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拉莫三嗪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970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拉莫三嗪有关物质的方法,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色谱柱填料,以甲醇为流动相A:用pH值4.2‑5.0的0.2‑0.8%三乙胺溶液为流动相B,采用梯度洗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同时检测拉莫三嗪相关的工艺杂质和降解杂质,运行时间较短,基线相对平缓,主成分与各杂质分离度理想,具有较好的专属性、稳定性和精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拉莫三嗪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评价药物质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拉莫三嗪是一种苯三嗪类广谱抗癫痫药,适用于1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癫痫的一线治疗药物,1990年最先在爱尔兰上市,2007年在中国上市。拉莫三嗪在合成和储存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工艺杂质和降解杂质,具体见表1。表1拉莫三嗪已知杂质《欧洲药典》(EP8.0/EP9.0/EP10.3版)拉莫三嗪有关物质方法与《英国药典》(BP2017/BP2018/2021版)拉莫三嗪有关物质相同。不足之处:均采用两个不同的色谱系统分别测定相关的杂质,拉莫三嗪与相邻杂质能较好分离,但该方法梯度运行的基线有较大的波动,在梯度基线变化较大的地方有杂质出峰进而影响该杂质检测的准确性。《美国药典》(USP38/USP40/USP43)对拉莫三嗪原料药与片剂的有关物质采用不同的液相检测方面分别偏重于工艺杂质或降解杂质的检测,两个液相方法均不能同时有效检出拉莫三嗪相关的工艺杂质和降解杂质。黄诺哲等(HPLC法测定拉莫三嗪中的有关物质.药物分析杂志2020;40(03):495-501.)参考EP9.0药典中拉莫三嗪检测方法,把两个液相方法合并为一个液相方法,虽能同时检测杂质B、杂质C、杂质D,但对杂质G与某氧化降解杂质的分离度不理想,对工艺杂质2,3-二氯苯甲酰氰、2,3-二氯苯甲酰氯和可能的降解杂质E等未能有效检出,由于常用色谱柱的耐受PH值范围为2-10,该方法流动相调PH值至2,对常用色谱柱的损伤较大,且流动相中使用固态的磷酸二氢钾配置,容易在高有机相或低温环境中析晶堵塞液相系统。陈司汉等(HPLC法测定拉莫三嗪片的含量,北方药学2014年第11卷第7期,P2页)和夏锦辉等(拉莫三嗪片有关物质测定方法研究,环渤海第一届暨天津市第十九届色谱学术报告会-仪器展览会文集,2010年9月)报导了对拉莫三嗪片有关物质的测定研究,根据这些检测方法,拉莫三嗪主峰与杂质B的分离度不理想,也没有实现有效地同时检测工艺杂质和降解杂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拉莫三嗪有关物质的方法,其采用如下检测条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色谱柱填料,以甲醇为流动相A:用磷酸调节pH值至4.2-5.0的0.2-0.8%的三乙胺溶液为流动相B,采用梯度洗脱,梯度洗脱程序如下表所列:表2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制备供试品溶液的稀释液是甲醇与0.1mol/L盐酸溶液按体积比20:80的混合溶液。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系统适用性溶液的制备包括:取拉莫三嗪适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适宜时间后用盐酸溶液中和,加入杂质B对照品溶液,再用所述稀释液稀释至所需浓度。在一个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系统适用性溶液的制备包括:系统适用性溶液的制备包括:取拉莫三嗪适量,加适量6mol/L氢氧化钠溶液,置80-100℃加热0.5-3小时,用6mol/L盐酸溶液中和,再加入适量杂质B对照品溶液,用所述稀释液稀释至每1ml中含拉莫三嗪0.3-0.5mg、杂质B0.03-0.05mg的混合溶液。用于本专利技术的检测器可以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或紫外检测器中,检测波长为210-275nm,优选地为230nm。流速范围为0.6ml/min~1.2ml/min,优选0.8ml/min。本专利技术中,色谱柱柱温为35-45℃,优选40℃。根据本专利技术检测有关物质的方法能检出杂质B、C、D、E和可能存在的工艺杂质(2,3-二氯苯甲酰氯、2,3-二氯苯甲酰氰、缩合物),对氧化降解杂质分离较好,检出杂质数目为15个,方法运行时间较短,基线相对平缓。主成分与特定杂质、工艺杂质及降解杂质分离均较好,方法专属性较好。本专利技术方法研究出校正因子法定量杂质B、杂质C、杂质E,有效节约了从国外购买杂质的费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不仅可以用于拉莫三嗪原料药合成过程中的杂质监测的分析检测,还可以用于拉莫三嗪原料药以及各种制剂(比如拉莫三嗪片、拉莫三嗪缓释片、拉莫三嗪分散片、拉莫三嗪干混悬剂、拉莫三嗪胶囊剂、拉莫三嗪软胶囊剂等剂型)的有关物质检测与监测。