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建筑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9719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建筑材料,包括防水胶条和平面呈矩形的结构层,所述防水胶条的截面呈扁平状,所述结构层由人造花岗石、人造大理石或陶瓷中任意一种预制成型,该结构层的边缘沿周向开设有阶梯状的企口;所述结构层的正面为凸出饰面、背面为粘合面,所述粘合面上开设有沟槽,所述结构层的凸出饰面上设有饰面层。该防水建筑材料,促使墙面具有防水的功能,同时兼具了墙面的美观效果,可选择性强,适合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建筑材料
本技术涉及建筑防水
,具体涉及一种防水建筑材料。
技术介绍
现有的建筑内、外墙所用的饰面板,均不具有防水的功能,主要是因为相邻饰面板之间的缝隙无法密封并进行长期的阻水。因此针对于具有防水功能的墙体,一般都是依靠涂刷防水涂料或者做防水卷材来进行。但是涂料防水或卷材防水一般都是做在饰面板与墙体的夹层中,通俗称之为基层防水。而根据现有建筑设计,防水卷材的质保期一般是5年,涂料的质保期更短。因此,如果出现漏水的情况,那么就需要先拆除饰面板然后再次进行防水施工,不但施工过程繁琐,而且花费巨大。鉴于上述原因,从施工复杂性和经济性的角度出发,开发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饰面板非常重要:一是如果饰面板具有防水功能,那么即便是部分防水卷材或者涂料泄漏,依靠饰面板的防水能力依旧可以维持墙体的防水功能;二是后期修补也仅需要更换饰面板即可,维修方便、施工周期较短而且成本较低;饰面板自身具有防水功能,可与基层防水卷材或涂料共同作用,促使墙体的防水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水建筑材料,集墙体装饰饰面和防水功能为一体,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水建筑材料,包括防水胶条和平面呈矩形的结构层,所述防水胶条的截面呈扁平状,所述结构层由人造花岗石、人造大理石或陶瓷中任意一种预制成型,该结构层的边缘沿周向开设有阶梯状的企口;所述结构层的正面为凸出饰面、背面为粘合面,所述粘合面上开设有沟槽,所述结构层的凸出饰面上设有饰面层。进一步:所述饰面层为外墙涂料,所述外墙涂料涂刷粘合到结构层的凸出饰面上。进一步:所述饰面层为真石漆,所述真石漆喷涂到结构层的凸出饰面上。进一步:所述防水胶条的其中一个扁平面上沿长度方向扣合固定有不锈钢外壳。进一步:所述防水胶条的另一个扁平面沿长度方向凸起形成有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一凸肋,该第一凸肋的截面呈弧形;所述企口平行于饰面层的阶梯平面沿结构层的边缘周向开设两条弧形槽,两条弧形槽与两条第一凸肋一一对应并匹配。进一步:所述防水胶条的另一个扁平面的中部沿长度方向凸起形成一条第二凸肋,该第二凸肋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状。有益效果:本方案提供了一种防水建筑材料,用于建筑的内、外墙施工饰面,该建筑材料包括结构层以及防水胶条,利用防水胶条对结构层的缝隙进行填补,进而使结构层施工到墙面上以后,促使墙面具有防水的功能;同时结构层的凸出饰面上设饰面层也兼具了墙面的美观效果。本案中的防水建筑材料,通过不断的优化和分类,分为了三种不同的类别,有防水功能较强但是成本稍高、防水功能弱一点但是成本低,还有防水功能适中成本也适中,满足市场上不同建筑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可选择性强,适合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防水建筑材料应用于墙面上进行饰面的外观整体效果图;图2为本技术中结构层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结构层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防水胶条与结构层的第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防水胶条与结构层的第二种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防水胶条与结构层的第三种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建筑材料,包括结构层1、防水胶条2和饰面层,所述结构层1的平面呈矩形,结构层1的边缘沿周向开设有阶梯状的企口11。该结构层1的正面为凸出饰面1a,背面为粘合面1b,所述结构层1的粘合面1b开设有截面呈矩形的沟槽13。而饰面层通过粘合或者喷涂的方式固定于结构层1的凸出饰面1a上。