选地,所述托撑件包括所述托举平台和连接在所述托举平台下方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焊接有一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连接杆经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安装若干螺栓组件可拆卸连接至所述支撑杆组件的第二端上;所述托举平台的截面呈“凹”字型。优选地,所述模板和所述木方经钢筋连接;所述模板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斜边,便于相邻模板的相互搭设;所述木方设置于所述托举平台上。本申请具有的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综合管廊顶板中央养护支撑结构,通过在综合管廊结构中设置若干该支撑结构,并根据管廊舱室内结构断面跨度和板厚进行灵活设置,实现板跨径由大跨径变化为小跨径,从而节省板的养护强度要求,实现板下模板及支撑体系的提前拆卸,提高了支撑体结构的周转效率。该支撑结构可以调节其高度,在安装可拆卸时都较为方便,能够加快施工进度,从而节省资金成本等。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综合管廊顶板中央养护支撑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支架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支架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管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管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特制螺母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特制螺母的主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插销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养护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央养护模板结构示意图。其中,1-支撑支架,2-支撑杆组件,3-托撑件,4-养护板;11-“V”型件,12-禁锢件;21-固定件,211-特制螺母,2111-耳件,2112-直角杆,2113-安装孔,212-插销,2121-直杆部,2122-折弯部;22-第一管体,221-外螺纹,222-固定槽;23-第二管体,231-通孔,232-第二连接板;31-连接杆,32-托举平台,311-第一连接板;41-木方,42-模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参考图1至图10,本申请提供一种综合管廊顶板中央养护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支架1,其可用于支撑设置在地面上;支撑杆组件2,其第一端设于所述支撑支架1上,所述支撑杆组件2在其长度方向的长度可调节;托撑件3,其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组件2的第二端,所述托撑件3的上端设有一托举平台32;养护板4,其包括一模板42和木方41,所述模板42和所述木方41连接,所述木方41连接于所述托举平台32上。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的综合管廊顶板中央养护支撑结构(简称“支撑结构”),通过支撑支架1设置在地面上,增强整个支撑结构的稳定性。设置的支撑杆组件2的长度可以调节,使支撑结构能够适用于高度不一致的管廊中,并通过托撑件3将养护板4顶触在管廊顶板上,形成对混凝土结构的支撑维护。该支撑结构可以设置多个形成综合管廊顶板中央养护支撑体系,从而能够减板结构的跨度,从而使得模板42的支护时间缩短,加快了模板42的拆除。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2和图3,所述支撑支架1为三脚支架,该三角支架设有一基本垂直于地面的垂直侧面,所述垂直侧面上设有至少两个水平设置的”V”型件11,两个所述”V”型件11在所述支撑支架1的高度方向上对应设置,两个所述”V”型件11共同卡设所述支撑杆组件2;所述支撑支架1还设有一禁锢件12,所述禁锢件12设于两个所述”V”型件11之间,可用于禁锢住所述支撑杆组件2。应当理解的是,设置的支撑支架1设有一基本垂直于地面的垂直侧面的目的是,便于将支撑支架1设置在管廊内,减小了其占用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综合管廊顶板中央养护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支架,其可用于支撑设置在地面上;/n支撑杆组件,其第一端设于所述支撑支架上,所述支撑杆组件在其长度方向的长度可调节;/n托撑件,其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组件的第二端,所述托撑件的上端设有一托举平台;/n养护板,其包括一模板和木方,所述模板和所述木方连接,所述木方连接于所述托举平台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管廊顶板中央养护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支架,其可用于支撑设置在地面上;
支撑杆组件,其第一端设于所述支撑支架上,所述支撑杆组件在其长度方向的长度可调节;
托撑件,其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组件的第二端,所述托撑件的上端设有一托举平台;
养护板,其包括一模板和木方,所述模板和所述木方连接,所述木方连接于所述托举平台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顶板中央养护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支架为三脚支架,该三角支架设有一基本垂直于地面的垂直侧面,所述垂直侧面上设有至少两个水平设置的“V”型件,两个所述“V”型件在所述支撑支架的高度方向上对应设置,两个所述“V”型件共同卡设所述支撑杆组件;
所述支撑支架还设有一禁锢件,所述禁锢件设于两个所述“V”型件之间,可用于禁锢住所述支撑杆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顶板中央养护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组件包括:
第一管体,其第一端与所述支撑支架连接,其第二端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固定槽;
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能够同轴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管体中,所述第二管体上开设有若干径向方向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综合管廊顶板中央养护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上的若干所述通孔均沿着所述第二管体的轴向方向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综合管廊顶板中央养护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二端上设置有外螺纹。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骥左彬孟一曼靳凯强张克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