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大学专利>正文

装配式减震墙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9670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减震墙体结构,包括框架、减震墙板组和连接件组,减震墙板组包括第一墙板单元和第三墙板单元;连接件组包括F型连接件、凹型连接件和U型连接件,F型连接件用于连接框架顶梁与左框架柱、右框架柱,且用于连接第一墙板单元与框架顶梁;凹型连接件用于连接框架底梁与左框架柱、右框架柱,且用于连接第三墙板单元与框架底梁;U型连接件用于连接第一墙板单元与左框架柱和右框架柱;第一墙板单元与框架顶梁之间,第三墙板单元与框架底梁之间,第一墙板单元、第三墙板单元与左框架柱和右框架柱之间,均具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保证减震墙板组与框架在地震中协同工作,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减震墙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减震墙体结构。
技术介绍
钢框架结构具有抗震性能良好,自重轻,可充分利用建筑空间等优点。钢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连接构造对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有重要影响,目前常用的节点连接类型主要包括刚性连接、完全铰接连接和半刚性连接三种,其中,焊接刚性节点连接的延性较差,易发生脆性破坏,且难以保证焊接质量,铰接节点虽然构造相对简单,但刚度和耗能能力较差,不利于结构抗震,而半刚性连接节点刚好可以弥补刚接和铰接节点的不足。半刚性连接节点通过螺栓连接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避免焊接的同时提高了结构的装配率,且半刚性连接节点具有能耗能力强、抗震性能好、节约钢材、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现有震害调查表明,填充墙实际上参与了结构体系的地震剪力分配,并与框架结构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填充墙的附加刚度和约束效应往往给框架带来抗震不利影响。因此,通常采用减震墙体替代传统填充墙,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2268900B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的一种用于框架结构的阻尼抗震填充墙板,能有效地减小墙体对框架结构产生的附加刚度和约束效应,并可以提供一定的附加阻尼消耗地震能量。研究表明,发展预制减震墙板,是提高钢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减小地震震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威胁的有效途径。其中,减震墙板连接构造的可靠性是较好实现其工作机制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到结构的整体安全性能,也是决定减震墙板前景的关键所在。目前,在装配式减震墙体结构中,上层墙板单元在制作时通常在顶端开槽,露出拉结筋接头与预留于框架顶梁中的拉结筋通过焊接相连,之后再用砂浆回填预留开槽并抹平,下层墙板单元在底端预留缝隙,露出拉结筋接头与预留于框架底梁中的拉结筋通过焊接相连,用水泥砂浆回填预留开槽并抹平。在上述连接构造下,当框架结构受到地震作用,发生侧移时,将出现以下几种问题:一是通过拉结筋来推拉墙板运动,容易使得拉结筋与墙板接触面应力集中从而导致墙板过早受拉破坏。二是减震墙板与拉结筋搭焊位置会出现部分填缝砂浆开裂脱落,由于框架梁中预留钢筋与墙板拉结筋难以保证面内焊接,故框架梁与减震墙板间通过拉结筋传递荷载作用时,容易导致拉结筋在搭焊位置出现平面外失稳,并向外剥落表层填缝砂浆。三是由于采用拉结筋的连接方式,当减震墙板受到破坏时,很难进行拆卸连接件从而更换墙板。四是上层墙板单元可能会受到框架顶梁挤压,造成较明显的局部应力集中现象,使得墙板单元受压产生裂缝。因为当框架发生侧移时,框架顶梁由于受压而会产生一定的挠曲变形,而上层墙板单元与框架顶梁之间缺乏一定的变形空间,当顶梁变形较大时,框架顶梁可能会挤压上层墙板单元,使墙板单元发生破坏。五是墙板单元在预制时需要多处预留开槽,会导致墙板局部完整性受损。六是由于钢框架半刚性连接节点的开合效应明显,墙板角部会受到挤压而破坏。七是现有减震墙体施工时,需要现场焊接,砂浆填缝等复杂的施工工序,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减震墙体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使用拉结筋进行焊接固定存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装配式减震墙体结构,包括:框架、位于所述框架内的减震墙板组和连接件组,其中,所述框架包括框架顶梁、框架底梁、左框架柱和右框架柱;所述框架顶梁位于所述框架底梁的上方,所述框架顶梁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左框架柱和所述右框架柱的顶部;所述框架底梁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左框架柱和所述右框架柱的底部;所述减震墙板组包括第一墙板单元和第三墙板单元,所述第一墙板单元位于所述第三墙板单元的上方,所述第一墙板单元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左框架柱和所述右框架柱连接,所述第三墙板单元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左框架柱和所述右框架柱连接;所述连接件组包括F型连接件、凹型连接件和U型连接件,所述F型连接件安装在所述框架顶梁与所述左框架柱、所述右框架柱的连接处,用于连接所述框架顶梁与所述左框架柱、所述右框架柱,且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墙板单元的顶面与所述框架顶梁;所述凹型连接件安装在所述框架底梁与所述左框架柱、所述右框架柱的连接处,用于连接所述框架底梁与所述左框架柱、所述右框架柱,且用于连接所述第三墙板单元的底面与所述框架底梁;所述U型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左框架柱和所述右框架柱的侧面,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墙板单元的侧面与所述左框架柱和所述右框架柱;所述第一墙板单元的顶部与所述框架顶梁之间,所述第三墙板单元的底部与所述框架底梁之间,所述第一墙板单元、所述第三墙板单元的侧面与所述左框架柱和所述右框架柱之间,均具有间隙。优选地,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墙板单元,所述第二墙板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墙板单元与所述第三墙板单元之间,所述第二墙板单元的侧面通过所述U型连接件与所述左框架柱和所述右框架柱连接,且所述第二墙板单元的侧面与所述左框架柱和所述右框架柱之间具有间隙。