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沉降及防弹跳的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9583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沉降及防弹跳的井座,包括路面、井座主体和井盖,所述井座主体上开设有供所述井盖嵌入的凹槽,所述井盖与所述井座主体之间设置有两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部分别开设有活动槽和两组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与所述活动槽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移动板的外部设置有两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端部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安装块的表面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限位机构,便于对井盖进行限位,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井盖容易出现弹跳移位的情况,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沉降及防弹跳的井座
本技术属于市政管道
,具体涉及一种防沉降及防弹跳的井座。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道路的发展,路面的排水井越来越多,到下雨时可以排除路面的雨水。现有的井座上的井盖大部分都是直接嵌入安装在井座上的凹槽内,井盖与井座之间无任何的限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井盖容易弹跳移位,行人在经过时稍不留神,踩过井盖,失去平衡很容易栽跟头,有很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沉降及防弹跳的井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沉降及防弹跳的井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井座上的井盖大部分都是直接嵌入安装在井座上的凹槽内,井盖与井座之间无任何的限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井盖容易弹跳移位,行人在经过时稍不留神,踩过井盖,失去平衡很容易栽跟头,有很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沉降及防弹跳的井座,包括路面、井座主体和井盖,所述井座主体上开设有供所述井盖嵌入的凹槽,所述井盖与所述井座主体之间设置有两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部分别开设有活动槽和两组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与所述活动槽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移动板的外部设置有两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端部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安装块的表面外部,所述井盖的内部开设有两组嵌入槽,所述移动板的端部可穿入所述嵌入槽的内部,所述井座主体上开设两组安装槽,所述安装块嵌入安装在所述安装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井盖的下表面设置有减震圈,所述减震圈与所述凹槽之间设置有橡胶圈。优选的,所述井盖与所述井座主体均为球墨铸铁材质构件。优选的,所述井座主体与所述路面之间设置有混凝土。优选的,所述井盖上开设有多组排水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计的限位机构,便于对井盖进行限位,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井盖容易出现弹跳移位的情况,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2)本技术通过设计的减震圈和橡胶圈相结合,减震圈和橡胶圈都能吸收震动,降低噪音,防止在车辆行驶到井盖时井盖在井座主体上发生震动,产生噪声的情况,提高了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A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井座主体仰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井座主体;2、混凝土;3、路面;4、井盖;5、安装块;6、移动杆;8、安装槽;9、嵌入槽;10、移动板;11、移动槽;12、活动槽;13、弹簧;14、移动块;15、减震圈;16、橡胶圈;17、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沉降及防弹跳的井座,包括路面3、井座主体1和井盖4,井座主体1上开设有供井盖4嵌入的凹槽17,井盖4与井座主体1之间设置有两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安装块5,安装块5的内部分别开设有活动槽12和两组移动槽11,活动槽12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板10,移动板10与活动槽12之间设置有弹簧13,移动板10的外部设置有两组移动块14,移动块14的端部设置有移动杆6,移动杆6的端部延伸至安装块5的表面外部,井盖4的内部开设有两组嵌入槽9,移动板10的端部可穿入嵌入槽9的内部,井座主体1上开设两组安装槽8,安装块5嵌入安装在安装槽8的内部,通过设计的限位机构,便于对井盖4进行限位,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井盖4容易出现弹跳移位的情况,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井盖4的下表面设置有减震圈15,减震圈15与凹槽17之间设置有橡胶圈16,通过设计的减震圈15和橡胶圈16相结合,减震圈15和橡胶圈16都能吸收震动,降低噪音,防止在车辆行驶到井盖4时井盖4在井座主体1上发生震动,产生噪声的情况,提高了使用效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井盖4与井座主体1均为球墨铸铁材质构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井座主体1与路面3之间设置有混凝土2,混凝土2结合性好,整体性强,使用时,通过使用混凝土2与井座主体1结合,扩大井座主体1的受力面积,将荷载分散到路面3的路基上,减小井座主体1承受的荷载,从而降低了井座主体1沉降的可能性,防止沉降。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井盖4上开设有多组排水口。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在使用的时候,将移动杆6向外移动,带动移动块14移动,移动块14带动移动板10跟着向外移动,此时弹簧13受到影响开始压缩,随后当移动板10向外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停止移动移动杆6,然后将井盖4嵌入到凹槽17内,并让嵌入槽9与移动板10的端部位置相吻合,然后放开移动杆6,这时弹簧13推动移动板10向内移动,随后移动板10的端部便穿入嵌入槽9的内部,此时便可对井盖4进行限位,当需要取下井盖4时,再次将移动杆6向外移动,带动移动块14移动,移动块14带动移动板10跟着向外移动,随后移动板10的端部便脱离嵌入槽9,这时将井盖4从凹槽17内取出便可取出井盖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沉降及防弹跳的井座,包括路面(3)、井座主体(1)和井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座主体(1)上开设有供所述井盖(4)嵌入的凹槽(17),所述井盖(4)与所述井座主体(1)之间设置有两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安装块(5),所述安装块(5)的内部分别开设有活动槽(12)和两组移动槽(11),所述活动槽(12)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板(10),所述移动板(10)与所述活动槽(12)之间设置有弹簧(13),所述移动板(10)的外部设置有两组移动块(14),所述移动块(14)的端部设置有移动杆(6),所述移动杆(6)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安装块(5)的表面外部,所述井盖(4)的内部开设有两组嵌入槽(9),所述移动板(10)的端部可穿入所述嵌入槽(9)的内部,所述井座主体(1)上开设两组安装槽(8),所述安装块(5)嵌入安装在所述安装槽(8)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沉降及防弹跳的井座,包括路面(3)、井座主体(1)和井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座主体(1)上开设有供所述井盖(4)嵌入的凹槽(17),所述井盖(4)与所述井座主体(1)之间设置有两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安装块(5),所述安装块(5)的内部分别开设有活动槽(12)和两组移动槽(11),所述活动槽(12)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板(10),所述移动板(10)与所述活动槽(12)之间设置有弹簧(13),所述移动板(10)的外部设置有两组移动块(14),所述移动块(14)的端部设置有移动杆(6),所述移动杆(6)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安装块(5)的表面外部,所述井盖(4)的内部开设有两组嵌入槽(9),所述移动板(10)的端部可穿入所述嵌入槽(9)的内部,所述井座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龙里贵诚道路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