在结构层1的背面开设沟槽13是为了增强结构层1与墙面的粘接力。本方案中,结构层1采用了人造石预制成型,其中,在人造石加设有抗渗剂,促使结构层1在预制成型以后的防水功能更强。结构层1可以为人造花岗石、陶瓷或者人造大理石。而饰面层,本优化中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采用外墙涂料,将涂料涂刷粘合到结构层1的凸出饰面1a上,进而对结构层1进行装饰,提升墙体的美感;第二种是采用真石漆喷涂到结构层1的凸出饰面1a上,促使结构层1具有花岗石的质感,类似于人工石材仿形,相比花岗石具有价格低、但外部观感相同的优势,而且人工制作数量不限,以及保护自然资源不遭受过渡的开发。如图1所示,结构层1按照图示通过防水砂浆3粘接到墙体上,结构层1本身是具有防水功能的,但是结构层1与结构层1之间的接缝却无法保证防水。因此,本案中,防水胶条2的作用即为填充和覆盖接缝以实现结构层1防水作用。本方案中,防水胶条2采用了三种结构,第一种结构如图4所示:防水胶条2截面呈扁平状,当相邻两块结构层1平铺于墙面上以后,防水胶条2直接粘接到相邻两块结构层1形成的凹槽内,然后对防水胶条2进行按压整平,促使防水胶条2和结构层1的饰面层位于同一平面。此为最简易的结构,采用该结构下,结构层1的尺寸加工误差可以稍大一些,因此加工成本也相对较低,可适用于大型公共建筑的外墙或者墙面观感整体要求不高的建筑。第二种结构如图5所示,防水胶条2截面呈扁平状,防水胶条2的一个扁平面沿长度方向凸起形成有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一凸肋21,该第一凸肋21的截面呈弧形;所述企口11平行于饰面层的阶梯平面沿结构层1的边缘周向开设两条弧形槽,两条弧形槽与两条第一凸肋21一一对应并匹配。具体施工时,防水胶条2的第一凸肋21嵌入对应的凹槽中,然后再对防水胶条2进行整平操作。在第一凸肋21与凹槽的形面配合下,可以提升墙面的整体防水效果,防水等级较高。但是该种结构下,结构层1与防水胶条2的加工成本势必也稍高,这种结构可用于一些高档的建筑内墙。第三种结构如图6所示,该种结构下,仅对防水胶条2进行优化,但是施工时相邻两块结构层1之间预留施工缝,而防水胶条2也成扁平状。但是防水胶条2的扁平面中部向外凸出形成一条第二凸肋22,该第二凸肋22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状且外小内大,如图6所示方向该第二凸肋22的截面上大下小。由于第二凸肋22的存在,同时第二凸肋22与结构层1的边缘之间势必会形成间隙。在按压防水胶条2时,防水砂浆3会进入间隙中,这样墙面的整体防水性不但能够增加,而且还能够增强防水胶条2与墙面的粘接稳固性,提升条面整体结构稳定性和防水性。而采用该种结构的墙面经济性和防水性较为适中,比第一种结构好,相比第二种结构防水性差了一点,但是经济性又高一点。因此,可以根据第一至第三种结构,分类生产三种防水建筑材料,适用于不同需求的建筑类型,产品也多元化。为了增强防水胶条2的美观同时提升防水胶条2的抗氧化能力,防水胶条2的另一个平面:也即防水胶条2相邻结构层1的凸出饰面1a的平面上扣合固定有不锈钢外壳4。可将不锈钢外壳4喷涂成与墙体相适应的颜色以增加墙体整体的美观性,同时利用不锈钢外壳4提升防水胶条2的抗氧化性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技术为限制,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胶条(2)和平面呈矩形的结构层(1),所述防水胶条(2)的截面呈扁平状,所述结构层(1)由人造花岗石、人造大理石或陶瓷中任意一种预制成型,该结构层(1)的边缘沿周向开设有阶梯状的企口(11);所述结构层(1)的正面为凸出饰面(1a)、背面为粘合面(1b),所述粘合面(1b)上开设有沟槽(13),所述结构层(1)的凸出饰面(1a)上设有饰面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胶条(2)和平面呈矩形的结构层(1),所述防水胶条(2)的截面呈扁平状,所述结构层(1)由人造花岗石、人造大理石或陶瓷中任意一种预制成型,该结构层(1)的边缘沿周向开设有阶梯状的企口(11);所述结构层(1)的正面为凸出饰面(1a)、背面为粘合面(1b),所述粘合面(1b)上开设有沟槽(13),所述结构层(1)的凸出饰面(1a)上设有饰面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饰面层为外墙涂料,所述外墙涂料涂刷粘合到结构层(1)的凸出饰面(1a)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饰面层为真石漆,所述真石漆喷涂到结构层(1)的凸出饰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继军张仲茂张波刘光军黄伟建
申请(专利权)人:富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