优选地,所述F型连接件和所述凹型连接件作为连接角钢,与所述框架顶梁、所述框架底梁、所述左框架柱和所述右框架柱装配成主体框架。优选地,所述第一墙板单元的左上角和右上角设置有预制凹角,所述F型连接件的高度大于所述预制凹角的高度。优选地,所述F型连接件、所述U型连接件和所述凹型连接件与所述框架均通过螺栓连接。优选地,所述凹型连接件包括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平面挡块,其中,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平面挡块均与所述底板垂直,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均与所述平面挡块垂直,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所述第二侧板的外侧,所述平面挡块、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底板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放置所述第三墙板单元。优选地,所述间隙内填充有柔性填充材料。优选地,相邻的墙板单元之间以及所述减震墙板组与所述框架底梁之间均设置有减震层。优选地,所述减震层为SBS卷材。优选地,所述框架为钢框架或钢筋混凝土框架。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装配式减震墙体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减震墙体结构通过F型连接件、U型连接件和凹型连接件连接减震墙板组与框架,并且,在减震墙板组与框架之间留有间隙。当装配式减震墙体结构受到地震作用,框架发生侧移时,可通过F型连接件带动第一墙板单元发生相对水平运动,发挥墙板单元的减震耗能特性,并降低墙板单元对框架结构的约束作用和附加刚度效应,同时避免墙体损伤。并且,U型连接件和凹型连接件均可以避免墙板单元发生平面外倒塌的情况,起到保护墙板的作用,保证减震墙板单元可以持续工作。并且,本技术所述装配式减震墙体结构中,减震墙板组既能够给框架结构提供一定的刚度和阻尼耗能,保证墙板正常使用的同时削弱其对框架柱的侧向约束作用,避免产生类似于普通填充墙因竖向不均匀布置产生结构薄弱层的现象。本技术可以保证减震墙板组与框架结构在地震中协同工作,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装配式减震墙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减震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位于所述框架内的减震墙板组和连接件组,/n其中,所述框架包括框架顶梁、框架底梁、左框架柱和右框架柱;所述框架顶梁位于所述框架底梁的上方,所述框架顶梁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左框架柱和所述右框架柱的顶部;所述框架底梁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左框架柱和所述右框架柱的底部;/n所述减震墙板组包括第一墙板单元和第三墙板单元,所述第一墙板单元位于所述第三墙板单元的上方,所述第一墙板单元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左框架柱和所述右框架柱连接,所述第三墙板单元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左框架柱和所述右框架柱连接;/n所述连接件组包括F型连接件、凹型连接件和U型连接件,/n所述F型连接件安装在所述框架顶梁与所述左框架柱、所述右框架柱的连接处,用于连接所述框架顶梁与所述左框架柱、所述右框架柱,且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墙板单元的顶面与所述框架顶梁;所述凹型连接件安装在所述框架底梁与所述左框架柱、所述右框架柱的连接处,用于连接所述框架底梁与所述左框架柱、所述右框架柱,且用于连接所述第三墙板单元的底面与所述框架底梁;所述U型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左框架柱和所述右框架柱的侧面,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墙板单元的侧面与所述左框架柱和所述右框架柱;/n所述第一墙板单元的顶部与所述框架顶梁之间,所述第三墙板单元的底部与所述框架底梁之间,所述第一墙板单元、所述第三墙板单元的侧面与所述左框架柱和所述右框架柱之间,均具有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减震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位于所述框架内的减震墙板组和连接件组,
其中,所述框架包括框架顶梁、框架底梁、左框架柱和右框架柱;所述框架顶梁位于所述框架底梁的上方,所述框架顶梁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左框架柱和所述右框架柱的顶部;所述框架底梁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左框架柱和所述右框架柱的底部;
所述减震墙板组包括第一墙板单元和第三墙板单元,所述第一墙板单元位于所述第三墙板单元的上方,所述第一墙板单元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左框架柱和所述右框架柱连接,所述第三墙板单元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左框架柱和所述右框架柱连接;
所述连接件组包括F型连接件、凹型连接件和U型连接件,
所述F型连接件安装在所述框架顶梁与所述左框架柱、所述右框架柱的连接处,用于连接所述框架顶梁与所述左框架柱、所述右框架柱,且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墙板单元的顶面与所述框架顶梁;所述凹型连接件安装在所述框架底梁与所述左框架柱、所述右框架柱的连接处,用于连接所述框架底梁与所述左框架柱、所述右框架柱,且用于连接所述第三墙板单元的底面与所述框架底梁;所述U型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左框架柱和所述右框架柱的侧面,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墙板单元的侧面与所述左框架柱和所述右框架柱;
所述第一墙板单元的顶部与所述框架顶梁之间,所述第三墙板单元的底部与所述框架底梁之间,所述第一墙板单元、所述第三墙板单元的侧面与所述左框架柱和所述右框架柱之间,均具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减震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墙板单元,所述第二墙板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墙板单元与所述第三墙板单元之间,所述第二墙板单元的侧面通过所述U型连接件与所述左框架柱和所述右框架柱连接,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李政忠黄炜元邓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