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方法对拉莫三嗪相关杂质混合对照品溶液检测的色谱图,图中,①.杂质B;②.拉莫三嗪;③.杂质C;④.杂质E;⑤.缩合物;⑥.杂质D;⑦.2,3-二氯苯甲酰氰。。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方法对拉莫三嗪氧化降解样品进行系统适应性测试的色谱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条件下拉莫三嗪的线性关系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条件下杂质B的线性关系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条件下杂质C的线性关系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条件下杂质E的线性关系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条件下破坏降解试验专属性色谱图,图中,A.酸破坏;B.碱破坏;C.氧化破坏;D.高温破坏;E.高温破坏;F.光破坏;①.杂质B;②.拉莫三嗪;③.杂质C;④.杂质E。具体实施方式色谱条件在本专利技术的典型实施例中,色谱条件为:色谱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4.6×250mm,5μm;流动相A:甲醇;流动相B:用磷酸调节pH值至4.5的0.5%三乙胺溶液;流速:0.8ml/min;波长:波长,230nm;柱温:40℃;进样量:20μl;梯度程序:表2.供试品与对照品溶液的制备为制备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使用的稀释液是甲醇—0.1mol/L盐酸溶液(20:80)混合溶液。试验显示,使用该稀释液稀释的样品,室温下放置24小时也稳定。为制备供试品溶液,取拉莫三嗪制剂粉末适量(约相当于拉莫三嗪20mg),精密称定,加入稀释液适量,使其溶解并稀释成每1ml中约含拉莫三嗪0.4mg的溶液,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对照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适量,加稀释液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拉莫三嗪0.8μg的溶液。杂质B对照品溶液取杂质B对照品适量,加稀释液溶解并稀释成每1ml中约含杂质B0.1mg的溶液。系统适用性溶液取拉莫三嗪适量,加适量6mol/L氢氧化钠溶液,置90℃加热约1小时,用6mol/L盐酸溶液进行中和,再加入适量杂质B对照品溶液,用稀释液稀释至每1ml中约含拉莫三嗪0.4mg、杂质B0.04mg的混合溶液。该系统适应性溶液制备方法可以产生杂质C,解决国内难以获得杂质C的不足。系统适应性以上述方法获得各试液,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杂质B峰相对保留时间约为0.8,与拉莫三嗪峰分离度应达到1.5,相对保留时间1.0~2.0之间的主要降解峰(杂质C)的相对保留时间约为1.7。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及对照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杂质B(相对保留时间约0.8)按校正后的峰面积计算(乘以校正因子2.7),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拉莫三嗪有关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检测条件:/n色谱柱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n流动相:以甲醇为流动相A:pH值4.2-5.0的0.2-0.8%三乙胺溶液为流动相B;采用梯度洗脱,梯度洗脱程序如下表所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拉莫三嗪有关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检测条件:
色谱柱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
流动相:以甲醇为流动相A:pH值4.2-5.0的0.2-0.8%三乙胺溶液为流动相B;采用梯度洗脱,梯度洗脱程序如下表所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制备供试品溶液的稀释液是甲醇与0.1mol/L盐酸溶液按体积比20:80的混合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系统适用性溶液的制备包括:取拉莫三嗪适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适宜时间后用盐酸溶液中和,加入杂质B对照品溶液适量,再用所述稀释液稀释至所需浓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系统适用性溶液的制备包括:取拉莫三嗪适量,加适量6mol/L氢氧化钠溶液,置80-100℃加热0.5-3小时,用6mol/L盐酸溶液中和,再加入适量杂质B对照品溶液,用所述稀释液稀释至每1ml中含拉莫三嗪0.3-0.5mg、杂质B0.0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姜金生陈开义胡杰
申请(专利权)人:三金集团湖南三金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